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天下大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理学讲女子都有种很伟大的母爱,具体表现在同情弱者,怜爱小动物,说白了就是同情心泛滥。
我看着那女子平静的面容,希望她不是抱着这种心态说这句话的。
“喔,竟是如此,不知李小兄对如今的天下大势有何高论?”儒生饶有兴趣的说道。
看来这个时代的上流社会最流行的话题就是这个了。
“俺觉得打仗不好,受苦的都是老百姓。老百姓其实很容易满足,只要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就不会作乱。”我实话实说道。
要是分给我几亩地种种,鬼才想流落江湖呢!
“此言深合‘圣人治世,威德和济;武功既成,义在止戈。’,可如今正处乱世,到处都在开战,百姓遭殃,武功不在,德政不修,如何止戈?”那老头倒也有趣。
“那就‘枪杆子里出政权’,看谁拳头硬,以暴制暴也是好的。”我一边吃着美味佳肴,一边含糊的说道。
据说和人说话的时候吃东西不太礼貌,不过从昨晚上到现在除了几坛酒,还没有什么事物下肚,俺可不管他们。
“呵呵,小兄弟的提议虽然可行,毕竟入了魔道。当今乱世,民心思安,要顺应民意,就要掌握大义,得民心者得天下!”那儒生说的神采飞扬。
咦,我不由得抬头看了看这个老头,竟然有这种可贵的思想,莫非在历史上很有名望?俺学理科的,史盲一个!
“哈哈,先生说的有理,俺受教啦!”我抱拳行礼,继续吃菜。
“嗯,孺子可教。假以时日,也必有一番作为,只是莫走入歪路。”儒生淳淳教导。
“一定,一定!”
“那以先生看如今天下形势如何?”那英俊青年请教道。
“柴公子乃年轻才俊,必有不凡见解。老朽以为自从王薄于长白山起事,各地的暴乱愈演愈烈……”
这老头还真能讲,东拉西扯的,一个典故都要扯上半天,只是在讲到瓦岗的时候看了我一眼。
看来经常参加这种高级聚会是有好处的,增进知识不说,还能吃到美味。
看着几人谈性越来越浓,俺吃饱喝足之后就装成洗耳恭听的模样,以前上课的时候就是这样子的。
人说李家四小姐见识不凡,果然那女子的言语总是能抓住要害,一语中的!这时候的李世民总是投去爱怜的目光。
不过吃饱了就睡是俺的习惯,而且昨晚折腾了一夜没睡好,这种谈论听多了难免会……所以俺就趴在桌子上……
“李公子,李公子……”耳边传来低唤声。
“别吵,还没到上班时间呢。”我不耐烦的说道。
“李兄!”一声高喝!
“咋啦!”我猛然惊醒。
“宁妹在问你话呢!”身旁的英俊青年掩饰不住的露出一丝厌恶之色。

“啥事?”我回头问向那女子。
“如今我们在探讨诗歌,李公子文采非凡,当日瞬间就能做出一首可以流传后世的佳作,不知今日……”纱帽笼罩下的俏脸上笑意正浓。
“喔,没想到小兄弟竟是位诗中高手,不知是何佳作,可否让我等一饱耳福。”儒生惊讶道。
这群人吃饱饭没事干就会瞎扯淡,逼俺抄袭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俺还没发言,那女子已经声情并茂的诵了出来。
“好词!”老者击节赞赏,“豪迈奔放,感古怀今,道尽天下风流,流传千古之语,确可当的!”
李世民和那青年公子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我,似乎在谴责我不该抄袭。
“可小友正值青年,这‘华发’一词似乎不妥。”儒生看着我怀疑道。
“呵呵,误会,误会!这不是俺做的,这是俺听人讲的。”我赶忙把抄袭者的身份推脱掉。
此言一出,另外两人的目光立刻变得正常,露出一副本该如此的样子。
据说这李世民慧眼识英才,可看这个样子有些名不副实了,竟然连我这块未经雕琢的美玉都视而不见。
“这样,不知是那位大家的新作?”儒生好奇道。
“是俺那块一个说书的,三国故事说的可好听了。开头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我用手拍了一下桌子,朗声说道。
这段俺背的挺熟!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李世民喃喃低语,“莫非就没有长治之道吗?”
“这个,他没说,俺不知道。”我弱弱的说道。
“山林间卧虎藏龙呀!”儒生感叹道。
“……”
他们把话题从天下大势转移到了治国安邦,俺听的不是很懂,又陷入昏沉的状态。
直到被人领着回去……
“等等!”身后有女子叫道。
“啥事!”
“你和东溟夫人是什么关系?”
“俺以前想加入东溟派当米虫的。”
“米虫?”
“就是混吃等吃的那种。你为什么这么问?”
“今早夫人说你会到我们船上来,你果然来了。”
嗯,可以理解,你们派奸细过去偷账簿,当然就怀疑人家也派奸细过来!
舱房里,我躺在薄薄的床板上,看着舱顶,脑海里闪过那个蒙面女子的身影。
她究竟想要怎样?
**************
昨晚看了一晚《细柳镇》,非常好看的武侠……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