第20章:二十、在“回潮”的日子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文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改革旧的教育路线”、“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育方法”。文革中期和后期,“国家教委”一直主张“开门办学”;“到群众中去”,“到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去”,“学工、学农、学军”,“接受工人阶级的领导”,“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要在三大革命运动实践中受锻炼”,“经风雨、见世面”。不能坐在学校的课堂上“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云云。如果改变了这个方向,就叫做“旧教育制度的回潮”。
一九七一年下半年以后,学校得到上级的指示,一改以前的状况,加强了对文化课的教学。这一抓,又是抓得很紧。此时学校出现了浓厚的“学习社会主义文化课”的气氛。这个将近一年的时间,后来被带上“资产阶级旧教育制度回潮”的帽子。寻石他们这一届,要说读高中能系统地学习书本知识的,就只有这段时间了,以前的时光,都花费在“革命”与“斗争”中去了。
在“地高”读书的第二年,正是后来被称作“旧教育路线回潮”的那段时间里,学习文化课抓得非常紧,几乎每星期小考一次,几星期大考一次,还有“全校统考”和“全县统考”什么的。那些老师们,多年被放下教鞭,现在他们能够放下锄头,重拿教鞭上讲台,他们一个个脸上喜形于色,心中快不可言。他们那个得意的劲儿,不言而喻,他们抓起教学质量来,劲头那个足啊就甭说了。
寻石由于个头小,体质弱,所以从来不情愿在野外无谓地折腾,他热衷于在课堂上安静地读书学习。因此,他学习特别地认真,他所做的课堂笔记,曾被老师抽去当样板示范,还帮他修改补充他的课堂笔记中不足的地方。由于寻石刻苦用功的学习精神起作用,使他每次考试都占了优势,他的化学作业本和农基作业本被任课老师当作优秀作业范例讲评。每次考试,寻石的总分都是名列前茅。寻石的语文成绩特别好,经常得到语文老师的表扬。有一次考试,寻石的语文成绩为全校第一名,考得九十六分。学校领导不相信会有那么高分的,只疑任课教师评分不严格。学校领导去找蓝云波(语文老师)老师要试卷核对。蓝老师揣摩学校领导的心理,只怕嫌他评分宽松不严格,心里早有改低分数的准备。寻石曾经看过他的试卷,最后一题的解答,他是写在试卷背面的,得十分。蓝老师叫寻石将试卷送去检验,蓝老师用算盘合计卷面上各题的得分,得了86分,于是就用红笔将“96分”划了一个“×”,重新写“86分”。这时寻石说;“老师,试卷背面还有10分呢。”蓝老师翻看了一下,果然是这样,但是他不做声,他把寻石的试卷收好,对寻石说:“回去吧。”寻石是个老实人,没有任何异议,静静地离开了那里。即便语文是86分,各科的总分,寻石还是全班第一的。寻石清楚地记得,卷的正面得86分,卷的正面背面还有10分,应该是96分,可他毫无争辩的勇气。他知道,可能蓝老师怕学校说他打分松了,便顺水推舟,将错就错。还因为寻石平时多得蓝老师的表扬,他要给老师留些面子,所以不去计较这些的。

在“回潮”的日子里,“地高”的学习竞赛气氛十分浓厚,各班教室的墙壁上,经常公布每次考试或测验的成绩,并且按得分高低排序。这时候,寻石的学习成绩,使他在班上的地位和威信得以大幅度的提高。
在“回潮”的日子里,教师们的才华得以尽情的显露和施展,寻石发现了不少优秀的、多才多艺的教师,发现了许多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比如说,化学老师胡广明老师,就是一个很有教法的老师。在上第一堂化学课时,他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他先不讲课本中的内容,却在讲台上打开两包东西,一包是黄色的粉末,一包是白色的玻璃屑,他叫同学们各自准备一张巴掌大的纸片,上讲
台来取一些黄色的粉末和白色的玻璃屑,并示范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好,然后包紧它,然后使劲往地上摔,药包一摔到地,立刻发出“嘭”的一声爆炸声。同学们个个效法,“嘭!”“嘭!”,响声此起彼伏,同学们乐翻了天。这时胡老师才开始讲课,他说:“黄色的粉末”是一种化学药品,它叫硝酸钾,性质非常活泼,一旦碰撞就会发生爆炸。”
“农基”老师是个年轻的老师,白白净净的面皮,他叫石道平,他掌握了许多农业技术,他得用学校的几亩水田搞研究。他教学生制备生物激素“七O三”和“九二O”。学生们都撑握了。
还有一个很英俊又长得高在的艺术老师,他吹得一手很好的唢呐,每当下午自由活动时间,他就在他的房间门口吹唢呐,声音嘹亮,如怨如诉,很带感情。他常常被县文工团请去参加演出。
在“回潮”的日子里,似乎教师们的精神状态,有一个质的飞跃。可是,过不了一年,这个“回潮”又被扭亏为转回去了。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