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于友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昨天,我的书柜又有一批新书入库,实在放不下了,悔恨当初为什么不买个更大号的“仓库”呢?于是又一次综合清整。书柜最上层的一半空间存放着我从小学到大学的同学们、朋友们互赠的贺卡、互通的书信和未用完的美丽的信纸,我想把这里腾出来放书,可是这些友谊又该放在哪儿呢?
正在迟疑时,妈妈在后面说:“早劝你把那些杂志、贺卡啊卖掉,还有小学课本什么的,你就是不听,现在又没地方了吧?”妈呀,戳到了我的死**!我嗜书如命,爱书如宝,更反对卖书。到现在我小学的课本不仅保留着,而且依然如新,没有一个折痕。只要是我的书,我看过的书,我喜欢的书,统统收藏。我家有六个120cm*50cm*40cm的大箱子和一个六层的书柜,里面竟全是我的宝贝。
书都这么难以割舍,又何况同样伴我长大的友谊呢!最后本皇圣谕:不能卖书,再买个书柜!那些友谊仍旧稳坐东宫!
忍不住翻看起那些纸介的记忆,祝福从可爱到朝气蓬勃再到理性务实,语言从稚嫩到青涩再到深刻,字体从歪歪扭扭到工整再到飘逸,心境也经历了无忧无虑到迷茫彷徨才走到自信坚定。20多年来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我与有缘人成为朋友,与惜缘人成为知己,我知道当我们的脚步发笑时,那便是生命的悄然成长。我自豪于自己在成长的路上,从来不缺友谊。因为我和我的知己们,皆笃于友谊。
我曾反复阅读过古罗马哲学家、散文家和演说家西塞罗的著作《西塞罗三论》里“论友谊”一篇,智者盖乌斯·莱利乌斯就说:这是一个很崇高的话题,我们要把友谊看作人生的头等大事,因为它是最合乎我们天性的东西,无论顺境逆境,都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他将友谊定义为:对有关于人和神的一切问题的看法完全一致,并且相互之间有一种亲善和挚爱,除智慧外,友谊是不朽的神灵赋予人类的最好的东西。友谊只能存在于好人之间。好人的行为和生活无疑是高尚、清白、公正和慷慨的,他们不贪婪、不**、不粗暴;他们有勇气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这样的一群人产生的友谊一定是纯真无瑕的,能使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能给我们以力量和信心。换句话说:一个人,他的真正的朋友就是他的另一个自我。
那么,究竟友谊是为了互惠?还是说互惠是自然属于友谊的一种好处?友谊从其本性来讲容不得半点虚假,它是真诚的,自发的。也就是说:友谊是出于一种本性的冲动,而不是出于一种求助的**;是出自一种心灵的倾向,而不是出自对于可能获得某些好处的精细的计算。其实,爱才无疑是相互之间产生情感的原动力,这种情感才是友谊的源泉!当人们拥有这样的爱慕之心时,他们会试图依附于自己所爱慕的对象,而且越发接近,目的是为了在同一层次上平等地互敬互爱,并且乐意为对方效劳而不求回报。这样双方都会以诚相待。当友谊是出于因爱而生的本性的冲动时它就会更加崇高和实际,但若靠物质上的好处来维系,那么物质上的好处的任何变化都会使友谊解体。而本性是不可能改变的,因此真正的友谊是永恒的!

作为友谊的第一条规律便是:我们只要求朋友做好事,而且也只为朋友做好事,当然最好热心主动地去做。很多人都爱讲哥们儿义气,经常借用“为了友谊”这个托词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来。其实这也是在亵渎友谊。我们必须清楚:勿要求朋友做坏事,若朋友要你做坏事,你也不要去做。在友谊中,要让能进忠言的朋友发挥最大的影响,这样的忠言不仅要坦诚,而且有需要的话可以尖锐,所以当朋友做出这种劝告时,我们应当听从。
第二条则是我们要和朋友平等相处。无论你和朋友的身份、地位、财富、声誉、利益又多大的差别,只要是朋友,就应该尽自己所能、根据朋友的承受能力帮助他。不能要求朋友做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或者想从朋友那里得到自己不肯给与的东西,朋友间应该彼此倾心帮助,绝不要求对方去做任何有悖于美德和公正的事,要相互敬重。
第三条规律当然是忠诚。忠诚能保证友谊的永恒。缺乏忠诚的友谊都不能持久。我们选择朋友时应当找性格直爽、友善且富有同情心的人,我们能一起为某一事物所感动,这些品质都有助于保持忠诚。这就又回到了“好人”的话题:友谊只能存在于好人之间。
这是我所认为的友谊的一些规律,或者叫做原则,但也有人为友谊加上许多限制。比如:我们应当像爱自己一样爱朋友,而不应当有过之;我们对朋友的爱应当和朋友对我们的爱等同;对朋友的评价应当和他的自我评价完全相同。这些说法令我非常愤慨。第一,有些事我们可能不会为自己去做,但会为朋友做;第二,友谊不是等量交换、借贷平衡;第三,如果朋友是自卑的,那么我们要让他振作起来给与希望还是顺之而打压?所以要说限制,我想真正的限制只能是:两个朋友的品格必须是纯洁无瑕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有一个前提最重要,那就是:我们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然后才配拥有友谊。
我要把自己的品德和性格完善得更美好,这样才能永葆现在这一份份珍贵的友谊,才能获得更多美丽的友谊。我,笃于友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