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援军忽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法有云:善战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十而攻之,倍而围之,林士宏亦知此理,故领五倍于敌兵力,漏夜溯江,以图一战而定。然战争之事,变幻莫定,先是内应不能如期攒开城门,接着被人冲杀一阵,死伤甚众,锐气丧失,攻城受阻,不得不暂时退后修整,以图再战。经过沈旦领兵一夜冲击,林士宏突袭历阳的打算被全盘敲坏,战争势必陷入惨烈的攻城战中。
古来善将骑者无不名垂千古,永为后人敬仰,如楚汉之争时霸王项羽、汉武时封狼居胥的霍去病、汉末西北独狼飞将吕布等。沈旦领骑虽不如此等上古名将,但亦能领他人之兵冲锋陷阵、莫能所挡,可谓之骑将。
且说沈旦遥见城外尘烟滚动,敌骑于后方来回奔驰,隐约听见百姓哭喊之声,心道不妙,林士宏必是派人驱赶百姓作为肉盾来填城池。担忧之余,问李靖道:“若九江兵驱使百姓填河,为之奈何?”李靖放眼观察,闻言回道:“靖可领亲兵卫队抢先出城,寻机突攻其后部,总指使可打开城门,于城前列阵,拓小道容百姓通过。”沈旦道:“李护卫之言,深合我意,未知你有多少亲卫?”李靖答道:“三百二十一人。”沈旦道:“恨少,三千人能成否?”李靖摇首道:“三百亲卫足已,趁着敌军暂退,时机一纵即过,还请总指挥使下令。”沈旦感叹道:“壮哉,李靖,如君所言,若得事成,我必让杜总管升你为将军。”又道:“不若骑上战马,以作机动。”李靖点头赞同,抬手一礼,转身下楼,布置亲卫去了。
过了十刻,城门大开,一队轻甲骑兵手持大刀冲出城外,立即往城外敌兵空隙处插去,退后半里的九江兵正值休整,尚来不及合围便被这队骑兵一路冲突开去,消失阵外。林士宏眼见追之不及,不由怒道:“一群饭桶!”边上崔程秀谏道:“必是谋求援军,我军务必速战。”林士宏冷哼一声道:“援军?哼,杜伏威的援军都在数百里外的丹阳,我看他怎么救。尽快将那些百姓轰上去,准备攻城,攻城。”崔程秀道:“已督促工匠加紧建造云梯,待百姓填满护城河,便可一举攻下历阳。”
沈旦眼见李靖成功突出阵外,心下大喜,吩咐一小校用心守城,遂走下城楼,来到那守门官面前道:“可有勇气随我出城列阵?”那人大喜道:“固所愿,未敢请尔。”沈旦点头道:“传我将令,速去各处城门召集一千将士来此听令。”此时,人人已是得知沈旦总指挥使的身份,自然无人敢以抗令。那人闻令而去。沈旦见着城门口百余兵卒,一脸热切般望着他,遂道:“尔等可怕打仗?”众人笑道:“不怕。”沈旦道:“可知为谁而战?”一人高声道:“自是为总管大人。”另一人亦道:“当为总指挥使。”又有人道:“当为历阳。”沈旦笑而挥手道:“不然,为诸君自己耳,俗语说当兵吃粮,其实不外乎建功立业、封妻荫子,此亦为大家所望。然为兵者,当图为将,为将者当图为帅,为帅者方图为百姓、为天下。”众皆半以为然,但仍有少数几人露出炽热的神色,投向沈旦的目光已转为崇拜,从此,天下又多几个一心为将的士兵。
过了小半时辰,一千士兵陆续赶至,先前那守门官气喘而来,道:“总指挥使,末将前来交令,一千士兵现已调至。”作为一个小小城门官,能够奉总指挥使的命令而去调动兵马,这便能足以让他虚荣一把。沈旦点点头,夸奖道:“干得很好,以后你就跟着我。”那人立时眉飞色舞,喜道:“多谢总指挥使。”沈旦转而对着那一千名士兵道:“诸位可知我是总指挥使否?”一千士兵齐声应道:“尽知。”沈旦又道:“可愿听我号令?”应道:“但有所命,敢有不从?”沈旦点头满意道:“很好,随我出城队阵。”
沈旦于城门口列下‘八’字形大阵,是谓前紧后松,入口留下可容十人并排而行的口子,手持双枪立于阵前,凝视城外敌兵动静。城外哭喊声越来越众,九江兵终于赶着大量从周边捉来百姓,负着沙土,开始攻城。百姓无法,若不面向城墙,便即被长枪捅死,无奈之下,一面大哭,一面跌跌撞撞般往城墙冲来。沈旦虽早有预料,但见状仍是怒骂道:“这狗日的畜牲,尽做些下流勾当。”城上城下守军亦是大骂不休。

数千百姓由远而近冲来,多是不知所措、漫无目的般的乱跑一团,若不是背后九江兵的驱赶,早就一哄而散。待百姓跑至中阵时,沈旦突然高声喝道:“众百姓无需惊慌,速来此处,进入城内便即安全。”沈旦声若巨钟,振动三军,百姓闻言,如同有了主心骨一般,纷纷弃了沙袋,如潮水般往沈旦处涌来。
沈旦放宽阵势,百姓便即涌入,见有敌军兵卒混入,便即遭沈旦斩杀。他轻功甚佳,于千军万马中来往自如,斩杀些许小兵,得心应手。过及数刻,百姓大半涌入,但阵势被冲得零乱不堪,不少九江兵亦作百姓服饰混在当中往城门冲去。沈旦收拢被冲散的一千步卒,即刻摆成半圆阵堵在门口五十步外,无论谁再要通过,格杀勿论。
沈旦于圆形阵后杀了一阵,斩了百余小兵,回身见百姓差不多全部入城,遂回身高喝道:“速关城门。”城门口突的一阵混乱,混入百姓中的九江兵趁隙抽出背后兵器砍杀守城将官。城门士卒一面拼死抵抗,一面强行关门。沈旦眼见城门口混乱不堪,仍有一些百姓堵在外围不得进去,此时,百步外九江兵大队兵马亦如潮水般冲了过来,遂一皱眉头,几个起落自百姓头顶飞赴城门口,扔了双枪,双抓如电一连插死几个敌兵。沈旦一边杀敌,一边高喊道:“放箭,放箭。”城上顿时箭如雨下,射倒大片攻城敌兵。
立于阵后的林士宏见用百姓攻城失败,便即下令,全力攻城。
沈旦协助城门兵卒杀尽混入敌兵,这才吩咐关门,只身跃出。此时城下早已鏖战一团,九江兵不顾城上箭雨,强行攻城,一千兵卒瞬间被斩杀大半。沈旦夺了柄大刀,喝道:“胜败在此,诸君何不死战,”闻者齐声应诺,士气稍振。时数万九江兵不顾伤亡,一波一波往前突击,护城河不过数刻,便被沙袋尸体填满。一些九江兵卒,抬着简易云梯,开始爬城进攻。城上滚木巨石齐下,不少城下士兵被砸成肉泥、化作血水。城下尸积如山,后来的兵卒便踏着同伴尸体一步步往城墙上爬。
沈旦带着剩余士兵,奋力厮杀,乃何敌兵太多,渐渐越杀越少,被困当中动弹不得。鼓声“嗵嗵”响起,林士宏亲自擂鼓进攻,九江兵发一声呐喊,疯了般往城墙冲去。城下尸体越来越多,已经堆积到城墙一半,越来越多的云梯搭上城墙,不少弓手站在尸体上往城头射箭。
沈旦放眼远去,自己一人在这数万大军面前,简直就是苍海一粟、微不足道。眼见城头岌岌可危,当下一个折身,于万军之中,腾空而起,如大鹏般飞向城头,连掌带劈,打翻几个云梯。城上士卒见着沈旦神威,齐声喊叫,士气大振。
忽的远处一阵呐喊,敌中军大营竟变得混乱起来,原来李靖趁着九江兵全军压上,立刻率军直击敌中军大营。此时,林士宏营帐处仅有五千步卒,两千残骑。李靖领着三百亲卫,如旋风般自隐身处卷入敌军营中,拖翻营帐,趁势放火杀人。林士宏措手不及,守营兵马一时被杀得人仰马翻,溃不成军。林士宏一面强令抵敌,一面速调其余兵马。不想李靖这三百亲卫竟人人猛如真虎,几千军马迅速被其透破,直击林士宏本阵而来。擒贼先擒王,历来便是不变的至理。林士宏大惊失色,丢了擂鼓木柄,在二百亲兵的护卫下迅速往别处移动。李靖一马当先,一刀斩下‘楚’字旗织,高呼道:“建功立业,便在今日。”
沈旦遥见‘楚’字旗织倒下,高喝一声道:“林士宏死啦!大伙儿杀啊。”城上士兵顿时齐声欢呼,城下九江兵回头一看,果见中军大营混乱不堪,帅旗更是不见踪影,心头沉疑之际,攻势立时受挫。
就在此时,其余三门处忽喊杀声振天,兵器交戈声不绝于耳,沈旦不知虚实,疑目望去。突见一彪人马在一将的引领下飞驰而来,沈旦见着那人,大喜道:“援军来啦,诸君何不奋战!”城上士兵瞧去,只见斗大的‘关’字旗织在那彪人马中随风飘舞,这不是关棱还能是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