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袁氏灭亡(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位大大们,我都在新书榜上混了两周了,在加把劲冲到前30去吧,哈哈!提前预告,剿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就是乌桓。然后就是…)
曹操解决了后方刘备的事情,又吓跑了高句丽使节。这时袁绍因战斗失败,郁郁而死!曹操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召集众人,准备商议兵法河北扫平袁绍余孽。
郭嘉对曹操道:“袁绍已死,审配、逢纪等矫诏立袁尚为嗣。废长立幼这是一个很大的忌讳,袁谭必定不服,辛毗、辛评二人与审配、逢纪有隔阂,一定会支持袁谭。现在我们还是等等再有所动作才好。”
曹操又听听其他人的意见,跟郭嘉说的都差不多。也就决定暂时不去攻打袁绍残部,等着他们自相残杀。
……
袁谭听说审配和逢纪将袁尚立为嗣子,气的暴跳如雷。
“审配、逢纪算什么狗东西!竟然擅自管我们的家事,立袁尚为嗣子?那我这个长子呢!老不死的,我一定要收拾了他们两个!”
一边的辛评淡淡的道:“显思不必如此。审配、逢纪是矫诏立袁尚为嗣子。不过…他能矫诏我们一样可以。”
袁谭一听,有门!
既然辛评说了,那就是有些想法了,袁谭赶紧追问道:“先生可有什么好主意?”
“好主意不敢当。不过,如果我再来个矫诏立你做嗣子的话。你说天下人会相信谁呢?各说各的理!审配、逢纪打着遵照袁公的意思办事,可是有人可以证明立袁尚为嗣子就是袁公的意思吗?难道袁公可曾留下什么诏书不成!”
“哈哈,我明白了!”
几天后,袁谭自称车骑将军,昭告天下,并率领本部人马占领黎阳。审配劝袁尚攻打黎阳,袁尚派逢纪带兵进攻黎阳。
袁谭得知逢纪带兵来攻,急忙找来辛评商议。
辛评想了想道:“我们现在兵少,可以向袁尚求和。就说为了共同对抗曹操,这样即使他们不同意我们也会更有出兵的借口。”
袁谭欣然同意,与逢纪讲和。逢纪虽然讨厌辛评,不过既然袁谭首先建和就先同意了下来。并带着一队人马进入黎阳,结果审配传来消息不同意讲和。袁谭一怒之下杀死逢纪。
逢纪死,所带士卒皆降袁谭,袁谭又在黎阳巩固防御攻势,准备与袁尚抗衡。
九月,曹操得知袁谭与袁尚闹翻,渡河攻击袁谭,袁谭向袁尚求救。袁尚恐怕分兵援救袁谭,袁谭夺兵不还,于是使谋士审配守邺城,亲自率兵往救黎阳
曹操派张天峰和叶君带一万人马为先锋直取黎阳。袁谭带领一万人马出黎阳阻击张天峰与叶君前部,在黎阳以南百里外相遇。
叶君一看是袁谭,上次在延津让袁谭逃脱了,这次叶君决定活捉袁谭。
“哈哈,上次让你跑掉了,这次我们来一决高下吧!”说着纵马而出。
既然叶君都叫阵了,袁谭也不好当众怯阵,只能出马迎战。袁谭武功虽好,不过与叶君还是相差许多,何况叶君内力刚劲雄厚,也不是袁谭能比的了的。
叶君秉着活捉的想法并没有下杀手,这样想捉到袁谭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两人打了三四十合,叶君才找了个最合适的机会,虚晃一招。袁谭一挡正是挡空了,叶君一枪挑出“嗖”袁谭一侧躲过了这一枪,不过手中长枪却被挑飞了。叶君又是一拳打出,本想捉着袁谭将他拉过来。没想到袁谭使劲向后一仰,叶君力道也大,直接将袁谭护心甲撤了下去。
袁谭趁着这个机会纵马逃回军阵,叶君紧紧追上。张天峰也挥军掩杀过去,袁军士兵见主将落魄败阵已无战意纷纷后退逃走。一时间场面混乱,袁谭也不管士兵只管逃命。叶君追之不上只能任其逃走。
张、叶二将追着袁谭到了黎阳城外,袁尚出兵挡住了张天峰和叶君,救得袁谭回到黎阳。张天峰即刻挥军攻城,损失很大,也没有攻下黎阳。只能驻扎在城外,等待曹操大军。
第二日,袁尚与袁谭率领两万大军出成强攻张天峰、叶君,此时经过昨天攻城的损失,两人手下只有六千余人。
张天峰、叶君不撤不退,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叶君挺枪出战连斩十余骑兵,士卒士气大振。经过一上午激战,将二袁兄弟打回黎阳城中,再不敢出战曹军。
曹操到达黎阳城下,发兵猛攻,奈何袁绍之前在黎阳经营数年,袁谭又在黎阳准备充分,各种城防器械齐全。曹操强攻两日没有什么成果。于是围困黎阳城,两个月后黎阳降下大雪,曹操再次回军白马,并赶制大批攻城器械,准备来日再攻黎阳。
次年二月,曹操再次猛攻黎阳。
这次因为准备充分,张天峰、叶君亲自带队抢城,张天峰操纵五彩祥云狂轰城上士兵,叶君则抄起机铁连环弓射杀那些守城的将官。城头上电闪雷鸣混乱无比,袁尚、袁谭都不敢登城。很快曹军士卒就登上了城头,这时张天峰的闪电便没了作用,只能也换上弓箭猛射城头上的袁军,虽然弓法不如叶君精准倒也不失为一把好手。

袁尚看这情形危及实在是不能再坚守了,急忙劝袁谭撤走。
“大哥,我看这黎阳是要不得了,还是撤吧!”
袁谭只有黎阳这么一个据点,撤退到话就要撤道邺城,虽然现在两兄弟合作共同对抗曹操。但是一旦到了邺城就要受到袁尚的压力一时拿不定注意。
辛评急急赶来见袁谭,劝道:“显思啊!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走!等曹兵攻破城门你想走就走不了了!”
袁谭虽然没注意,倒是很听辛评的话,辛评这么一说袁谭也狠下心来放弃黎阳,反正带着辛评,到时候还叫他想办法对付袁尚便是。
想到这里袁谭立刻大营撤退道邺城,袁谭、袁尚着一万人马向北门移动。辛评之弟辛毗也在军中,见了人马向北门移动急忙劝阻道:“北门虽然近些,不过恐怕会有伏兵啊!不如从西门撤走吧。”
袁谭一想也有道理,又掉头奔西门而去。袁谭刚出了西门曹军就将东门和南门攻破。袁谭、袁尚带着一万余人马一路逃到邺城。果然如辛毗所说,徐晃带着五千人马在北门埋伏二袁。
曹操挥军邺城,军至城下。曹操召集众将商议攻邺的事情。
除了水休和许褚不负责攻城,也不了解情况,自然没有什么意见。张天峰、叶君、张辽、徐晃诸将都主张乘胜攻下邺城。
曹操正要同意时,郭嘉劝道:“袁谭和袁尚两人本来就有矛盾,如果急于进攻,他们就会联兵抵抗。而且邺城是袁绍的老巢,粮草充足,城高墙厚,又有审配这样是死忠之人守城。我们不如缓而图之,暂时回军。等待袁氏兄弟二人矛盾爆发时大举进攻,必可一战而定!”
水休听了郭嘉的分析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投了郭嘉一票。曹操对郭嘉的话一向听从,而且郭嘉说的非常有道理,现在即使强攻邺城就算能攻的下来恐怕也要有很大的损失。如果暂时退军等到二袁闹翻在来攻打,就要省不少功夫。
主意已定曹操命令士卒将邺城周围的麦子全都收割走了,回军许都。
果然,不出郭嘉所料只过了三个月袁谭边和袁尚闹翻。王修、刘表书劝袁氏兄弟不要互相攻击,二袁不从。
袁谭战败困守平原,走投无路之际,采纳谋士的建议,派辛毗为使者,向世仇曹操请降。曹操久闻阳翟名士辛毗之名,就乘机将辛毗留在自己帐下。
曹操接收了辛毗,也答应了袁谭的投降请求,于是命叶君率领两万军马进逼冀州首府邺城,曹操亲自率军向平原进发。袁尚闻讯从平原撤兵,回师救援。
曹操到达平原,袁尚将领吕旷、吕翔投降曹操。曹操救下袁谭,发兵包围邺城,而袁谭又觉得曹操毕竟是外人,如果夺得邺城,恐怕自己也要性命不保,于是再次反叛。
十二月,曹操命叶君帅军征讨谭,叶君欣然而去,之前让袁谭跑了两次,这次叶君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干掉袁谭。
叶君带着一万人马杀奔平原,平原城之前被袁尚攻打多日,已经破败不堪,无法在抵挡叶君攻击。袁谭只能带着所余两万余人与叶君硬拼,叶君这次可不是要活捉他。而袁谭也不会与叶君死拼,直接挥军而上。叶君依旧当先出马冲突袁军阵中,袁军士卒连战连败,现在已经没有了士气,根本不是曹军的对手。
叶君左右冲突,直奔袁谭,袁谭瞧见叶君调头就跑。叶君取下机铁连环弓一箭射出,正中袁谭背心甲。叶君百步穿杨之力将背心甲击穿,箭头没入袁谭背心,袁谭一疼摔落马下。叶君赶到近前,袁谭大喝:“我降曹公!”话还没说完头已经被叶君斩了下来。
叶君挑着袁谭的首级,袁军士兵纷纷弃械投降。
曹操夺得平原,斩杀袁谭之后。袁尚依然占有邺城、邯郸等地。曹操命叶君暂代平原太守镇守平原。同时命张天峰率军一万攻打邯郸,邯郸守将是沮授之子沮鹄,沮鹄死守邯郸城。
张天峰五彩祥云再次大显神威猛击邯郸,连攻十余日。虽然没有打下邯郸,却也使邯郸城损失惨重。张天峰一连十余日施法攻城,累的实在没有力气再次施法,只能作罢。几天后张天峰包围邯郸城,又命人把邺城陷落曹操大军将至的假消息射入城中。
第二日张天峰再次大举攻城,并且亲自到达城下施放雷击。终于在付出了四千余人的代价下攻下邯郸。张天峰入得邯郸沮鹄依然领着死士负隅顽抗,张天峰亲自出战,率领曹军将沮鹄包围在邯郸城中。沮鹄誓死不降拼死抵抗被张天峰杀死,至此邯郸平定。
袁绍次子幽州刺史袁熙,一直没有参加袁尚和袁谭争夺嗣位的战争,所以实力保留的最多,袁熙也是袁氏三兄弟中武艺才能最高的一个。而曹操攻打二袁,袁熙依然为了保存势力而持观望态度。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