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的感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感情问题,很多人质疑,很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有些乱七八糟的电视剧渲染。而如果要谈这个问题,那么有几位是绝对回避不掉的。一位是在电视剧里很活跃的杨妃,另一位是历史上李世民“惊为天人”的韦贵妃,还有李世民的仇人阴德妃,以及后期的才女徐惠,外加一位齐王妃杨氏。
先谈下由电视剧而声名大躁的杨妃。
90年代,一部《唐太宗李世民》红遍大江南北,里面隋炀帝的女儿和李世民的爱情得到大部分人肯定和喜欢,因此也培养出不少杨妃迷,认定李世民最爱的乃是杨妃,其他人包括长孙皇后都得靠边站。
而后很多电视剧效仿此剧,凡是有小李出现,给他配个公主是必须的,长孙仅以配角出现,而且被无良编剧贬得一文不值,而且电视剧里最可笑的是,把齐王妃的身份和隋朝公主的合为一体了。齐王妃的受宠程度,加上隋朝公主的显赫身份,杨妃就这样在电视剧里被yy成了小李的最爱。
我对关于杨妃的任何电视剧,现在一概全当地雷。先不论我何等讨厌电视剧里的杨妃,只是那些个编剧老拿这位杨妃说事不觉得厌烦吗?杨妃都被说烂了。你无视长孙皇后,我没意见,个人认为以大陆编剧目前的水平,还写不出高雅优秀的长孙故事。但你要YY,就是韦贵妃和阴德妃能YY的地方也比杨妃多啊,何必死抱个杨妃不放。
其实但凡李世民的电视剧,我认为如果拿杨妃说事,就不是“历史正剧”,这个倒不是我讨厌电视剧里杨妃的问题,而是因为李世民打天下开创贞观之治,根本和杨妃没有任何关系,出现杨妃,只能说明,编剧穷途墨尽,编出来的故事质量差。
而关于杨妃的电视剧,个人认为一部《唐太宗李世民》已经足够,里面塑造的“杨吉儿”形象十分深入人心,也很经典(虽然我不喜欢),后面编出来的杨妃,个人认为已经是形象不丰满,故事性也极差,可以说是狗尾续貂。很多人讨厌电视剧里的杨妃,很大的原因还是后期编出来的杨妃实在太过于泛滥,而且塑造出来的形象远不及“杨吉儿”丰满。
而如果说我讨厌杨妃,倒不如说,我真正讨厌的,是电视剧里的杨妃。明明不是历史上的杨妃,却仍要打着她的旗号,编一些离谱的故事往她身上套。我倒认为历史上的杨妃挺可怜的,自己真实的故事不为人知,反而被人硬套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上去。
电视剧的影响是大的,曾看到某个喜欢杨妃的同志的言论,说是和李世民合葬是杨妃不是长孙皇后,对于yy到此地步,已经无语。
切入正题。
历史真的如此吗?李世民真的最爱杨妃?
错,杨妃只是李世民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妃子,翻开史书,如果不是因为她生了吴王,那么新旧唐书都懒得记上她一笔。很难想象如果是一个受宠的妃子,唐书会不给她列传,她又不是身份尴尬的齐王妃,她是李世民来路很正的妃子,而前朝公主的身份根本不尴尬,那个时代,娶亡国公主为小妾是很正常的事情,举个最普遍的例子,隋文帝的宣华夫人。
历史留给杨妃的笔迹真的很少,除了交代过她是隋炀帝的女儿,生了两个儿子,别的再也没有了。应该说很多人对杨妃的印象,仅仅是限于电视剧,而不是史书。因为光从史书记载看来,她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
杨妃并不是萧皇后的女儿,但从隋炀帝的喜好来看,杨妃的母亲是位美女不错,杨妃本人也应该很漂亮。
而杨妃也很有可能是死在长孙皇后前面的,因为她的第二子蜀王初步推断应该生于武德年间。李治排行老九,出生于贞观二年左右,那么蜀王是老六,应该是更早。从杨妃生育过两个儿子来看,她是具备生育能力的,所以她在贞观年间没有出一子半女,那么只能说明,她不是不受宠就是早逝,或者说根本就是很平淡地过完她的一生,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不过无论是怎么死的,她没有入葬昭陵是事实,昭陵里的杨妃是生赵王福的小杨妃,死后追封的是“杨贵妃”。
另外个人不认为杨妃生过公主,因为地位比较高的妃子里(不包括长孙皇后和地位比较低的妃子以及后宫根本没份位的宫女),只有韦贵妃的女儿记载了生母,既然记载了韦贵妃,没理由不记载别的妃子(个人的推测,仅供参考)。
另外电视剧和历史完全不同,我很固执地认为历史上的杨妃不等于电视剧里的杨妃。
电视剧里往往说杨妃是位活泼的女子,甚至有点野蛮女友的味道。那是现代人的审美(也并不包括所有,我认为大部分的男生应该还是喜欢温柔点女孩子)。古代人喜欢的是温柔的女子。从史书记载李世民宠爱神似长孙皇后的徐惠来看,他喜欢的类型应该是温柔贤惠的才女型女子。所以我推断历史上的杨妃,应该也是个温柔婉约、隐忍善良的女子。
李世民不可能最爱她,但是李世民对她有感情的基础,应该说李世民对蜀王的纵容,杨妃的因素不可忽略。不过,杨妃不会是李世民的最爱,要说夫妻感情存在我信,说到最爱,只爱或是海誓山盟云云,我认为纯属yy。
还有就是要忍不住说上一句,各位杨妃派们一天到晚说杨妃才是李世民最爱,搜集各种证据想证明李世民最爱杨妃,但我想问句,历史上杨妃爱李世民吗?
虽然他们之间有亲戚关系,可是李世民表妹表姐不止她一个,关系到底是亲密还是疏远或是根本不熟尚有待考证。根据现存历史痕迹来看,杨妃似乎没有被杨广带去江都,也就是说,她是和幼年的弟弟(名字我不记得了,就是后来被李渊立为傀儡的那个)一起留在长安。李家攻破长安后,李渊由于打的是为隋炀帝报仇的旗号反的,所以开始立了她的弟弟为傀儡皇帝,杨妃应该是一切都目睹的,她对李家难道没有一点点恨吗?嫁给李世民,真的是她自愿的?她嫁给李世民,我想也有很多无奈吧!她毕竟只是个弱女子,就算是公主又能如何,隋朝已亡,她要活命,只能依附李家。她到底爱不爱李世民,到底是不是是个真正幸福的女子,还有待考证。个人认为她和李世民培养出真爱的可能性不大,估计日久生情的话,也大概是夫妻间的情谊。那个时代战火纷飞,李世民时常要出去征战,没时间拘束于家培养小儿女情感。历史毕竟不是电视剧和言情小说,是个极其严肃的话题。杨李之间所谓的“美好忠贞不二”的爱情,恐怕也只能是见于电视剧或言情小说了。
另外关于杨妃,我还是要声明下我的立场的。以前我是非常地讨厌杨妃,包括历史上的。但现在看的事物多了,观念也变了,很怜惜历史上的那位杨妃。
她生于皇宫,长于皇宫,死于皇宫,一生都在皇宫。这个女子有着自己道不尽的悲辛,我想如果是作为她的粉丝,每天如果只抱着她是否太宗最爱,对她来说实在是一种悲哀。
韦妃,即韦贵妃,史书上记载她的名字叫韦珪,字泽。她大约比李世民年长两岁左右。
武德四年李世民于东都初遇韦氏,乍看竟“惊为天人”,于是收纳她为妃子。这点可以看出,韦妃的相貌无庸质疑,是位绝代美女,不过那么漂亮的美女,居然没有人引起注意。
贞观元年,韦氏被册拜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唐制于皇后下设“贵、淑、德、贤”为四夫人,正一品,她被拜为四夫人之首的贵妃时,膝下并无李世民的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可见李世民对她很宠爱,决不是因为“尊她年长”才册立她为贵妃。如果要尊她年长,李世民也不会纳她为妃了(既然要敬,干吗还娶个寡妇回来敬)。后来她和前夫所生的女儿也被封为县主,嫁给了阿史那忠为妻,应该算是很好的归宿了。李世民对非他所生的女儿能好到这样,韦贵妃本身的因素占了很大部分。所以我认为,在长孙皇后去世前,李世民对她的宠爱,应该仅次于长孙皇后。

阴德妃,其父阴世师是李家的大仇人,他是隋炀帝旗下的一名将军。李世民的幼弟李智云死在他手下,他还不够,还挖了李家祖坟,毁了李家家庙。这对正在干大事业的李氏父子来说,是大大的忌讳,况且李世民对李智云这个弟弟还是满喜欢的。不过李家到了长安后,就把他杀了。同时阴氏也入了秦王府为奴婢。后来,李世民把阴氏也纳为妾。我认为李世民纳阴妃,比起纳韦妃、弟媳更加具传奇性。首先阴妃和李世民是仇人。阴妃的父亲杀了李智云又毁李家祖坟,而李家又杀了阴世师。两方都应当是不共戴天的,可是最后还是在一起了,还生了儿子。阴氏于贞观元年被册为德妃,位居正一品,李世民对她是恩宠有加的,即使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还是给了她很高的份位。不过贞观十七年的时候阴妃的儿子李祐叛乱被杀。阴妃大概是被降为了阴嫔(昭陵里有阴嫔墓,阴是个比较少见的姓氏,推断应该是阴妃)。
齐王妃杨氏,这位杨氏和武则天是远亲,具体是什么亲戚,解释起来很麻烦,有心人自己去翻史书吧。有很多人把隋炀帝女和这位齐王妃混淆,这主要是有些电视剧把两人的身份合体了,其实她们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人。杨氏初为齐王妃,玄武门之变后就入宫侍奉李世民。李世民本来应该是想给她封号的,但是她偏偏占了李世民弟媳这个头衔,身份很敏感,所以只有作罢。
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里记载过,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想立她为后(注意,这个解释过好多遍了,李世民想立的是齐王妃杨氏,生李明的那位,不是生李恪的隋炀帝女),不过后来因为魏征劝谏这才罢休。
我认为立杨氏为后不太可能,应该属于史书误传。首先杨氏甚得李世民恩宠是可以见于史书的。长孙皇后去世后,后宫唯一生子的也只有她。不过要立她为后,这个说法很难让人相信。杨氏身份是齐王妃,在初唐是属于敏感身份,她连正式的封号都没有,怎么可能越级立后,而且她和李世民生的儿子李明后来过继给了李元吉,那样她就更不可能了。如果要立她为后,就不该把李明过继,应该开始培养他当太子的潜质。
所以我认为要立她做皇后是不可能的,如果要立,那也应该立韦贵妃,而事实上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再也没有立后。
徐惠,贞观后期最得李世民宠爱的妃子是她,她从才人开始做起,以后凡是后妃位号哪个有空缺的,受到晋封的一定是徐惠。她颇有长孙皇后的遗风,对于李世民行事出现偏差敢于直谏。
李世民对她的感情,像知己,又有点父女的味道,甚至于是在寻找长孙皇后的影子。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去世,痴情的徐惠思念成疾,拒绝医治,终于于永徽元年去世,年仅二十四岁。李治追封她为徐贤妃,葬于昭陵,除了长孙皇后,她是离太宗最近的一位妃子。
而她也是太宗后妃里唯一一位和长孙皇后一起被列了传的。
说到这里有点必须拿出来谈下,看到有人说太宗对徐惠是敬,我实在不敢苟同,说对长孙敬我容忍了,可对徐惠也说是敬,未免是太过牵强了吧?
接下来,谈论的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感情。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结婚很早,长孙十三岁,李世民十六岁。
有人认为是完全的政治婚姻,我不以为然。因为史书长孙皇后的伯父长孙炽十分折服于李渊之妻窦夫人的见解(也有记载说是高士廉促成婚姻的),所以我认为,长孙家和李家应该是有交情的,既然有交情就会有来往,那么不排除长孙和李世民幼年见过面,甚至可能培养出朦胧的感情。当然他们最后结婚,还是靠媒妁之言,这是古代有点势力的家族必要的。
就算是完全的政治婚姻的话,那么他们日后一起生活的二十三年,也肯定是会培养出爱来的。
此后他们一起生活二十三年,李世民一生的大风大浪,都是长孙陪他走过来的,打天下、玄武门之变、开创贞观……可以说,李世民能有如此成就,和长孙皇后是密不可分的,而长孙皇后正是那个陪小李开创盛世的唯一女主角。
很难想象,一对夫妻如此经历大风大浪,还没有深厚的感情及爱情,是怎么达到那种默契的。
这种默契我坚信只有在长孙皇后和唐太宗之间才有,别的妃子都是不可能取代长孙的地位的。没有人会比长孙更了解李世民,也决不会有人比李世民更了解长孙,这是一种爱情的极高境界,双方产生的默契是非常人可比。
首先长孙皇后嫁给李世民的前几年,是过得提心吊胆的,因为李世民精力十分旺盛,而那时正直天下大乱,李世民作为一名骁勇的武将,出征是必然的。
但是那一路,长孙皇后都陪李世民走过来了。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只带了长孙在身边,我认为是出于同生共死的坚定想法,夫妻二人死也要死一起。
不过这是长孙亲自请缨的。但当时的情况证明,天策上将府比玄武门更危险,李世民是应该想到那点的,所以他默认了妻子的主动请缨。
有人说是因为怕失败了长孙被侮辱丢面子,我以为不然。
在那么危急的关键时刻,生死一线九死一生,李世民还有那个闲心去关心,失败后长孙会不会被侮辱?他既然怕侮辱,为什么不把所有家眷带上,一起去玄武门?有人讲小妾无关紧要,如果是属实,那么李世民对杨妃也不过如此而已嘛。可我认为如果真的要考虑到面子问题,受辱问题,他为什么不带上自己的儿子女儿?小妾无关紧要,可那些是他的儿女啊,也无关紧要吗?万一他失败了,他的儿女什么命运,各位应该想得到。还有就是,李世民真的那么自信,他万一失败了,百分之百能自杀成功?
想必太子不会那么容易让他死吧
所以,李世民带长孙在身边,完全可以说是想和妻子生死与共。
还有一说,说长孙皇后是因为不得宠抑郁而死,说她短命是因为不幸福。
这种说法很牵强。如果短命就是不幸福,那么古代有多少不幸福的人。
古代皇宫固然物质基础优越,可不代表会长寿,宋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四十岁左右,你能说他们是因为不幸福才短命吗。
长孙皇后虽然出身名门,可幼年被长兄安业赶出家门,后来幸亏有高士廉收养,才得以有落脚的地方。幼年丧父,饱尝人间冷暖,又寄人篱下,长孙皇后的这点经历和武则天十分相似。后来她与武则天,也是并称大唐双骄的。只不过长孙皇后选择的是温柔贤惠辅佐丈夫,而武则天选择的是以手段谋取最高权力
李世民打天下时长孙一人在家,要为丈夫提心吊胆,而李世民癖好古怪,遇上危险喜欢先叫将士走,自己独自面对大敌,有这么样一个丈夫,长孙有近十年的时间天天提心吊胆,折寿是绝对的。
李世民和她生了七个孩子,长子和最小的女儿,都是皇后所出。长孙皇后去世前一年,还刚生下了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可见恩宠至死未断。
古代医学不发达,一场天花能要了全城人的性命,即使是皇族,有很多病也是束手无策,长孙是因病去世。如果是因病去世而短命也不幸福,那么不幸福的人更多了。不是每个皇家的人都能像乾隆那么长寿的。李世民的儿子里,就有三个是早夭。董鄂妃如此受宠不也只活了二十来岁就死了,你能说她不幸福吗?把皇帝一个人的感情全占了还不幸福。还有皇太极的海兰珠也一样,宠冠六宫不也是早死。
很同意一句话,就是如果长孙皇后都算不幸福,那么古代99%的女人都一根白绫算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