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日久见人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奉下去了,高言带着林正扬往园子的后面走去,这里一连有十多座房舍,旁边就是一夜书斋
高言先是安排林正扬住下,同时又着人送上了换洗的衣服,又告诉他道:“晚上不要乱走,自然有人送饭过来。www.xiaoshuodaquan.com我也不试你的才学了,即使再好的才学,若是世子不满意,一样也是白扯,明日一大早我便带你去见世子。”
说完话,高言便下去了。
本来到山庄的时候就已经午后了,如今这么一番安排,自然一会便天黑了。
林正扬正在用餐,突然一个生的虎头虎脑的十二三岁的小伙子跑了进来。
一看到这个孩子,林正扬便开始头疼了,看其头顶一双双丫髻,身上被穿的鼓鼓囊囊的,包裹的甚为严实,但见衣物面料,便知道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若所料不差,应该是这里的世子高恪。
高恪并不是兰陵王高肃亲子,据说是其三年前收养的,按传闻据说是其兄琅琊王的儿子,也不知道是否属实。
高恪一双大眼睛透着机灵,让人一看便是一幅捣蛋鬼的形象。他做一副小大人的样子,正坐在林正扬软榻的对面,然后盯着林正扬看了半天,其也不说话,只是一双眼睛里面无形之中露出了一种轻视的眼神。
正在这个时候,高言跑了进来,一见屋内塌上的少年,顿时松了一口气道:“我的小祖宗,你可把我吓死了?”
林正扬自是不会奇怪他的到来。
然后向林正扬拱了下手道:“先生觉得这饭食尚可入口?”
林正扬正要回话,突然高恪歪着小脑袋问道:“你就是刚来的先生么?看你这么年轻,都能教我些什么东西?”
高言见世子的言辞颇为失礼,却也不着急,只是嘴角含着微笑在旁边看着。林正扬先是暗叹一声:“真是头疼!”说来他到这里来也是凑巧,本也只想凑凑热闹,如今却不得不应对这个孩子的问话,当然他不会生一个孩子的气,想了片刻有了应对的办法道:“你想学什么?”
高恪一副小大人的样子道:“我高家出自鲜卑胡族,自然以马步功夫为尊,我不能忘本,自然要先学马步功夫,你能教我吗?”
林正扬道:“王爷的军略马步功夫威震天下,我自问不如了,岂敢称雄,自然不能教你,也不配教你。”
高恪脸上的奚笑更浓了,于是又问道:“那你能教我什么?读书吗?”
林正扬摇了摇头道:“看你年纪,应该早过了识字的年纪,读书自然也不用我教你了。”
高言暗自奇怪,心想:“请你来不就是为了教导世子读书的?你却说不用,请你来吃干饭么?”
只听林正扬道:“你既然识字了,自然有书便可以读,我想偌大一个王府,自然不会没有书,何必我要教你。我要教你的是做人的道理。”
高恪小小的脸蛋涨得通红,猛然“哈哈”大笑了起来道:“你还真好笑,做人的道理,谁人不懂,这还要你教我么?做人,自然要做强大的人,不然就会被人欺负,这简单的道理,用的着你教么?”
林正扬却不着恼,微笑道:“真是聪明的孩子,能明白这个道理,非常难得。”但他话锋一转,突然问道:“可是你知道怎么才是强大吗?”
高恪嘴角挂着微笑,轻蔑的冷哼一声道:“这个简单,我有一双眼睛和一双耳朵,我会去看,我会去听。”
林正扬道:“可是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强大与弱小是很难分清楚的,譬如善与恶一般,凭借肉眼和耳朵非常难以分辨。强大的人经常有一副弱小的伪装,但有些弱小的人,却有一副强大的表象。有些人是好人,但也会做坏事,有些人是恶人,但也未必不会做好事,你能分的清楚么?”
这道理说来浅显易懂,可是高恪却是第一次听闻。他不自觉的坐了下来,仔细听林正扬讲解。林正扬微笑道:“很好,不懂就要去学。明辨是非对于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你掌握了这一点,你便会强大万分。”
高恪喜道:“先生,你要教我望气之术么?”

林正扬笑道:“望气之术是一门深奥的法术,玄奥难测。我不是修士,并没有学过,不敢妄加猜测是否有上述的功效。不过我想还是有其他的办法分辨是非的。”
“那是何种方法?”高恪蹙着眉头问道。
林正扬道:“那便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来简单就是这十个字,但是要做到这些,却是非常困难的。周公和王莽两个你听过没有?”
高恪道:“以前听先生给我讲过。一个是大忠臣,一个是大奸臣。”
林正扬又问道:“不错,他们一个是大忠臣,一个是大奸臣。可是当初人们并不是这样认为的,那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少子。有圣德,辅其兄武王伐商,定了周家八百年天下。武王病,周公为册文告天,愿以身代。藏其册于金匮,无人知之。以后武王崩,太子成王年幼,周公抱成王于膝,以朝诸候。有庶兄管叔、蔡叔将谋不轨,心忌周公,反布散流言,说周公欺侮幼主,不久篡位。成王疑之。周公辞了相位,避居东国,心怀恐惧。一日,天降大风疾雷,击开金匮,成王见了册文,方知周公之忠,迎归相位,诛了管叔、蔡叔,周室危而复安。假如管叔、蔡叔流言方起,说周公有反叛之心,周公一病而亡,金匾之文未开,成王之疑未释,谁人与他分辨?后世却下把好人当做恶人?”
小孩子最喜欢听故事,而林正扬也正是把握了这一点,故而高恪此时正襟危坐,非常仔细的听林正扬讲解,只听林正扬又道:“再说王莽,王莽字巨君,乃西汉平帝之舅。为人奸诈。自恃椒房宠势,相国威权,阴有篡汉之意。恐人心不服,乃折节谦恭,尊礼贤士,假行公道,虚张功业。天下郡县称莽功德者,共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莽知人心归己,乃眈平帝,迁太后,自立为君。改国号曰新,一十八年。直至南阳刘文叔起兵复汉,被诛。假如王莽早死了十八年,却不是完名全节一个贤宰相,垂之史册?不把恶人当做好人么?所以古人说:日久见人心。又道:盖棺论始定。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了;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高恪一听顿时大喜道:“先生,我懂了,你快教我。”
突然外间有人喊道:“讲的好。”
这时候,门帘挑起,走进来一人。看其年纪也不过二十余,身材颀长,一身锦衣华服,其站立在客厅,就让所有的人的目光聚集在其身上。从其身上流露出的一种无形的气势,让林正扬也凛然万分,那是一种混杂了柔和与杀伐、血腥又充满无上美感的一种让你充满了矛盾的气度。便如同他脸上的那面具一般。
粗看之下给人一种美丽的感觉,但细看之下又让你有一种从尾椎到头皮的毛骨悚然。面具是金色的,眼部上面镶嵌着两丸白色的珍珠,中间挖空露底,鲜红色的嘴唇,挂着花白的胡须,鼻子的两侧刻着皱纹,头上顶着一只翠绿色的身体张牙舞爪的四脚蛇。
他向林正扬一抱拳,说道:“先生讲的好。本王在门外恭听久矣,一直舍不得打断。先生所言,字字珠玑,本王亦为所动,先生不仅是犬子之师,也是本王之师。”
林正扬暗道:“这一定是大名鼎鼎的兰陵王高肃本人了。果然不同一般,其一身的惊人气度,就不是旁人所能模仿的。”长揖到地,说道:“原来是王爷大驾光临。小生我改不了书生脾气,一说古论今就忘乎所以,胡言乱语,让王爷见笑了。”
兰陵王伸出一只手请林正扬坐下,那只手晶莹剔透,宛若温玉一般,给人一种奇异的美感,但这都不是让林正扬注意的地方,而是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这只手似地。
兰陵王高肃道:“正逢今日事忙,未能为先生接风。小犬未行拜师之礼,便先蒙先生教诲一番,本王实感激不尽。失礼之处,请先生海涵。”
林正扬道:“王爷太客气了。小生乃一个流落异乡之人,能有机会为王爷效力,且能为世子启蒙,那真是天大的福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