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贡举前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夫子意在德化、贬低法治,我意却不然。wwW.夫子认为刑罚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仅仅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并不代表有多高深的见解,试问国朝风气开化,民间逐利,两杯之利或可漠然视之,十倍之利、百倍自利必然使人忘却一切道德。”王邵侃侃而谈,道:“夫子清高,却在卫会见南子,又是为了什么?”
“夫子不过是在善导南子……”王邵拿圣人说事,令王雍有点恼火。
“夫子并不一定沉迷美色不佳,但碌碌无为十余年,天下无施展抱负之地,眼看子弟在各国出仕,由夫人作为晋身路径也是平常。”王邵口气有点调侃地道:“为兄是说道德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道德底线,轻律法重道德明显本末倒置,没有严厉的刑法哪来的道德遵从,实际上夫子求施展抱负和贩夫走卒求利本质上一样,夫子在担任鲁国县灾、司寇的时候不也是执法如山嘛?历代君王那一个不外儒内法杂王霸之道,世间万变不离其中,要学会以法术适应新朝气象,所以读书要根据现实去理解,不能读死书。”
“国朝天子仁厚,并不以严刑峻法治国……”王雍想反驳却又不知从何处反驳,只得道:“看来兄长还是法家?”
“法家?”王邵笑道:“天下无万世不变之法,法家严酷、无情不假,但为兄还没有能耐做到以身殉法的境界,不过是小有所得罢了,今天咱们兄弟说的是读书,扯远了、扯远了。”
王雍虽然心中还有不服,但王邵的一段论辩让他感到有理,毕竟自己没有办法驳斥。
“用眼去看、用心去体会,不要拘泥于古人解释,要看自己的想法,结合今日的世道去理解,这才能读成书!”王邵卖弄一番,他心中竟然一点也不发虚,感觉很好。
“看书吧,大人回来就要检查功课了。”王雍无话可说之下拿起了书本,他忽然发觉兄长有点变了。
王邵的心思哪里又在书本上,但他没有办法出去,只能拿二弟消遣,不过在他捧起书本无聊地看下去时,却意外地发现王雍提笔给论语几处地方批注,他一下子明白自己的话生效了,王雍也开始理解性的看书了。
“还是消停一个月再说吧!”
一个月难熬的时光,而且宫中的那位刘娘娘似乎也把他给忘了,召见了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动静,他不能理解也想不明白,索性也就死了这份心思,反正御赐的功名已经由开封府画上了,在读书读的头昏眼花的时候,凭空想象刘娥那婀娜多姿的风流体态也有一番自在消遣的味道,当然还有那位想象中最美的黑衣女子,不知道她现在在什么地方?黑衣女子和刘娥谁最让他牵肠挂肚,只有他自己知道,尽管有些时候模模糊糊的。

他‘用心苦读’的时候怎能知道咸平元年十月朝廷发生了重大的人事调整,吕端迁太子太保,参知政事李沆和户部尚书张齐贤两人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至为武胜军节度使。之后参知政事温仲舒罢为礼部尚书,枢密副使夏侯峤罢为户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枢密副使向敏中为兵部侍郎、参知政事,翰林学士杨砺、宋湜并为枢密副使。
人们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在朝野的大事之上,这可是赵恒登基之后第一次大规模人事调整,是新老交替的明确信号,一切都将重新洗牌,人们都在为既得利益的保护和怎样攒取新的权利殚精竭虑,谁还有心思顾及他这个无足轻重之人。
当王邵好不容易熬过了自己的‘倒霉期’之后,趁了个机会去寻找柳秋烟,潘楼依旧歌舞升平,却哪里还见得到人影,只是听老鸨子说柳秋烟被一个商人脱了籍,至于去什么地方就不得而知了。
品味美人种种好处之后有些怅然若失,或许就是天意使然吧!或许柳秋烟应该有了一个好的归宿了吧!王邵在淡淡的失落之后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非烟的风情权当风尘中的嬉笑玫瑰。
咸平年间发生了不少事情,如开国元勋曹彬病故等等,但这和王邵并没有任何的牵扯,他依旧做他的衙内,不同的是他老爹的官位一直在升迁,用他私下的话说就是坐着火箭升空一样的速度,而且是一帆风顺、丝毫没有半点坎坷,在咸平二年升迁中书舍人、翰林院学士兼知审官院、银台驳司,这可是向执政发动最后冲刺的绝佳位置,由于中书门下的长官都是朝廷的宰执大臣,平日里中书门下两省的实际事务由中书舍人和给事中负责,换句话说这两个职事差遣是两省的最高行政职务,他对兄弟王雍趣言两年之内老爹必然成为执政,他们都升格为执政大臣的衙内了。
果然不出他所料,咸平三年二月,王旦在再次升迁为门下省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不仅负责门下省事务而且真正进入了宰执的行列。但是令他大摔眼镜的是他‘被迫’参加二月的礼部会试,而他的老爹王旦却奉旨担任了知恭举,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碰到了一块。
“这回可糗大了,我本不想这么辛苦贡举硬是让参加,反正已经有了乡试的功名,日后荫补也能得个清闲的差使。这可好了,老头子又成了主考官,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嘛?想本本分分地做个富贵人也不行了,还不知道多少士人在背后戳我脊梁骨说三道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