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土客之争(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土客之争
看到他们下山,黄大林知道他已经得到他们的初步的认可,看了看已经软瘫在地下温哥,也该从他身上问点东西出来了。
从温哥口中得知,他叫温汉铭是世居此地的一个客家财主,家中几十亩田地,那赵叔叫赵发兴,是邻村的一个客家族长,也有一点财产,其他几个一个叫邓演东,一个叫杨达昆都是周边几个村里有头有脸的客家人,而他们领着的有一部分人都是附近几个村的客家人,大部分人却是是新近从广东逃难过来的人,而和他们对打的却是当地的土人,领头的是一个梁树森的地主,由于他们来自广东所以被土人称他们为粤人,说起土人温汉铭就开始奋奋不平地说,“说他们是土人其实也不算是本地人,他们只是比我们先来这里而已。”
原来,他们这些客家人的先祖来到这里的时候,这些所谓的土人已经先于他们几百年来到了这里,大部分的土地山林,也已经被先来的土人占有,而后来的客家人,就只能租用当地土人的田地,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惯、语言等与当地人都有很多不同,就被当地人当成了异类,而他们也不屑与当地人有过多的交往,相互之间就常有冲突发生,一开始因为他们人少,还不太敢与当地人对抗。经过一两代人的努力,许多的客家人在当地逐渐地扎下根来,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生活也开始逐步的改善,开始拥有了一些财产,更有一些人发财成了财主,后来随着来到当地的客家人的增多,开始形成了不少的客家村落,而随之而来的与当地人争执也随之增多起来,但几十年来,双方关系基本还算和睦,虽有争执,却没有发生大的冲突。
但是近几年来,洋人进入广东后,一向较为富饶的广东珠三角地区政局开始动荡,一些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组织成机造反,什么天地会,白莲教等活动频繁,一些地痞流氓依附洋人横行乡里、贩卖鸦片、拐卖人口,使得许多当地居民纷纷逃离,其中有不少的人也来了这里,他们的到来使得这里生活本来就不太好的客家人更加地捉襟见底,也使本来就紧张的土客关系变得更加激化,一些小争执逐步地演变成大的流血冲突。
这次大汗村的冲突,就是由于租用当地人土地的几家客家人交不起田租引发的,原来这大汗村的田地山林大多是当地人拥有,而当人主要是在山上种植茶叶、桑叶养蚕等较为轻松赚钱的行业,大部份的田地却是租给客家人耕种,收取田租获得口粮,所以这里的土人的生活比客家人好得多,客家人虽然辛苦一点,生活也差得多,但经过辛勤劳动,却也能吃上一口饱饭.几十年来虽然有一点小冲突,不过也算得上是和睦相处,没发生过大的冲突,但因为去年的年成不是太好,加上家里突然来了不少的亲戚朋友,也增加了负担,造成几户人交不起田租,双方一言不合造成冲突升级。

听那温汉铭说了个大概,不过有一点他并没告诉黄大林,这场械斗其实就是他挑起的,他就是属于那种发了财的客家财主,对大汗村的这一片山林田地,他早就唾涎三尺,想买他暂时还不够钱,抢,以他的实力,还不能和当地人去斗,现在突然来那么人,也就增加了他要争夺这里的底气,正好那几户交不起田租的村民找他借粮,他即鼓动他们拒交田租,找人袭击当地土人,这才襄成这场冲突。
黄大林虽然不知道这些,却也大概明白了当时的一些形势,凭他那在中学学到的一点点的历史知识,也猜到现在应该是鸦片战争后的时期了,广东有洋人,那应该是在林则徐虎门烧烟之后了吧?接着发生的事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在广西发生的最大的事就是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了,但这时却没听温汉铭提到,难道那时还没有发生?不过这时黄大林还来不及细想,只是心里暗想,怪不得洋人能够在中国耀武扬威的,原来这些人不去打洋人,却在这里自己拚个你死我活的,官府也不知道是干什么吃的。
这时昆叔带着几十个人已经把山上的火基本扑灭,一些老弱伤残也已经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山下的人虽然还有点惊魂未定,不过已经不象刚才那么慌乱,大火除了烧掉几个草棚以外,并没有造成太多的损失,黄大林和温汉铭来到一处高处,只见那赵叔和东叔各带着一队青壮守护在了村口,刚才躲避山火的人有些已经跑到了村外,而对面晒谷场上的人这时已经不见了踪影。
黄大林让温汉铭把赵发兴和邓演东叫了过来:“对面村的人马上就会杀过来,你们俩马上把村外的村民领回来,然后带着你们的到山上埋伏起来,等到他们的人杀过来时,就领人堵住山口,不让他们出来,注意尽量不要杀人,另外找一百来个能打的跟着我,在村口守卫的只留下三十个人,他们过来时不要和他们恋战只许败,不许胜把他们引过来。再让昆叔在刚才着火的地方用草再点上几堆大火,再安排些人在山前山后跑动,一看到对面村人过来就往山后跑。”(未完待续)求推荐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