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书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延彰十三年便这样在乱哄哄中过去了,寒来暑往,又一载白驹过隙,转眼已是十四年腊月。
这一年多来惜若水其人完完全全消失在公众视线之外,以横扫千军之势横空出世,又以毅然决然姿态抽身而退,想来倒也潇洒。
历史如同一条汹涌澎湃的长河,个人充其量不过浪花一朵,力量很有限,多一个少一个实在无关痛痒,其中那朵名叫惜若水的翻腾过了,就已然随波逐流,悄然成为过去,所幸在短暂的存在中表现得还算精彩,不知滋润了几棵汀兰,化为过客眼中的风景。
惜若水的突然沉寂虽然让公众少了些许消遣谈资,所幸后浪以势不可挡的姿态簇拥着跟进,倒也不至于寂寞,尤其一朵白浪中藏着一尾勇猛的锦鲤,一个弓背挺身便将龙门压在身下,足以令万众哗然。
那条鲤鱼学名叫做楼思源。
楼思源的策论题目是《数艺新论》。
这篇不足千字的策论好像白日里一声惊雷,以石破天惊之势在审阅期间毫无征兆率先炸响,继而便一发不可收拾,上震撼天颜,下席卷民间,作为华丽丽的全民热点,反响空前强烈。
皇帝御笔钦点楼思源为新科状元,破例在金殿召见,听大哥说,御前对策,楼思源进退得宜,从容有度,学识风范让皇帝大为赏识,当庭赏赐饴釉白地黑花喜鹊纹桂圆虎枕一只,并授以正四品鸿胪少卿一职。
鸿胪少卿相当于外交次长,职位显耀尊荣,更重要的是日常工作是与番邦夷族的友人打交道,疏于对内的人事利益纠葛,是愣头青学习官场潜规则的入门宝地,对于刚刚踏入仕途。毫无人脉根基的楼思源来说最合适不过。皇帝能屈尊设身处地为楼思源考虑,真可谓用心良苦。
不过没成想,皇帝一番好心人家状元郎居然不领情。二话不说当场给拒了,转而自请入工部,让人大跌眼镜。
两届状元接连有出人意表之举,大哥纵身一跃,毅然决然跳入户部那个大火坑,楼思源心甘情愿,一坐上工部这条冷板凳。民众惊叹之余不禁感慨,世道真的变了……
新科状元选择在兔子都不拉屎的工部发展,这条爆炸性地新闻在舆论界造成轩然大波,连带那篇策论作为研究社会热点现象地珍贵资料也跟着广为流传,其中尤其以楼思源恩师文渊阁大学士韩知秋亲笔誊录的版本最为珍贵。
策论涉及到诸多独树一帜的新奇观点众人闻所未闻。于是乎一发不可收拾,从宫廷到民间,引爆一阵轰轰烈烈地学习热潮,人们竞相以学用阿拉伯数字为风尚,士子阶层一改往日诗文互赠的传统,转而通过原创代数习题彼此交流增进感情,永旭学术界大有从重文轻理向文理兼备转型的趋势。
楼思源的蹿红,最高兴的要数大哥。
大哥自从深居简出顿悟出代数记账的真谛后,一直静心等待时机。一举革新户部记账机制,大哥入仕一年以来,户部大小事宜早已顺手,各项准备工作也已筹备妥帖,可以说万事俱备。而楼思源这股劲风吹的正是时候。借助代数热地推广,户工两部委联合行动。户部改制工程得以一路畅通无阻,异乎寻常的顺利,省心到行动总负责人大哥还有工夫和楼思源切磋谈笑。bsp;
大哥和楼思源的代数知识各有侧重,本质上却是一脉相承,而且两人都长期以来为我混乱且有失逻辑的表达苦恼伤神,楼思源异军突起,大哥当即有得觅知音之叹。
永旭新老两届状元一见如故,对于代数之道各抒己见,诸多观点不谋而合,一人一本参考书,俩牛人一边讨论学习,一边总结经验,经过一番整合编纂,愣是合二为一鼓捣出一本《代数新编》让我审阅指正,看过之后我实在无话可说,哼哼半天憋出一句,拿去请韩大人作序……漫长的九年义务教育居然不敌俩人自学一年地效果,无语……
大哥回府盛赞楼思源其人,捎带着夸我两句当年出题赠书的先见之明,否则现在将孤军奋战,绝不可能短短一年间便使户部内外焕然一新而且著书立说以大作传世。当然,这是过脑子的翻译版本,大哥的原话排除调侃的成分可谓极其谦虚诚恳,可惜我听进耳朵就觉得不是滋味。
怪不得我嫉妒,虽然在无数次的打击过后对大哥的强大实力早就一点脾气都没有了,可这回还是无可避免地郁闷一把,原本仗着点科学知识还能偶尔的跟大哥显摆显摆或者弄点好处,这下可好,学生的造诣比老师都高出一截子,实在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想我堂堂穿越人居然还不如猫聪明,人家当初还想着留一手爬树绝活,笑看恩将仇报地老虎无可奈何,我却傻乎乎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唯恐言之不尽,什么叫做先见之明,如果早知今日我一定在书中埋俩大雷或者学微软留几处后门,方便日后正面耍花招以及背后下黑手,皆不至于现如今只剩下杵在边上干瞪眼的份儿。
惜若水隐身,水若溪则上线,整个延彰十四年,我在学海中苦苦挣扎。
其实并不是我走火入魔对学习爆发出无上热情,实在是由于夏先生管教得严格。
先生出于我不知道的考虑,这一年里极大加重了我的课业,原来马马虎虎就能对付过去的也较起真来,让我极度郁闷。
先生看上去和平时没什么明显异样,讲解依然深入浅出,教授仍旧耐心细致,不像受了什么刺激,可是为什么猛地一下就从快乐教学改为填鸭了呢?
不过困惑归困惑,不解归不解,先生地要求我可不敢有丝毫怠慢,于是我地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水深火热啊。说是闻鸡起舞都不为过。以至唉声叹气成了我的口头禅,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不是装深沉,玩成熟,真地是由衷而发,穿越人活成这样,窝囊。
痛苦中日子过得倒是飞快,一晃便是三季更迭,两耳不闻窗外事。我几乎已经麻木到分不清春夏秋冬,直到某一日……珍珑告破。
我和珍珑棋局总共较劲八年,长期的拉锯没有增加珍珑的神秘感,反而让我的新鲜感和兴趣消耗殆尽,这两年我基本已经对这个神神道道地东西不抱希望。岂知就在我快要放弃地当口,珍珑率先不支,乖乖缴械投降。
原来经过我八年进攻,珍珑已经是强弩之末,我不由得庆幸万分,只差一点点,我就要仅以一步之遥与胜利果实失之交臂。
不过天不随我愿,我的笑容还没来得及彻底绽放,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便彻底颠覆了我渐入佳境地生活。夏先生向帅爹正式请辞其实先生早先透露过去意,潜意识里逃避这个问题,所以我也没太在意,再回想这一年多来先生的反常,我突然明白。先生去意已决。并且诚心希望在离开之前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顿悟先生意图。着实让我唏嘘感动一番。

先生胸怀治世之才,却大隐于水府十载,以锦绣繁华为终南幽静,遗世而独立,沉寂于过往云烟,十年如一日地淡然自处,个中滋味,远非常人能够体会。
先生蛰伏十载,自然是有自己的打算,如今一朝离府,我原本以为先生自此要跻身权力中枢,造福社稷百姓,却没想到先生谋了个闲职,银青光禄大夫。
光禄大夫乃皇帝近臣,官拜正三品,依皇帝诏命行事,无固定职务,相当于现今的国策顾问,或是智囊,平时陪皇帝聊聊天磨磨牙,清闲却又显要,再次感叹永旭封建皇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皇帝老儿为了笼络人才贤士所花费的良苦用心。
综观无数MBA精品课程,最终无外乎归结为一句总结陈词,将正确的人安排在正确地位置,然后让他们抱有充分的信心跟随BOSS为了共同的目标昂首前进,当然,我可没有本事发表这么精辟的言论,这话出自张朝阳语录。
客观评价,前半句,当今圣上无疑是做到了,而且表现得还很出色。
据说先生极受皇帝礼遇,御前谏言,皇帝多会重视采纳,先生似乎已经完全溶入全新的角色,即自古以来便毁誉参半地士。
臣和士有本质上的差异,臣于台前指点江山,士在幕后出谋划策,先生素不喜热闹,更适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所以先生的士大夫倒是做得如鱼得水,自得其乐。
先生一走,我马上陷入无政府状态,突然松懈下来,便好像没了主心骨,整日无所事事,很茫然很无奈,过去一年的地狱摧残让我寻欢作乐的能力大肆退化,俨然有沦为书呆子的势头。
吃喝玩乐常常是我引以为傲的资本,会玩那叫本事,能玩出花来更显实力,玩有玩的好处,过程之中潜移默化提高了综合素质,可是如今好不容易得空闲下来,我却不知道要做点什么,生活仿佛一瞬之间丧失了所有乐趣,除了小屁孩二哥归期提上日程的消息让我兴奋了两天,其余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致,好与坏无所谓,是与非不关心,毫无缘由地抽身成为一名看客,无精打采地看一场混乱而无趣地众生相,然后半途兴味索然,耷拉着脑袋瞌睡。
这种状态让我残存的理智悚然一惊,这分明是颓废的前兆,心中警铃大作,想我芳龄十四的大好花朵岂能乱糟糟的满脑子消极,一点蓬勃朝气都没有,难道因为到了叛逆地季节?
大概是因为青春期内分泌失调地缘故吧,我姑且这样安慰自己,这副小身板虽然谈不上发育迟缓,可是和现代早熟的孩子们相比,简直就是营养不良,豆芽菜一般,其实我地饮食营养绝对均衡,甚至我以预防肥胖的长远视角控制摄取才堪堪免于营养过剩,只是这古代的饮食实在太太太天然,化肥循环利用,农家肥一律自给自足,农药更不需要,这儿的虫子笨极,菜地里扔两只骨瘦如柴的鸡进去,保准一会都打着饱嗝遛达出来,至于其它的添加剂,鉴于古代的化工业还将将处于原始阶段,距离成品下线之日遥遥无期,指不定要等到猴年马月,根本不用杞人忧天,所以说我和人工激素完全绝缘,全靠自身合成以及饮食中有限的摄取,发育成现在的样子已经大为不易了。
其实为了我魔鬼身材的终极目标,我平时有意无意地注意饮食来为波霸努力,很庆幸这里有木瓜这种丰胸圣品,可惜惟一一点美中不足的是木瓜作为贡品佳果有价无市,据说在宫中不怎么受待见,那些尊贵的女人们不识货,试一口觉得味道一般就抛在脑后,烂掉也无人问津,虽然早晚都是腐烂,人家偏爱宫中富贵,而不是我肚里穷酸,于是乎我只有巴巴眼馋的份儿。后来偶然间和帅爹提到过这件憾事,可巧正逢岭南节度使来京述职,随程携带了一堆土特产指望着铺就一条散发着亚热带风情的仕途,可惜岭南风物初到京城水土不服,直接症状便是皮相欠佳,节度使左看右看都拿不出手,正犯愁如何处理后事,帅爹捎带着随口提了一句,次日木瓜便争先恐后地一股脑涌入水府。
我和姚黄魏紫仨丫头把小厨房搞得乌烟瘴气,残害了无数木瓜,最终研究出一大堆木瓜做法,日常饮料有木瓜鲜奶露,木瓜蜂蜜糖水,餐后甜品有银耳炖木瓜,木瓜莲子乳,正菜类更是五花八门,什么木瓜鲜鱼汤,木瓜羊肉汤啦,什么木瓜炖鱼翅,木瓜烧带鱼啦,林林总总,不胜枚举,总之破了相的小厨房见证了一道又一道美食的诞生。
我这边接二连三有新产品下线,自然需要稳定的出路,于是在我的大肆鼓吹和威逼利诱下,水府上下木瓜总动员,从门房到账房,从马房到柴房,木瓜作为仆从福利待遇得到迅速普及,但凡最近阶段表现尚可,一律强行下赐木瓜制品以示嘉奖,以至一时之间人人谈木瓜色变,战战兢兢竭力平庸低调,唯恐丁点的好被小姐惦记上。
娘起初对木瓜特殊的味道也很不适应,我夸了一堆好话,木瓜性温,不寒不燥,健脾消食,平肝和胃,舒筋活洛,美容养颜,好话说尽,就是没敢提最最重要的抗癌和丰胸,虽然后者才是醉翁之意,于是娘才勉为其难用了几口,对我一番口舌的评价便是四个字,不敢苟同。
既然别人不领情,我只能不客气独享这道美味,好在木瓜易于保存,成排码放在阴暗通风处,我一吃便是两个月,上顿连着下顿居然没有腻烦,向来没常性的我转而持之以恒,连我自己都大感惊奇。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老话在我身上再一次得到证明,看着我茁壮成长的波澜起伏,我暗喜。
托爹娘基因的鸿福,我的骨架子还算有古典美人的风范,颈项纤细,肩膀瘦削,腰肢柔软,双腿修长,如果能再添上一对有画龙点睛之效的34C的话,就是标准的魔鬼身材,足以让那些弱不禁风的平板闺秀自惭形秽。
我的木瓜计划不仅在实质上成效显著,更重要的一点便是极大冲淡了那段时间生活的乏味,及时补充了精神营养,不至于沦为在空虚中无聊致死的穿越第一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