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大宋势已去 杨康来投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钦宗回城,城里百姓官员得到消息,纷纷到内城门口相迎。蒋家三口人和两个丫鬟,黄蓉、郭京、李师师、香儿也都站在街边观看。洪七公和他的帮众们也过来了。黄蓉是一身书生打扮。郭京用法术变出许多胡须在脸上,容貌大异,也是不愁别人发现。有些人认得李师师,见她穿着道袍,便来相问,方知她如今已入道门,俱是感慨。
从内城门口一直到宫前的道路两边,密密麻麻地站满了围观的百姓。大家见天子坐在辇车上,哭泣不止,想到国仇家恨,也是纷纷落泪。一时间哭声震天。
郭京想到今日之事,虽是朝廷腐朽所致,自己退敌失利,也有莫大罪过,不禁自责不已。又想到大好河山,就要落入金人之手,百姓从此难得安生,不由泪流满襟。其他女子更不必说了,泪腺发达,见此感人场景,触景生情,都是哭得一塌糊涂。黄蓉更是想到父亲遇害一事,哭得最厉害。哭得腿脚都软了,要不是郭京扶着,站都站不稳了。后来干脆扑到郭京怀里,继续大哭。
虽然众人发至真心,在旁哭泣。却有一人混在人群里,以衣袖遮眼,在那里假声啼哭。又怕众人识破,一边继续假哭,一边转身离去。此人姓杨,名康。却也是个人物。乃当世高人神霄派掌门王文卿之徒。王文卿道法高深,号“冲和子”,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宣和四年,徽宗具礼延聘,邀他入宫为官,封为“冲虚妙道先生”。有呼风唤雨,召雷役鬼之能。深得徽宗赏识,让其主管教门公事。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攻宋。王文卿上表乞还山林,徽宗不允。同年徽宗退位,禅让于钦宗。靖康元年(1126)四月,王文卿复乞还侍母,钦宗准其奏。王文卿返乡修炼,从此游乐山水间,后来修成正果,飞升而去。
王文卿为什么放着大官不做呢?最主要原因是,他从星象变化中,推测出了大宋命运,算得三年内必将金盛宋亡。他又见朝廷腐朽,君臣昏庸,怕重蹈商末闻太师的覆辙,便急着告老还乡。
原来这王文卿还有一门很少有人知的本事。占卜算命,天象推演无一不准。所以他可以预知一些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但他为什么不把算出来的结果告知朝廷呢?
大概有下面几个理由:一、如果身怀这种本领的事传出去,恐怕自身有莫大麻烦。王文卿也一直不敢说出去。
二、天机不可泄露,否则要遭天谴。上天早就安排好一切,你若把将来要发生的事,随意传出,岂不是逆天而行,会改变历史发展方向。
三、看到宋朝腐朽没落,不可救药,所以就没有必要说了。据古籍《道园学古录》卷二十五载,王文卿曾亲口说过的一句话:“昔侍宸在汴京居宫观,见为黄冠者多谄事权贵以自衒,恶之,故多不得其说”。
王文卿收徒甚多,有一得意门生唤作杨康。王文卿也曾透露玄机给他,不料这厮却有了另外的想法。师父既然不想作“闻太师”,我为何不投了金人作“姜子牙。”也是有一场富贵,还可名满天下。杨康后来却也闯出了大大的名堂。但他心有顾忌,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更别提什么名满天下。有关他的一切,都成了永远的谜团,至今还蒙蔽着世人。他后来甚至让一代名将岳飞死不瞑目。岳飞临死前才知道真相,原来自己所做一切,竟都错了。含着千古奇冤而去,非世人所想得那么简单。

杨康本来对师父所说,还是不太相信。想着大宋兵多将广,金人兵马偏少,三年内灭宋,实在不可思议。就想等着看看。前些日子闻得忭京外城失陷,便赶来相看。今日见了大宋降金,君民齐哭。想到师父果然厉害,竟是算得奇准。现在投金还算不晚,自己这便去了。
杨康到了金营,见这些金兵正在准备拔营,也是奇怪。原来金兵此番大胜,宋人已降,战事了结。这天气寒冷,再住在荒郊野外,也挺不舒服。准备移营到刘家寺、青成两处县城。宗望准备率部屯刘家寺,宗翰准备屯青成。
杨康立即求见两位大帅。两位大帅想着发文召贤已有多日,来了几个均是些不三不四之人。前日,有四个自称“黄河四鬼”的江湖盗匪前来投靠,名号取得响亮,手底下功夫却烂得很,闹了不少笑话。但是此人自称是冲和子王文卿门下,想来可能有些真本领,便召来相见。杨康随便使了几个小法术。宗翰、宗望当然识货,马上派人去请国师来。李莫愁见了杨康,细细盘问了根底,又试了试他的道法,觉得还过得去。宗翰、宗望和李莫愁商量了一下,决定给杨康一个密使之职。让他进东京城,监管城内官员百姓,协助搜刮金银财宝。里面如果出了什么异常情况,也可以先自行处理再来报告。
杨康见初来,就得了一个好差事,也挺开心。马上拿了印信、官服,穿戴整齐后,和另外两个金官一起前去东京城办差。钦宗正在太乙宫里和老爹徽宗谈论三日来的遭遇,两人都在那里抹泪伤心。忽然听得金使来访,钦宗连忙到宫门外相迎。
金使进了宫后,当众宣读两位大帅意旨。钦宗只得跪地接旨。旨意大概是,要献上所有库藏财宝,另外索取金一千万锭、银五千万锭、帛一千万匹、骡马五万匹、少女一千五百人犒军。钦宗哪敢不从,当即让宰相何栗领着杨康等三个金使,检视府库,拘收文籍,把九十二个内藏库中一百七十年来积攒的金银锦绮宝货全部查封。只是索要金银布帛马匹数目实在太大,一时根本无法收齐。钦宗决定在民间收刮,要求金使多多宽限时日。杨康要求在城内居住,督办此事。另两个金官便先回营了。
钦宗哪敢怠慢了他,立即吩咐下面的大臣,给杨康安排一所大宅子居住,好生伺候。杨康怕事情传到百姓耳里,自己有些麻烦,要求钦宗保守秘密,不要泄露自己身份。钦宗满口称是,那敢不从。钦宗又给杨康一块御赐金牌。持有此牌者,如皇上亲临。方便杨康在城里行事,也可以凭此牌随意进出宫门。杨康哪有这么威风过,让一个皇帝都俯首帖耳。心想此番没有投错人,以后的荣华富贵还会少吗?
钦宗下令在城内大刮金银布帛。让权贵、富室、商民出资犒军。所谓出资,其实就是抢夺。对于反抗者,动辄枷项,连郑皇后娘家也未幸免。又下令征集全城骡马,搜刮一空才得7000余匹。京城马匹为之一空,而官员们除了坐轿,还有少数不得不徒步上朝。至于少女,钦宗也是不敢怠慢,命令开封府尹徐秉哲抓人。不仅将城内年少娼妓全都抓起,还到处强抢民女。很多少女不甘受辱,纷纷自杀,死者甚众。京城里顿时混乱不堪,一片狼籍。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