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地震与朔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朝的科技水平实际上是很高的,有个别方面甚至于超越了工业革命当中的某些成就,比如在宋代的钢铁产量,比工业革命时候的大英帝国还高然而由于皇帝的无能孱弱,最终文明毁于游牧民族,隔着元清两个游牧民族的朝代的迷雾,现代人只能从史书上的只言片语上了解到这个华夏文明真正独步世界的时代。
科技上极大的领先世界,经济上拥有占世界经济总量八成的骇人地位,这样的一个大国全力开动战争机器的时候,是极其恐怖的。想后世的山姆大叔无论经济总量所占的比例还是科技领先其他国家的程度都远远没有达到这个地步都能在世界里横着走,何况手里握着更加强劲实力的庄不凡?
正想着就进了沈蝶衣的屋子,屋里温暖如春,丝毫没有寒意。摄政王宫的取暖的设计是科学院设计出的。庄不凡曾经提到过烧“沼气”,科学院里有人就动了心思,设计出了宋朝版的沼气池,还制造出了简易的沼气炉。岂料这些东西尚不完善,在民间推广的时候出了几次事故,还有几个人死于非命,于是开始了沼气炉的更新升级。只是眼下的新沼气炉庄不凡还没有胆子亲自使用,他采用了另一种办法。
摄政王宫的部分地方地板下铺设了水管,用沼气烧热的水流进水管道给屋子取暖,这样一来既很暖和又还不必亲自面对沼气的危险。庄不凡认为他现在成就辉煌,死于沼气实在是窝囊,虽然可能性非常的小,他还是不想来亲自面对。
“好久没看到你时辰早早地就来这里了,你成天忙这忙那的,总算还有点点心思沈蝶衣没好气地说。
庄不凡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嘛,我要是天天守着你不管事的话世上又不知道多少人要妻离子散了。”说着宽衣在她身边躺下,伸手揽过她将她紧紧抱住。
沈蝶衣轻哼一声,庄不凡却是嬉笑着伸手探进她的怀里,轻柔地摸上了那丰盈的兔子,沈蝶衣身子一颤,却觉他骈起手指,轻轻将摁下去,笑道:“小兔子今晚挺活跃,这不好,要按下去才是。”
“其实,鞠姑娘的事情我很清楚的。”沈蝶衣突然说道。
这话一出,庄不凡闷住在那里,半晌道:“知道就好,不过人死不能复生,也不必老是扣着。”说着闷头睡下了。
也不知睡了多长时间,当一阵震动把他惊醒的时候,屋里仍然一片昏暗。他揉了揉眼睛,只见厚厚的窗帘把外面的光线都遮挡住了,此时想必天早已放亮,屋里却像黄昏一样。温暖的被子严严实实把他捂着,让他一点也不想动弹,沉香炉里袅袅的烟气在暖融融的屋子里氤氲着甜香之气。
好久没有睡过这么舒服的觉了。庄不凡伸了个懒腰,将一股慵懒气息从四肢百骸发散开去,然后起身穿好衣冠。打开门,却见郭敏正在门外。
“看样子殿下昨晚睡得不错啊。”郭敏说道。
“是啊,都不知道多久没有睡过囫囵觉了,昨晚一觉竟然睡到了正午。”庄不凡抬头看了看天,雪花仍旧在不住地飘落。“瑞雪兆丰年啊。”
“虞大人今早一早就来了,正在前厅等你呢。”郭敏淡淡地说道,“想来是有什么事情吧。”

来到前厅,却见虞允文早已等待多时了。这虞允文在原来的历史上也是个相当有名的人,采石一战大败金主完颜亮,乃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才。庄不凡对他自然高看一眼,很快就升到丞相之职,所受重用令其他官员都眼红,此人却也未让庄不凡失望,将国内一干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
虞允文一见到他就急忙说道:“殿下,西南地震了!”
庄不凡闻言一激灵,联想到把他惊醒的那次震动,他不由得问道:“到底是什么地方?”
“各地都尚未报上来,只是科学院里仿制的那个汉地动仪里的蛤蟆嘴里含了西南的铜球,据说此番只怕有些厉害。”
“召集百官。”庄不凡沉着脸说道。
宋代地震多发,西夏国内就曾经多次发生地震,但是在宋境内却还没听说有什么大地震,庄不凡回忆了一下史书在这段时间的记载,基本上排除了今天发生了一场破会啊极其严重的地震的可能性。不过若是处理得不够好的话,恐怕说不定挂的人比汶川还要多,毕竟这个时代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起二十一世纪还是要差得多的。另外此时天气寒冷,若是处理得好的话还有利于遏制疾病传播,若是处理得不好的话恐怕冻饿而死的人就海了去了。
虞允文领命而去,庄不凡冷冷看了看天:“上天示警?哼!”
紧急召集来的百官吵吵嚷嚷,莫衷一是。庄不凡却什么也没有说,直到下午时分才有信鸽从荆湖西路传来消息,却是南浦县治下地震,房屋坍塌无数,所幸时值白日,百姓死伤不过千人。然而连降大雪,大批失去屋舍的人无处避寒,情形也很是紧张。
“对于此事,眼下没功夫说别的,救灾要紧。加派人手,能多救人就多救,”庄不凡得到消息后说道,“准备赈粮和帐篷,盛世之下,路上可不能有冻死骨。”
“殿下,朝廷如何去寻得那么多帐篷,何况这时候哪里去寻得那么多民夫?”
“赈灾非得民夫么?”庄不凡冷哼一声道,“朝廷养兵千日,纵使没有战事,亦不能令他们闲散下来。虽说眼下天寒地冻,可若是连这点苦都吃不了的兵,养着何用?军中帐篷也颇多,正好解急。”
“殿下英明。”百官恭敬说道。
“哼,现在不是你们说这些废话的时候,都赶紧拟出计划,安排下去!”庄不凡没好气地说道。
话说那南浦县祸从地下来,一大早突然山摇地动,房倒屋塌,全县上下到处一片混乱,幸好是白日里,地动之时机灵的人都及时跑了出来。却仍有些反应不及的,被埋在了瓦砾里面。
那些逃出来的人惊魂未定,却又面临着另一个问题,便是此时正值寒冬,连日大雪,天气严寒。这些灾民仓促到了屋外,才发觉外面的寒冷可不是他们在屋里的时候能想得到的,一个个叫苦不迭,然后紧接着又发现他们的饭也没有着落了。一时间幸存的人也都是饥寒交迫。幸存的灾民将所有能烧的东西都集中起来焚烧取暖,视野所及处燃起了几十处微弱的火焰,在西北风中瑟瑟发抖,成堆的人偎依着取暖。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