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火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难怪浍会如此珍惜这一小块肉干。
这时代的百姓平时很难得吃到肉,尤其是在前线征战的兵士。
三级爵与四级爵还好些,他们除了能得到精米还能分到一种被称为“酱”的东西。
秦时把制酱称作“醢”,它即是肉酱也有把人剁成肉酱之意。
醢的做法就是先把肉晒干剁碎,再掺杂制酒剩下的麴,加盐,有时还加入菽(豆),看情况再加点酒,放置在陶罐中发酵一百天便可。
这样制成的酱因保存时间长且方便运输,成了秦军伙食标配。
当然,这是三级爵及以上伙食的标配。
如果不是“高爵者籍”的话,得到的酱几乎没有肉而是菽。
味道和样子有点像现代的豆瓣酱。
别说,这玩意还挺下饭。
浍呈上来的这肉干是家人寄来一片,他省着吃还剩下这么一小块。
沈兵当然不敢“笑纳”,而是婉言谢绝了。
不过想想,也真是好久没能吃上肉了。
正想着流口水时张眩就策马跑到沈兵身边并从马上跳了下来,问:
“工师!”
“据将军所言邯郸城墙高三十尺有余。”
“我等投石机能否将火弹抛射进城内?”
这个倒没尝试过,之前用投石机攻城时都是考虑最远距离只要能打到城墙就可以。
只有在卧牛山攻城寨时才将火弹越过城墙打到城内。
不过那木制城寨不过十余尺高,几乎不用考虑城墙高度。
沈兵不敢轻易作答,毕竟这关系到战场胜负问题,万一出了什么差错又是一个杀头大罪。
“容我计算一番。”
说着,沈兵就走出队列在路边捡了根树枝在地上排起草稿来。
沈兵的心算能力还算好的。
只是这时代的长度单位与现代不一样。
计算时要把步啊、尺什么的先转化为米,于是问题就复杂化了。
换算过来之后便是抛物线问题,凭着射程就可以大致的计算出抛物线的最高点,于是就得出结论……
胖子屯紧跟在沈兵身旁不吭声,目不转睛的盯着沈兵在地上比划。
沈兵也不理他,算了一会儿就抬头对张眩说道:
“麻衣弹可以在两百步外越过城墙。”
“松明弹和火石弹则需进入百步左右……”
松明弹和火石弹堪堪在最高点勉强越过城墙,所以射程减半。
射程减半的结果,就是将自己置于敌人弓弩及城墙投石机的打击之下。
张眩有些不信沈兵这样就能得出答案,他还以为至少要用投石机试上几回。
“此话当真?”张眩问。
“当真!”沈兵很肯定的点了点头。
实在不行,架个高台将投石机垫高几尺也不是什么难事。
张眩点了点头回答:
“那便成了,我等只需将麻衣弹投入城内便可!”
“我命他们大量制作麻衣弹并赶运过来!”
说着一纵身跳上马背就传令去了。
那还真是飞身上马,是没有马蹬的那种飞身上马,而且穿着盔甲……
这难度可不小,所以这时代能骑着马来去自如还真不容易。
张眩的动作倒也快,或者也可以说麻衣弹的制作十分快速。

当晚砲师赶到邯郸时第一批麻衣弹也紧接着赶到了。
自有张眩去帅帐内向杨端和报告:
“将军,砲师已至。”
“据砲师工师沈兵说……麻衣火弹可在两百步外抛至城内。”
张眩之所以要加上“沈兵说”,是因为没试过有点心虚。
万一要是抛不进去,到时还可以给自己留点退路。
不想杨端和似乎很信任沈兵,一听这话就点头道:
“那便成了,让砲师做好攻城准备!”
张眩一愣,他没想到会这么快。
杨端和见张眩不回话,便疑惑的望向张眩,问:“何事为难?”
张眩回答:
“禀将军。”
“砲师连路赶路,还未用过晚饭……”
杨端和将手一挥,说道:
“将火弹打进城内再用饭也不迟!”
张眩应了声“诺”就匆匆忙忙的传令去了。
也难怪杨端和会这么着急。
他这一方面是要乘着夜色火攻邯郸,另一方面则担心王翦……
在夜里使用改良后的投石机还可能不被王翦发觉。
也就是说若杨端和能一夜间攻破北门,第二天一早等王翦察觉到只怕也迟了。
于是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沈兵等人当下就被赶上了战场。
所幸砲师的任务也只是隔远的发射火弹,若是与敌人对阵的话,这状态就干脆投降算了。
凉风习习,明月高挂。
邯郸城墙在月色下威然耸立在沈兵面前。
城内一片漆黑,晚风中隐隐飘来一些令人不适的血腥味。
沈兵知道,那是白天秦军攻城时留下的痕迹。
赵军虽说因为李牧之死而士气不振,但此时面对的却是赵国都城。
所有人都知道都城一破赵国就亡了。
于是即便李牧这根顶梁柱已倒下,但还是有军民拼死抵抗。
后来沈兵才知道事实也不尽如此。
邯郸之所以能顽抗至今却与秦王嬴政有关……
嬴政又叫赵政,出生在邯郸。
是时他是人质身份,所以在邯郸备受赵国贵族欺凌。
如今秦军兵临城下,即便赵王失去了抵抗之心,那些曾经欺凌过嬴政的贵族却又不敢放弃……
因为嬴政的残暴天下共知。
若秦军打下邯郸,不把这些贵族逐个挖出来灭个九族便是怪事了。
于是乎,原本各怀鬼胎内斗不止的邯郸贵族这回倒是出奇的齐心。
各势力全都倾尽家财甚至派出男丁、仆人上城作战。
这使秦军一时对邯郸无可奈何。
便连王翦大军接连猛攻也是如此。
此时的王翦正立于高台远望着邯郸,苦思明日该如何破城。
便在这时,却见城北一颗颗火球有如烈日般直冲天际,越过城墙后掉进城内。
不久邯郸城内就火光熊熊乱成一团……
这时代房屋都是木制,而且都城内还是一间连着一间十分密集,一旦被点燃火势便极易扩散。
王翦大惊,问部将:
“那是何物?”
部将看了一会儿后回答:
“属下不知。”
“不过据闻杨将军之女杨婷曾用火弹火烧敌寨!”
“莫非那便是火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