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邪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江湖好似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金石帖到处风行,街头巷尾也都在谈论这件事。
诸位有所不知,在明朝中叶,复古之风大盛,随着大量古墓的挖掘,出土文物日益渐多,人们赝古之病盛行,不管文化水平高低都在附庸风雅,因此,金石界有事,人人都在关注。
苏宣、黄士陵等人为早日聚齐一百零八名印工,尽快修练好《天罡地煞雕虫大阵》,才想出遍发金石帖,诚邀天下金石爱好者,共赴杭州切磋技艺,参研秦汉原印,奖励罕见治印石料。但此举之弊大家都没有想到,栽下梧桐想招凤凰,难道乌鸦就不能前来?
谁也没有想到,最先接到消息的竟然是梁帙、梁千秋,这个人在金石界可说是一大邪神,仰仗自己受过雪渔先生的亲传,篆刻技艺和修炼之法不弱,不在潜心修炼上下功夫,每天总是琢磨怎样走捷径,怎样称霸金石界。
上次到汪关府上强抢刀谱,不容分说,不给就动粗,若没有苏宣及时赶到,汪关险遭毒手。
今天听到天下篆刻者齐聚杭州,心中异常兴奋,他倒不是对秦汉原印、罕见石料感兴趣,而想得却是此次刀谱可能出现在江湖,倒是凭自己的聪明将它搞到手,稍加练习,不怕不能称霸江湖,到时候金石界可就是姓梁的了。
马上召集人马,准备行装,赶往杭州,伺机而动。此次真的下了血本,不但所有精锐倾巢而出,就连自己的爱妾韩约素都一齐前来。
这韩约素聪颖过人,聪明绝顶,不管学习什么,不说是一学就会,反正比其他人都要快上一倍。自嫁给梁千秋后,平时看梁千秋治印,然后自己就偷偷的治印,一天被梁千秋发现,大吃了一惊,问治印时日,未超过十方,被梁千秋举为治印天才。
此后梁千秋进行指点,技艺大进,而且进展神速。传授真气修炼之法,也一日千里,几年之中便能幻化出一把小巧的刻刀,刀法细腻,与篆刻技艺相得益彰。
这位梁夫人韩约素不但是梁千秋的贤内助,而且是得力的助手,更是梁千秋暗藏不露的一把杀手锏。
此外,此次同来的还有师弟吴忠、字孟贞,师弟程原、字孟长,师侄程朴、字元素,为程原之子。
由扬州至杭州路途不远也不近,不一日来到杭州,隐蔽得住进了一家客栈。梁千秋马上将手下都分配出去打探消息,包括两位师弟和师侄。
几天来,梁千秋的手下还真训练有素,竟探听出不少非常有价值的消息,梁千秋听着汇报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心中打着如意的算盘。
“师兄,我有个主意。”
“说来听听。”
“既然此次他们的目的是聚齐一百零八名印工,那就是事在必成,而且是这一百零八人缺一不可,如果我们在暗处将一名或几名印工抓起来,作为交换的条件换取刀谱,我想不怕他们不就范,就是他们没有刀谱,也会想方设法替咱们去找,他们这个组织的力量之大,找本刀谱不会成问题,如果如我们的想法成功了,何愁我们不称霸江湖呢?”

“哈哈哈,这个办法好,简便易行,难题转嫁,但我们要提前物色一个秘密的场所,用来关押捉到的印工,不然就会捅了马蜂窝一样,我们会被蜇得体无完肤,这个组织的力量庞大,它的可怕之处也可想而知,我们千万不能偷鸡不成反失把米。”
“对,咱们详细的谋划一下,然后分头去准备。”
“师弟,我是越来越喜欢你了,到时候金石界成为我们的天下,我们兄弟就可以一起享福了。”
“托师兄的福,我只要能给师兄鞍前马后效力就知足了。”
梁千秋等人针对这一计策进行了周密的策划。
浙江永康。
也是一名印工,姓应名均,字敷华、仲华,号松石山民。听到金石帖的消息后,非常高兴,马上辞别父母,赶往杭州。
永康距离杭州路途较近,第二天就接近了杭州。正行间,忽然经过一片小树林。时近中午,虽为秋天,但秋老虎仍不可小觑。林边有一人在树下坐着休息,手中的斗笠当作扇子在扇风。
应均走了过去,打量了一下那位乘凉之人,是一位书生打扮,文质彬彬。身上穿着一套白色的长衫,头上白色绢帕罩头,脚上一双黑色布靴,手里拿着一顶细竹斗笠。浑身上下给人的感觉非常干净,而且还透露出一股让人亲近的气息。
应均抱拳拱手,满脸带笑。
“仁兄请了,在下永康应均,见仁兄气宇不凡,有心结交,不知有幸否?”
“应兄客气了,在下桐城张祖翼,字逖先,号磊庵,不知有何德能让兄台如此看重?”
“言下之意是答应了。”
说着就走上前去,此时张祖翼也已经站起,二人将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四目对视,仿佛要看透对方的内心。忽然两人不约而同的自眉心射出一道白光,白光之上翻腾着一颗铜印。
两人的目光此时一起转移,盯住了对方的铜印。应均见对方的铜印,一寸见方,二寸高下,上雕瓦钮,下面用缪篆白文刻“地文星”三字。张祖翼也看到了对方铜印一寸见方,二寸高下,上雕鼻钮,下面用缪篆刻“地巧星”三字。
二人看罢,相互点点头,哈哈大笑起来。
“二位高兴得太早了吧?”
两人以神识相交,全神贯注,还就真的没有注意此时身边多了五、六个人。
“诸位何出此言?”
“不瞒你说,我们知道你们两个是天罡地煞一百零八人中人物,特意在此等候多时了。”
“你我素不相识,等我们做甚?”
“我们虽然素不相识,但你们对我们可是大有用处。”
“噢?”
“咱们废话少说,你们二位就乖乖得跟我们走吧,免得动粗,既伤大雅,又要受伤,大不合算。”
“和你们走?去干什么?”
“到了地方你们就知道了。”
“我们若不去呢?”
“那就只有用强了。”
“好吧,那就问问我们手中的家伙答不答应。”
双方箭开弩长,一触即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