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发展是硬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续两场秋雨之后,气温急速降了下来,看样子老人们说的“一场秋雨一场寒”果然有道理。怡园小区工程进展还算顺利,预售证经历了点小麻烦后还是办了下来,销售部也正式成立了,不过所谓“销售部”其实加上成学明和小琴也不过三个人。
天气变得再冷,也没有能够影响到彭双木的心情。如今的他不再是半年前那个被称为木头的人汽公司员工,每天到项目部找他的人远远多于其他人。那些材料商见到他都是张口彭总闭口木头哥的,应酬都排到了下个月,日子过得极其滋润。在老张工程师的指导下,木头很快掌握了其中的窍门,赵文正对其当然也是充分信任,加之他处理事情很是细致,在采购这一环节倒是显得游刃有余。
彭双木第一次在公司看到小琴的时候,是从省城采购铝合金回来。当时木头当然认了出来,只是打了个招呼,并没有说什么。他当然知道是赵文正带过来的,也不点破,平时都很照顾小琴,有什么事情都尽量照顾她,这点顺水人情还是会做的。
怡园小区即将封顶了。预售的情况不错,通过成学明的努力拉到了金利电缆厂这个大客户,直接预定了五栋和六栋作为公司职工的集资建房,价格上自然要给予适当的优惠。彭双木为外墙砖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毕竟小区马上就要封顶了。经过杨海清和赵文正商量,还是决定不在本地的市场采购,而是派木头直接去佛山购买。
赵文正前几天从市重点工程办和区政府得到消息,要建设两条道路连接建设路和北京路两条主干道。他和杨海清正在办公室谈这件事,两人都感到人脉太窄,为没有人能引荐烦心。
彭双木敲门后走进了办公室,说:“正哥,有事找你一下。”
“坐,什么事情呀。”赵文正说。
“是关于去佛山采购外墙砖的事情,这个是不是需要财务上有人协助一下呀,毕竟这个量比较大,我怕一个人做不了主。”彭双木笑着说。
“小王每天要负责收房款恐怕不行吧,这个张小霞是女的,你们俩去不合适吧。”赵文正皱了皱眉头说。
杨海清附和着说:“那是,即使一定要财务上去人最好还是和张小霞商量一下。”
“是的,木头你去叫张小霞过来一下,我征求一下她的意见。”赵文正说。
杨海清和赵文正本以为叫来张小霞问一下不过是走过场,或者让她暂时代收房款就是,让小王和木头一起去,这事也就解决了。不料张小霞却说她都三岁小孩的妈了,还怕木头这样的小孩子会吃了她不成,居然没有反对。赵文正也不好再说什么也就答应了,不过他心里总觉得这事有点不对劲,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前年上任的河东区李区长还是做了不少实事,融资拉通了全市最为标准的八车道建设路。道路两旁也陆续建设了不少高层建筑,河东区隐隐约约有了新城区的味道。市里面的领导也比较欣赏河东区这几年的发展,加之河西区已经再无发展的空间,于是河东区作为新城区的十年大计在这样一个前提下被提了出来。
铺面推出后销售行情火爆,毕竟这种虽然投资高,但回报见效快,更容易引起高端人群的采购。项目部明显的变得拥挤起来,小琴也是忙得团团转,所谓的销售团队加上成学明也就三个人,什么事情都得亲力亲为。
赵文正刚从教育局回来,刚才何局长说明天约区招商局的刘和平局长共进晚餐,加之看到销售部的场面心情自然极好。
“小琴,忙着呢?”赵文正笑着对小琴说。
“哟,赵总,有事吗?”小琴还是那个无敌的笑容。
“是这样,明天晚上要见一个客户,你如果有空就陪我一块去。”赵文正笑着说。
“没问题呀,赵总说话了我哪敢不听呀。”小丫头心情不错,销售的火爆自然提成也不会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赵文正又叫来杨海清商量。目前河东区的前景虽然看好,但是区政府缺的就是资金,建设路的融资用的是区政府的财政收入作为抵押,市政府的拨款恐怕也远远跟不上发展,更不可能拿钱出来修路。中山路和衡山路都在建设计划当中,赵文正也知道几家建筑公司接洽了区政府,但是区政府根本就没钱,所以这些接洽也都没有下文。

杨海清听了他的介绍后,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两条路的情况我都考察过,衡山路周围环境复杂,土方量极大,红线范围内村屋很多,造价肯定高;而中山路只有两口鱼塘和一个小山丘,土方量不大,红线范围内村屋较少,开发价值极大。你看我们可不可以在中山路两侧买两块地作为投资,等路修好了开发或转让都不错。”
“你的想法没问题,但是并不是最好。你觉得政府能接受用路两旁的建设用地作价抵公路建设费用吗?”赵文正望着杨海清说。
“这个倒是有先例的,省城那条大道就是采取的这个方式,不过这个规模太大了一点吧。我们的资金能干成这个吗,怀疑……”杨海清并没有向赵文正期望的那样兴奋。
“一点五公里的支线道路造价大概需要多少。”赵文正问。
“如果是衡山路那不好说,但是中山路绝对不会超过两千万的。”杨海清粗算了一下围的建设用地足有四百亩吧,那个地段目前价格也就是每亩十五万,但也要六千万呀,我们的资金远远不够。”
“修路倒是问题不大,老办法垫资,建设用地我们能不能采取预售的办法卖出去一部分。”赵文正征询杨海清的意见,问道。
“目前在国土局获得土地使用证,不需要一次付清全部地款,但是至少一半的钱还是要出的。要不我们和胖子老总去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以公司的名义来开发,或者让公司出资合作开发。”
赵文正摇了摇头说:“还是别指望他,他还想安心退休,不会干的。明天我们先见区招商局的刘主任再说吧。”
按照事先的约定,赵文正带上杨海清和小琴在华海大酒店巴黎厅等刘局长和何局长。等了大概十多分钟,刘局长和何局长走了进来,赵文正连忙起身迎接。刘局长三十岁出头,偏旁,戴着一副黑边眼镜,不像官员反而有点知识份子的味道。刘局长伸出手来握着赵文正的手说:“这是赵经理吧,年轻有为呀。”
“哪里,还请刘局长多多指教。”赵文正谦虚地说。
宾主就坐后,赵文正说:“刘局长请你点菜吧。”
“不用了,随意吧。”刘局长潇洒地挥挥手说。
既然这样,那只好委屈杨海清继续当这个点菜员了。刘主任看到桌上的五粮液,又摆了摆手说还是喝点红酒比较好,都不是外人就没必要喝白酒了。
小琴浅笑着说:“刘局长原来这么年轻,我还以为是个老头子呢。赵总让我来我还不愿意,不过幸好今天来了,等下我一定要敬一杯酒。”
“哈哈,难道官员给你的印象都是这样吗。”和小琴这样的美女说话,即便是刘局长这样的政府官员都没有架子。
刘局长喝了口红酒,慢悠悠的说:“你们的情况,何局长都给我介绍了。不过现在区里面有困难呀,上次建设路还没有完全消化,现在再搞大规模建设有心无力呀。”
赵文正说:“刘局长在招商方面是行家,我提一点自己的看法不知道行不行。”
“洗耳恭听。”
“省城大道的模式局长肯定熟悉吧,是不是潭城也可以照搬这个模式呢?”赵文正小心地说。
刘局长沉默了,想了想,说:“我并没有怀疑你们实力的意思,这个恐怕不是小数目吧。省城大道投资上十亿了,加上开发用地数字太庞大了吧。”
杨海清说:“刘局长,我们只是说的这个模式,但并不是照搬,我们实力可能不够,但是联合开发肯定没有问题呀。”
“联合开发倒是和融资差不多,不过这个事情我需要向区长汇报一下。这样吧,你们写一个报告送上来吧,我们研究研究。”刘局长看上去还是有点兴趣,倒不像是敷衍。
“那就有劳局长了。”赵文正说。
小琴也举起杯说:“刘局长,小女子敬您一杯。”
“好呀!”刘局长眯着眼笑着说,看样子他对美女的兴趣明显要大于赵文正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