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赵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金兵把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俘虏北去的时候,宋朝嫡亲宗室中只有赵构、宋哲宗赵煦被废的皇后孟氏、恭福帝姬赵小金幸免于难。
孟氏因为是被宋哲宗赵煦所废弃的皇后,所以在宫廷的“玉牒”中没有位号(“玉牒”是皇家的家谱),在金兵围攻开封的前夕又正巧所居宫室失火,住在私邸中,所以在金兵按“玉牒”抓捕宋氏宗室时才躲过一劫。
而徽宗的小女儿恭福帝姬由于当时出生才2周,尚未写入玉牒,遭了遗漏。蒙难之际,幸得刘雪倩收养。后来也是长大**,道行不浅。
说起来最幸运的是赵构。在金兵第二次围攻开封的前夕,他以亲王的身份,同刑部尚书王云一起,出使金朝求和。走到磁州(今河北磁县)时,王云被前来阻拦的百姓所杀。由于赵构是皇子,身份特殊。百姓不敢伤害,但仍把路堵了,不放他过去。州官宗泽也极力劝阻。赵构也知道此行似入虎口,凶多吉少,巴不得留下,借机答应不再前去。但他也不敢留在磁州前线,退回到相州住下。
钦宗在金军先头部队抵达开封城下时,给留在相州的赵构下了道诏书,封他为河北兵马大元帅,令其率河北宋兵救援京师。赵构本也想收拢一些部队自保,于是借这个名义去河北各处调兵。但国难当头,人人自危,附近州县都拥兵坚守,不敢出城。身为亲王,又有皇上诏书,作用也不大,只征得数千部队。磁州的宗泽倒是很热心,他一直积极准备抗金,已经集中了8万军民,愿意鼎力相助。赵构封宗泽为副帅,但不愿真的去与金人交锋,只想着避敌自保。移师到大名后,便按兵不动。
宗泽苦劝未果,便私自行动。从大名至开德,与金兵大战十三次,连续获胜,又以孤军进到卫南,连败金兵。宗泽在卫南时,听说金兵俘掳徽、钦二帝北去,即领兵到滑州,转至大名,计划抢渡黄河,断金兵归路,截回二帝。宗泽传檄邻近各地宋兵来会,共同行动。各地宋兵到期不来,只能作罢。

赵构与宗泽分道扬镳后,带所属人马从大名转移到东平府(今属山东)。宗泽回头来找他,劝他作皇帝。
赵构得知父兄被抓,嫡亲宗室只剩他一个男丁,心中也蠢蠢欲动。见宗泽来投,又劝他作皇帝,也是极为开心,决定倚仗宗泽起事。
恰巧金人北撤后,张邦昌的伪楚政权不得人心。京城内外的官员拒绝接受张邦昌的号令,并对他施加压力,要他归政于赵氏,复立赵氏为帝。张邦昌此时成了孤家寡人,不得不表示自己当伪楚皇帝只是权宜之计,接着就请宋哲宗赵煦所废的皇后孟氏出来垂帘听政,请赵构即位。孟氏主持朝政后,就正式下诏给赵构,让他“嗣宋朝之大统”。于是,赵构在假意推辞一番后,五月初一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改元建炎。张邦昌亲自前来朝见,赵构以护国有功为名,封他为王。
赵构又起用抗战派李纲为相,以宗泽为东京留守,发动军民抗金。金人得知赵构重建赵氏政权,马上开始了新一轮的南侵,目的是要趁赵构立足未稳,将其一举消灭。建炎元年(1127)秋,金朝分兵攻宋。赵构内心惟恐重蹈靖康之变的覆辙,不顾主战派大臣和将领们的反对,于十月将朝廷迁至扬州。
因为政见不和,他罢免了李纲,启用黄潜善、汪伯彦,把宋军防线由黄河一线南移至淮、汉、长江一线,白白放弃了黄河天险,从而使抗战形势逆转。使得金兵分兵三路轻易即渡过黄河,并在不到三个月之内即占领了西自秦州、东至青州一线之广大地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