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一、前途迷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1970年7月,寻石平凡的初中生活结束了,初中毕业的寻石暂时回家劳动。那年头是“文革”当中,所有的青年学生,长期以来接受的是“无产阶级政治”教育,心灵象一张白纸般的纯洁,对于未来的安排,都抱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寻石决心“响应党的号召,插根农村干革命。”寻石当时知道是有高中存在的,大学是不是停办了他不知道。当时全国取销了升学考试制度,初中毕业了,大家都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谁能上高中?怎样才能上高中?同学们都不知道,老师们谁也没说过这个问题。寻石和同学们和往常一样,四散回家,心中一点别的考虑也没有,只知道下学期就不用到江池初中校去了。
寻石心中天真纯洁得象一块百玉,象往常放假一样,收拾书包离开了江池初中校。由于那里从来是走读的,没有宿舍,根本谈不上收行李。毕业了,没有合影,没有纪念册,没有毕业典礼,这是因为革命的年代,不讲繁文缛节,不要老一套。同时也是因为贫穷,没有条件的原因。寻石毕业离校,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只当作一次放假回家劳动一样。不是寻石清高,不是寻石愚钝,也不是对前途毫不关心,是因为寻石知道他的未来是他父亲说了算的,或者说,寻石完全依赖他父亲为他做主。寻石相信,他当了十多年农村干部的父亲,不会不考虑寻石的前途的,也不会考虑不周的,因为他父亲当时是江池大队党支部书记。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一九七0年七月上旬,寻石离开江池校回到了生产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当时寻石十六岁,可以作为正式劳动力参加生产队劳动的。那年头,丹庭屯与敢下屯并作一个生产队。队长叫黄静汶,他安排寻石当生产队文化夜校的“学习毛著辅导员”和“扫盲教师”,寻石尽职尽责。回家后半个月左右,他父亲从大队带来消息,说上海棉纺厂来高里公社招工人,他父亲到公社争取到一男一女两个名额,他父亲起初打算让寻石及他家隔壁一个比寻石大一岁的女孩叫媚光的去应招,说马上准备去高里公社体检和接受目测。但是,第二天他父亲却赶回家对寻石说:“你不要去应招去了,准备读高中吧。”寻石无所谓,听之任之,因为他不知道到底读高中好还是当工人好,由他父亲说了算。隔壁的女孩听说要给她去上海当工人,高兴极了,她积极去体检面试。可是过了几天,寻石父亲从大队部回来时告诉她:“上海你是去不成了,因为他们要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你才小学三年级。”以前,媚光的父亲不让女孩子读书,媚光长到很大了,经不住她的吵闹和旁人的动员,才让她读了几年书。她听到这个消息,很失望。寻石父亲安慰她:“去不了上海,咱们去别的。”恰巧那几天广西东江棉纺厂又来招工,寻石父亲就让她去了。也是前面所述的原因,寻石没有因她成为工人,脱离辛苦的农业而羡慕她的走运,寻石心平如镜,还是照常在生产队劳动。
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