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观音大姐拉壮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世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了建成元吉,天下震动,世人无不翘首以待下文。果然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先是道“太子、齐王谋反,秦王诛之,党羽胁从一概不究;”三日后,唐高祖李渊下诏,传位与秦王李世民,退位居太上皇。秦王登位,是为太宗,改元贞观。
太宗登位的第一天,又有一消息传出,太宗将要大兴土木,修建一座神庙用以供奉伏羲与女娲两圣,并且要在建成之日,御驾亲临祭拜。伏羲女娲兄妹虽然是人族始祖,也是上古大神,不过两人都是千百年不问世事,这天下人最是现实不过,求道拜佛,皆是为了自身,要不就是求长寿,要不就是求富贵,正所谓哪一尊菩萨灵验就求哪一尊。像伏羲女娲这两位难得显灵一把的,久而久之自然就少人求拜。是以如今在人界,伏羲兄妹远远不如佛道两派声名远播,香火之盛也大有不如。太宗偏偏先去修二人宗庙,更在人教教主老子与治世之尊如来佛祖之上,世人多有不解。
这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多方打听之下,终于见了些端倪,说是太宗之所以能即位,其中得了一位妖仙出力甚巨,那震动天下的玄武门之变便是出自那位妖仙的谋划。因此太宗推崇妖族的两位大神,也是投桃报李之意。
这个消息传出,人们都是恍然大悟,转而打听起那位妖仙究竟是哪一个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当事人本来就没打算做个默默无闻的活雷锋,不多时,便传出这妖仙原来是三山一岛之首,人称牛魔王邓坤的便是。天下好事之徒何其多,很快把邓坤的根脚来历摸得清楚。其时,妖族的声名经过邓坤这千余年的整顿,也好了不少,纵然仍有不少妖类以吃人度日,但也有不少行善的,人们晓得妖族其实和人族也没什么两样,有好妖,也有坏妖,不再像是从前一般谈妖色变,一棍子统统打死。那行善的妖众其中,又以三山一岛的妖众为多,是以三山一岛的口碑在人族中着实不错。邓坤此举,倒也没有人怀疑他有什么阴谋。
过不数月,伏羲女娲神庙建成,太宗亲率文武百官前往祭祀,焚香祝祷,请二圣保佑大唐国运昌隆,四海升平。邓坤同时又抓紧机会在人界大肆造势,把那女娲补天造人,伏羲传授文明的事迹一再宣讲,强调人族本源出于妖族圣人女娲之手,又是仗着原本也是妖族的伏羲圣皇之力得以兴盛,妖族人族本是一家。
这时本来就是天定的盛世,邓坤又托那些原属截教门人的周天神祗倾力相帮,主节气的使风调雨顺、主财运的使百业兴旺、主人丁的使添丁进口,太宗自从拜过伏羲女娲后,一十二年间都是国泰民安,世人多有以为是伏羲女娲之功,再听了邓坤着意宣扬的那一套,对妖族的看法越发不同,那伏羲女娲神庙的香火也一日胜似一日。
当然,其实这所有的一切,都是邓坤一手导演的而已。
妖族这一段的发展,抢了佛道两派不少风头。佛教这时尚未大兴,只好旁观;不料那人教老子与阐教原始天尊竟然也像是默许了一般,全然不闻不问,让无数修仙求道的人大跌眼睛。
其中门道,邓坤自然是心知肚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不能借此机会使截教的道统也涨一涨,让通天教主也坐个顺风车。不过这也是无可奈何,三清在世人眼里终究是一体,邓坤可不想让原始天尊平白得了便宜;要说独独把通天教主一人捧高,那恐怕老子与原始天尊再想隔岸观火也坐不住了。是以邓坤只捧妖族,不捧道门,正是免得两头不讨好。
道门中无人来找邓坤的麻烦,那西方极乐境内,却有菩提祖师皱眉道:“那牛魔王如此行事,恐怕于我佛教大兴之数有些妨碍。你我还是想个法子应对方好。”
阿弥陀佛默然半晌,道:“此事不易。那李世民确是真命天子,牛魔王助他登位,也只是顺应天意。你我奈他不何。为今之计,只教那取经之事尽早实行,免生枝节罢了。”
菩提祖师点头道:“既是如此。我便吩咐如来佛祖依计行事。”
菩提祖师将神念传出。如来佛祖得了令。即唤聚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僧、尼等众。说道:“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地。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地福缘。海深地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

这也是早有安排。当下有观音菩萨。行近莲台。道:“贫僧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
如来点头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
观音问道:“此去东土。有甚言语吩咐?”
如来道:“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即命阿傩、迦叶。取出锦蝠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对观音道:“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地袈裟。免堕轮回;持我地锡杖。不遭毒害。”又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地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地妖魔。你须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地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观音一一拜领,当下带着惠岸行者,径转东土。
观音与惠岸依着如来之言,半云半雾,约记程途,行到一处,见弱水三千,乃是流沙河界。观音道:“徒弟呀,此处却是难行。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
正在看时,只见那河中,泼剌一声响,水波里跳出一个妖魔来,十分丑恶,手执一根宝杖,走上岸就捉观音,慌得惠岸掣浑铁棒挡住,那妖魔就持宝杖来迎。两个在流沙河边,一场恶杀。
战上数十合,不分胜负。那妖魔暗自嘀咕道:“怎的来了这等好手。”眼尾扫过观音装束,又见她手里拿着净瓶,相貌隐约有些熟眼,猛地一个激灵,记起她是何人,不由得心花怒放,忙架住了铁棒问道:“你是那里和尚,敢来与我抵敌?”
木叉道:“我是托塔天王二太子木叉惠岸行者。你是何怪,敢大胆阻路?”
那妖魔正是下凡的卷帘,忙道:“我记得你跟南海观音在紫竹林中修行,你为何来此?”
木叉道:“那岸上不是我师父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便是?”
卷帘闻言,心道:“天可怜见,果然是她。等了这许多年,终于教我等到!”连声喏喏,收了宝杖,让木叉揪了去,见观音纳头下拜,将前事备言告之,磕头赔罪。
观音早得了太白金星传讯卷帘一事,心里岂能没数?便道:“你在天有罪,既贬下来,今又这等伤生,正所谓罪上加罪。我今领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你何不入我门来,皈依善果,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经?我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心下如何?”
这一个有心,那一个有意,一拍即合,卷帘当即点头道:“我愿皈正果。”观音方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做个沙悟净。当时卷帘入了沙门,送观音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来,好完成昊天托付之事。
观音过了河,续往东行,行了多时,又见一座高山,山上有恶气遮漫。观音晓得天蓬在此,驻足笑道:“此处定然又能为取经人收一徒也!”话音未落,果然见一个妖魔杀出来。这妖魔长得肥头大耳,长嘴獠牙,面目如同猪豕,使一柄九齿钉耙,就来抓观音。保镖惠岸自然第一时间冲上去抵住,两人又是一顿杖来耙往,打作一团。
正杀到好处,观世音在半空中,抛下莲花,隔开钯杖。妖魔见了心惊,连忙问起观音来历,知道是观音,再不敢争持,叩首请罪。观音知他是天蓬,故意问起来历,天蓬一一道出。这也是天意如此,观音收了天蓬,起了法名,叫做猪悟能。
晚了一点,真是不好意思,飞机又晚点了。
从中要求,加快剧情发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