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十六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雷震涛打的是避其锋芒的主意,但很快他就发现事情并不象他想象的那样简单,换句话说,袁世凯的眼睛已经盯到了他的身上。
这倒不是说远在山东作一方巡抚的老袁能够慧眼识人,要知道半年前雷震涛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棚目,就算袁世凯再有识人之能也不至于这么精准,让袁世凯把目光转移到雷震涛身上的原因是芦台大营的聂士成旧部,对于曾经与自己的新军并称为大清国双壁的武毅军残部,袁世凯一早就有吞并的想法,现在聂士成阵亡,他这个同出身于淮军的袍泽当然有理由伸手拉上一把。
在雷震涛所知晓的那段历史上,聂部最后也确实是被袁世凯给收编了,当然为了安抚士卒的将心,袁世凯在当上直隶总督之后,立马下令给聂士成修造英雄碑,并上书给朝廷对之前诬蔑聂士成的不实之词给予平反昭雪。
“雷爷,慰帅的意思我已经传达了,怎么样,只要你能率部投奔过来,我保证以雷爷的才干,定武军的十个营随便哪一个交给雷爷,都是一支响当当的王牌之师。”进京这一路上,唐绍仪作为袁世凯的特使,几乎是不间断的对雷震涛展开游说行动。
相比那些追随了聂士成多年的旧部,雷震涛这样一个游离于核心集团之外的年轻教习,无疑是最容易拉拢的对象,而有了这个榜样,袁世凯和他身边的谋士都相信,全面收伏芦台聂部的时间不会远了
定武军与武毅军一样,都是甲午战争之后组建的新军,只不过前者是袁世凯的老班底,后者则是聂士成的主力部队,袁世凯这次授意唐绍仪出让定武军一营管带的位置,确实颇下了几分功夫,但有一点不管是袁世凯还是唐绍仪都看错了,雷震涛现在的部队可不止一个营的兵力,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雷部依靠对芦台大营内同泽的诱降,在二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已经将队伍扩充到了足足二千七百余人的规模。
“嗯,慰帅的眷顾震涛一定刻记心上,不过,此事还须慎重,万一操之过急引发兵变,那可就不妙了。”雷震涛点了点头,一脸凝重的回复道。
“好,好,好,雷爷果然是做大事的人,我没有看错人。”唐绍仪兴奋的低喊了一声。
雷震涛在开平的小日子过得不错,唐绍仪也看得清楚,当然,以他的眼力也能发现,雷震涛只不过是一时风光罢了,若是没有一个得力的靠山,象他这样的一支无主之师早晚要被别人吞并掉。
在大清国上下,现在最红火最有权势的人是谁?
不是那位垂帘听政闹得国家积弱难返的西太后,不是那个纵横了半个多世纪,被人尊称为李中堂的老人,更不是朝中那些尸位素餐的王公大臣,大清未来的掌权者是北洋新军的领袖,山东巡抚袁世凯袁大人。

看到这一层,以唐绍仪的想法,他这次起意说服雷震涛实在是正常、公平之极,更是为雷震涛考虑的一步好棋。
可惜,他的这番苦心好象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唐绍仪确有识人之能,以雷震涛表现出来的崛起速度,他当然是做大事的人,但有一点唐绍仪还是没有看准,不管是以前还是之后,雷震涛自始至终都没有投靠到老袁手下混饭吃的意思。
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作为一个穿越者,投靠袁世凯这个主意首先在雷震涛的心理上过不了关,毕竟为卖国贼效力这实在不是好听的名声,要想以后不被国人痛骂,还是与老袁拉开距离的比较好,其次老袁这个人心机深沉,经过多年的经营,身边有围拢了一大批文臣武将,象雷震涛这个的外来者,就算被收留了也多半是作为边缘人物使用,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北洋系的核心内层,与其被搁置到一边默默无闻,还不如自立一地,纵算声势弱了些,但也总算是一方人物。
基于这二点,对于唐绍仪的劝说,雷震涛不是打着哈哈蒙混过去,就是假装不知详情,又或者推托要和部属商量商量,在几次劝说都遭到婉拒后,唐绍仪也渐渐悟出了其中的玄机。
看到雷震涛没有招降的可能,唐绍仪也识趣的不再提这方面的建议了,这种事情点到为止是最好的,若是撕破了脸谁的面子都下不来,甚至于闹僵的话连朋友也没可能做了,至于雷震涛,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在即将到来的与李鸿章的见面中获得意想中的好处,这可是事关三千多将士前途命运的大事。
他们这一行人皆是西洋装束,一付二毛子的做派,加上唐、雷办事大方,路上盘查关卡的联军士兵受了好处自然不会为难他们,至于义和团方面,那倒不用担心,早在8月末,逃到陕西的慈禧太后正式下诏令各地督抚清剿义和团势力,现在直隶下属各县官员忙着清剿团众讨好洋人,加上占领北京城后的八国联军不间断在直隶一带扫荡,使得原本很成气势的京郊义和团运动遭到残酷镇压,一些村子更是被洋人连根拔除,村民也被悉数屠杀。
看到面前的惨景,雷震涛、唐绍仪皆是不胜嘘嘘,不管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性有多大,至少在爱国方面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许多无辜的村民现在惨遭杀害,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们心中对清廷的懦弱无能更是痛恨,对洋人的残暴铭记不忘。
总有一天,中国会强大起来,再不受洋人的欺凌。
这样一个念头不只存在于雷震涛的心中,唐绍仪是如此,毓琪等同行者也是一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