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水师革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若非长期浸淫其中仅凭一些道听途说或者一些目光狭窄之人的只言片语就胡乱的说自己是中国通了,那么这个人绝对是一个缺心眼儿!显然得草面前的这个英国老人并非这类人,赫德长期居住在中国,期间更是同大清的一些高级官员颇有来往,深深的体会到了中国这个东方巨人的深厚内涵,所以赫德在同人交往时更多是用中国人的方式,这也是为何他最受朝廷看重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毕竟朝廷那些士大夫阶层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潜意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1862年的二月充满了革新的气息,根本原因就是慈禧皇太后根基稳固,恭亲王奕訢由于全力支持皇太后加上乃是已故咸丰帝的同父异母弟,所以受到了慈禧重用。先是前年成立了总理衙门,接着便成了中国最早的外交部长,这些都不算什么,毕竟当时整个朝廷的重心都移到了承德避暑山庄,敢回北京的只有奕訢一个人。直到前不久,英国驻华公使布鲁斯在同兵部尚书文祥商谈军务时提出英国可以出售新式战列舰给中国,这让文祥颇为心动。
祥是正红旗人,早先在慈禧闹腾辛酉政变时便坚定的站在了慈禧这边,在慈禧掌控大权垂帘听政后连升几级成为总理衙门最高一级官员之一,所以在处理外务上面文祥颇为说的上话。再加祥兵部尚书的头衔,这一下子就将洋务派的实力推到了顶峰,有军队的支持,那些士大夫虽然奔走呼吁不可革新,但却没有起到实际效果。
二月十四上午,乾清宫养心殿东暖阁里已经聚集了一大批大臣,文官武将分列开来,静静的望着“寿寓春晖”匾额下那张东西向搁置的前后两重宝座,这里正是慈禧太后垂帘的地方。
众大臣正小声讨论期间,一个尖尖的声音隔老远响起:“皇太后和皇上驾到!”众大臣立刻跪倒在地,三呼万岁,直到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喊出平身才赶紧站直。
“众位卿家,今天可有事要奏明皇上?”慈禧柔和清脆的声音透过密密的黑白珍珠吊帘清晰的传入一众大臣耳中。
“启禀皇上太后,臣文祥有事启奏!”
“讲!”
“臣以为我大清水军久未革新,各种船舰老化严重,上下机制不合理,战斗力同洋人相比差了许多,是以恳请皇上和太后下令革新水师!”文祥奏道。
慈禧不置可否的问道:“老六,你怎么看?”
恭亲王回道:“此事可行!”
慈禧见恭亲王同意也就不在多说,直言道:“那就准了!”
……
大清第一次水师改革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了,不过由于这件事情的起因是英国公使的一个建议,所以这件事情奕訢便全权交给了同布鲁斯打交道的文祥。关于购买新式战列舰的事文祥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湘军统帅曾国藩。
大清闹到现在国内最具战斗力的不是兵部下面那些满汉八旗子弟,而是一手将势如中天的太平军打的落花流水的湘军,所以如今的大清在军事上最有发言权的不是兵部尚书文祥,也不是满汉八旗的统领们,而是曾国藩。所以文祥想要听一听曾国藩的意见。
曾国藩现在已经将军务完全交给了曾国荃,现在曾国藩正在京里头述职,所以文祥在早朝过后直接便坐着马车往曾国藩居住的府邸走去。
曾国藩每隔一段时间便要来一次京城,这不是上头强制的,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安全考虑,毕竟功高震主的事儿历史上不止出现过一次。每次来京曾国藩都要将自己这些时间的大小事儿全讲给慈禧听,慈禧也乐意听,俩人都明白各自的心思。正是由于曾国藩这种低调的心态加上最近正紧锣密鼓的筹划解散湘军之事,加上太平军覆灭的紧急关头,慈禧才对曾国藩大加赞赏。
祥见到曾国藩也是客客气气的,毕竟作为一个挽救大清于水火的功臣,一个手握大清最大兵力的统帅,一个官阶至最高国公的大员,无论从哪方面讲文祥都逊曾国藩太多。

听完文祥的来意,曾国藩客气的没有发表任何看法,仅仅是让文祥先不急购买军舰,而是去跟淮军统帅李鸿章商议此事,言语中的含义很明确:这件事情我想让李鸿章去完成。也就是说新组建的舰队曾国藩是举荐李鸿章来担任统帅。
罪于曾国藩的建议文祥心里头倒是没有意见,本来慈禧就比较看重李鸿章(大部分是看在曾国藩几次举荐的份,加上最近有风声说曾国藩要解散湘军,而恰恰此时慈禧太后下令让李鸿章远赴上海组建淮军,着一些列苗头都说明了一个情况:曾国藩是要让李鸿章接替自己了!
对于这么一个未来的军事政治新星,文祥自然不会去得罪,相反,作为兵部尚书来说让一个新人来担任新建舰队的宗帅总比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强,文祥自然是顺水推舟,同意了曾国藩的建议。
李鸿章现在是安徽巡抚,在大清朝这块地上作为八督十六抚之一已经算是天大的官儿了,可惜李鸿章所在的安徽现在四处烽火,同时作为安庆的大后方,湘军对整个地区严密监视,加上北边僧格林沁镶黄旗压阵,现在的安徽就像是一个铁桶,指不定内部什么时候就闹出了爆炸。
张三带着韩芊儿韩静俩人跟得草分开后就径直回了庐州,李氏在听闻了得草冒险去三河尖后自然是一阵抱怨,倒是让韩芊儿脸皮红到了肉里。抱怨完了,李氏就拉着韩芊儿左看右看一副满意的模样,那副眼光纯粹就是丈母娘相媳妇。韩芊儿作为一个猛将,在战场上纵横捭阖的气势早飞的没影了,只将脑袋深深埋在怀中,不敢稍有抬头。
自刘铭传和周盛波归顺后,庐州四周掀起了一波投降热,原本还在为兵源犯愁的李鸿章自然高兴万分,以同等待遇收纳各路捻军。
这时的得草正在广州,,由于想更多的了解各国形式,得草这几天每天都去拜访赫德,赫德也明白有朋来不亦乐乎的道理,欣然的为得草讲解英国自工业革命之后的变化。这天,一封书信打断了二人的交谈,书信是上海税务司李泰国写来的,赫德北海接手一项中英军舰贸易事宜。由于这件事并不是什么秘密,赫德便讲给了得草听,恰巧得草也想回一趟安徽,于是二人就此分别。
在前往安徽的马车上,得草逗玩着小龙,马车是一辆普通马车,由二虎和周半倒轮流假使,由于天气变暖,加上蒙蒙的春雨,路上有些泥泞。这次的广州之行得草基本上是满意的,原本得草还想结识十三行的人,不过在五口通商后十三行的影响力已经不再,只有当初的怡和行还稍具规模,得草也就取消了这个打算。至于跟赫德的交往则是得草的一步暗棋。
其实得草有心往上海一趟,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建立淮军,况且得草知道淮军建立后的第一个目的地便是上海,所以得草将这个想法按了下来。
到达庐州时已经是阳春三月,在过长江时得草想到了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若这是一个太平盛世,乘一叶扁舟,荡漾于碧波之上该是怎样一种享受?
得草想到当时的想法便忍不住笑了,将一旁的小龙惊醒过来,丝丝吐着信子就往得草脸上凑,得草一下清醒过来,掀开车帘子看时,庐州到了,城墙恢弘,青砖白泥,正是自己的目的地。
“大人,要不要喊人通知李大人说你回来了?”驾车的周半倒带着兴奋的问道。
ps:今天看了一下书页,好冷清~~
ps:希望错别字不多~~~哈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