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奖学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上次的“罚款事件”非但没能制止大四学生夜不归寝,反而大有欲演欲烈的趋势。就拿我们几个爱玩电子游戏的来说吧,从上次被罚款到现在,又通宵了好多次。而据我所知很多人索性干脆都搬出了宿舍,张婷婷就是其中之一。
三月的天还是有点凉。一大早,老六李楠就去图书馆准备毕业论文了,而老四宋澜依然保持上自习的习惯,老大赵仲钱可能又到张远飞宿舍下棋去了,屋里就是老二陈敬宇、老三李泉和我还在床上躺着聊天。
“下午两点开例会!”老大赵仲钱回到宿舍就宣布这个让人讨厌的消息。
“又TMD开会!是不是又有被罚钱的了!这回没咱了吧!”我从床上下来,穿上毛衣。
“欧阳,还穿毛衣呢?”李泉扒在床上,瞪着眼睛看着我。
“恩!我可怕冷。春捂秋冻吗!要是冻感冒了,可不值得。”
“老大,下午开会有啥事儿啊?”陈敬宇问道。
“可能是发上学期的奖学金!”老大在那神秘兮兮的,“这回估计咱宿舍里的人还是够戗!”
“欧阳,你上学期成绩不挺高的吗?怎么还没你的份啊?”陈敬宇一点儿起床的意思都没有,躺在床上像是在为我鸣不平。
“你又不是不知道,咱系奖学金什么时候按考试成绩发过!”老大晃晃头,接着说“哪次不都是系里领导内定的,说是什么按照‘综合考评’名次,狗屁!谁知道它‘综合考评’的名次啊!还不就是个借口。”
“行了,咱也不指望!马上就毕业了,得不得它奖学金又有什么意义。”李泉感慨道。
“说心里话,”老大一改刚才的语气“我挺在乎得奖学金的。到不说为它那点钱,关键不就是一个名儿吗?在大学得过奖学金,多牛啊!”
“得了吧!咱也给系里做什么贡献,导员对咱也没什么好感,别说奖学金,没给咱小鞋儿穿就不错了!”陈敬宇依旧扒在被窝里说。
“敬宇,起来吧啊!咱都交住宿费,就你最合适了,在床上呆的时间最长!”我冲陈敬宇开了个玩笑。
“谁说我在床上时间最长了啊!?李泉就比我躺的时间长。昨天晚上我就比他晚睡的。”陈敬宇还有点儿不服气。
“怎么的?我今天早上比你先起来的!”说着李泉以极快的速度从床上起来,穿上衣服。
“嘿嘿!你们俩也就在这上能有点出息吧!”老大被他俩逗乐了。
“走,欧阳,楼下打会儿游戏!”李泉洗淑完了之后对我说。
我们基本上是不吃早餐的。原因是早上起来的比较晚,要是吃的话,基本上也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了。
“走吧!我去找梁福。”我说着到对面的宿舍去找梁福去了。可奇怪的是今天他居然没在宿舍,正常情况下,梁福上午都会在床上躺着,吃了中午饭才去网吧打游戏的。
“梁福没在,咱俩去吧。”说着和李泉就下楼了。宿舍里留下继续躺在床上的陈敬宇和发呆的老大赵仲钱。
下午的例会如期而至。奇怪的是我在网吧也没能看到梁福。
“梁福今天‘出息’了啊!在网吧怎么没看到他。”在导员点名的时候我悄悄的跟李泉说,“就连例会上也没看见他”。

“谁知道呢!”李泉也没在听导员点名,在那看刚买的《青年文摘》呢。
在点到最后一位同学的名字之后,导员一点也没有疲惫感,反而更精神了。
“首先,向大家通报一个好消息:我们中文系的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评价,并且将我们系的‘2005届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纲要’向全校推广,号召其他各院系向我中文系学习。”说到这,她顿了顿,似乎在等待掌声,可是在坐的两百多人,居然没有一个响应的。
“恩!”导员喝了口水,继续说道:“根据国务院教育部高教司关于高校在校生管理办法和省师大奖学金颁发条例,我中文系领导慎重考虑,并结合2004至2005学年度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啊,本着事实求是的态度,对我系奖学金的发放,务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本次奖学金发放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第一,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党员及预备党员至少要有十篇思想汇报,党外积极分子及团员,至少要有五篇入党申请书;第二,为人正派,处处以集体利益为重;第三,学习成绩优秀,上个学年度两次期末考试没有挂科(考试不及格)现象;第四,在学术上有重大成果或对学校有突出贡献,”说到这,导员又停顿了一下,“我们系在这个方面没有人有什么成果和贡献,也就不作为考核标准了;第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爱心,中文系‘爱心工程’累计捐款五百元以上。根据以上五点,经过院系领导慎重考虑,主要学生会干部民主推荐,这次获得奖学金的同学有……”
真想不到一个奖学金居然有这么多名堂!奖学金,奖学金,顾名思义,就是要奖励那些在学习上成绩优秀的学生。可是我们系居然能弄出个一二三四五,的确让人“佩服”。其他的标准我不敢说,就拿第三条“学习成绩优秀,上个学年度两次期末考试没有挂科(考试不及格)现象”我们系就有五分之四够资格。也就是说我们中文系所谓的奖学金根本与学习成绩无关。当然,除非你的成绩特别好,考试第一第二的,奖学金肯定是跑不了,其他人谁想得奖学金还不是她导员说了算!奖学金到这份上,得和不得也没什么两样了。
其实,细想起来,这事也怪不得导员。上个世纪计划经济时代,各高校的导员手里握着毕业生就业分配的大权,各单位有高低上下之分,谁去哪个单位都是导员说了算。送礼的都能踢破了导员家的门槛。可现在就不同了,毕业生自主就业,就算是有导员给推荐的工作,毕业生的选择性也很强。导员一下子从抢手的“香饽饽”变成了无人问津的“烂白菜”,这个心理落差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导员就总要利用她手中仅有的“权力”,来树立她的“权威”。当然,奖学金就是一个手段。而所谓的“爱心工程”就是各院系为本校“特困”学生筹集的捐款,是考核各系导员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
不过奇怪的是在这次获得奖学金的名单中,居然有梁福的名字!这着实让我吃惊不小。可直到例会结束,我也没看到梁福的影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