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集枢辅蒙冤5-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建极殿平台
[崇祯元年五月,袁崇焕接到二月下达的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登莱、天津等处军务的圣旨,直到七月,他才风尘仆仆赶回北京。
[崇祯皇帝立即在平台召见。
[平台位于建极殿台基上的北部,再往北下台基就是乾清门前广场,因为距乾清宫比较近,崇祯皇帝经常在平台召见大臣。
[袁崇焕由给事中许誉卿陪同赶到建极殿。
许誉卿:袁大人是何时接到圣旨的?
袁崇焕:五月份,当时我还在回家的路上,都快走到东莞了。
许誉卿:立马回京城,就没回家?
袁崇焕:是啊,就这还耽误了俩月哪!
许誉卿:皇上急着见你呀,听说你回来了,立即就召见。如今怕是已经等急了。
袁崇焕:那咱们再快点。
[朱由检已经在平台安坐等候,陪同召见的有四位东阁大学士周道登、李标、钱龙锡和刘鸿训。袁崇焕见到新皇,立即大礼参见.
袁崇焕:臣袁崇焕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满面笑容)平身。袁爱卿旅途奔波,天气炎热,一路辛苦了!
袁崇焕:微臣为君父分忧,为国家尽忠,不敢当辛苦二字。
朱由检:自从东兵跳梁,到如今已有十年了。我大明疆土沦没,辽民涂炭。爱卿不远万里,匆匆赴召,忠勇可嘉。爱卿有何平辽方略,可以具实奏来。
袁崇焕微臣平辽方略,已在臣的奏疏中都写明白了。臣受陛下眷顾,感戴万分。今日微臣只求万岁爷赐臣“便宜”二字,让臣专权行事,臣保证在五年之内,扫平建虏,恢复全辽。
[袁崇焕此言一出,四位阁臣和许誉卿都大吃一惊,他们没想到袁崇焕居然有如此气魄,敢说出这样的大话。
朱由检:(极为高兴,立即说道)爱卿若能五年复辽,朕封候之赏,决不吝惜。
袁崇焕:万岁爷是千古尧舜之君,臣受皇上知遇之恩,只要臣得便宜行事,五年复辽当不是难事。
朱由检:(勉励袁崇焕)爱卿好好努力,以解天下倒悬之危,你的子孙也会荣享幸福。
钱龙锡等:(齐声符合)崇焕肝胆意气,真奇男子也!
[君臣问对十分融洽,此时崇祯皇帝退入殿内休息。
许誉卿:(小心翼翼地问袁崇焕)袁大人承诺五年复辽,可有必定成功的举措?
袁崇焕:(不经意地笑笑)我看到皇上为了恢复辽东这么着急,实在不忍心,姑且许诺五年复辽,先让圣心得些安慰吧。
许誉卿:(摇摇头,郑重地)皇上英明,办事较真儿,将来要按期责效的,岂可随便应承?此点请袁大人留意。
[袁崇焕沉下脸来,自觉夫言,但一言既出,已无法收回,只得皱眉苦思。
[工夫不大,朱由检兴冲冲地从建极殿走出来。继续与袁崇焕对话。
袁崇焕:(因刚才答对过于轻率,便想作些弥补,遂奏道)臣适才承诺五年复辽,尚须一些条件,请皇上恩准。
[朱由检点点头,示意袁崇焕往下说。
袁崇焕:建州努酋经营积蓄四十年,恢复全辽,本是艰难的重任。但皇上留心封疆,宵旰焦虑,又如此信任微臣,臣岂敢推辞。只是,五年之内,吏部用人,户部转军饷,工部给器械,兵部选兵将,都要与边臣相呼应,让臣样样凑手,才能实现。这其中首先是钱粮。
朱由检:(立即对周道登、钱龙锡等人)敕令吏、户、工、兵四部,照袁督师意见办理。告诉户部署部事的右侍郎王家祯,着力措办,保证粮饷供应。
袁崇焕:(接着请求)东虏蓄谋备战已久,作战器械都十分犀利,马匹也调教得十分善战,今后我军解往边疆的弓箭器甲,也须精利可用。
朱由检:工部是谁署部事啊?是左侍郎张维枢吧,今后所解各项,要铸上监造司官和匠作的姓名,若有脆薄不堪使用的,查出来严加惩处。
袁崇焕:(乘机再请)五年之中,可能会发生许多变故,所以必须要吏,兵二部派遣的官员让微臣使用着顺手,应当用的,要及时选授,不当用的,不可滥推。
朱由检:(立刻将吏部尚书王永光和兵部尚书王在晋召到面前谕示)你们听到没有,照袁崇焕的意见办。
王永光王在晋:(连忙应承)是是。
袁崇焕:还有言路,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臣一出国门,便成万里。朝中忌能妒功,难保无人。这些人即使不能用权力掣制臣肘,也可能用议论扰乱臣谋。
朱由检:(站起来,摇摇头)这些爱卿不必过虑,朕自有主持就是。
刘鸿训:启奏万岁,臣观崇焕作法,大异于他人,这真是天生帅才辅佐皇上中兴大业,请皇上委以事权,将辽事专责崇焕。臣意收回赠给王之臣和满桂的尚方宝剑,改赐崇焕,使崇焕得以便宜行事。
朱由检:(当即答应)就依卿所奏。(又转过来对袁崇焕)爱卿早平东虏,以抒四海苍生之困。
袁崇焕:(激动地)皇上念及四海苍生,就这一句话,也会感动天地鬼神。微臣学的是什么,干的是什么,当的是什么官,怎敢不仰体皇上的忧思,早日平复辽东,了却皇上的心事!(袁崇焕说着,眼圈儿红了)

朱由检:朕有爱卿,是朕之福,也是天下之福。爱卿还有事么?
袁崇焕:臣建议起用原蓟辽总督王象乾为宣大总督,负责对北面蒙古诸部的款抚事宜。
朱由检:好,依卿所请,起用王象乾,让他进京来见,也在这个平台召对。
6平台
[王象乾八十多岁了,再蒙起用,受宠若惊。朱由检命王象乾和阁臣们进到门槛里面,离皇上的龙案不过咫尺,朱由检看着王象乾这位老臣不由地一阵感动。
朱由检:(动情地)卿是三朝元老,素以忠猷著名,朕今看到你精神矍铄,可见袁崇焕的举荐是不错的。卿有哪些方略,可以当面陈来。
王象乾:(诚惶诚恐)启禀皇上,臣八十多了,皇上还想着老臣,老臣感戴天恩不尽。老臣年老,牙都掉了好几颗,说话漏风,臣说话怕皇上听不清,耳朵也背。臣的所有方略,都在奏疏中写清楚了。
朱由检:卿话说的很好,朕能听明白,你现在就说。朕看了你折子里讲的蒙古各个部落的由来、驻牧地和“抚夷”计划,大长见识,爱卿对夷情了如指掌啊。
王象乾:老臣主张,朵颜三十六家,还有喀拉沁部,一同联络,能有几万兵力,其力量可与察哈尔部的林丹汗相匹敌,把他们安排在北部边疆驻牧,便成为我北部边疆的藩篱。
朱由检:(不无忧虑地)据朕看,蒙古各部,似乎不太愿意受抚。
王象乾:操之过急了不行,从容联络,还是有可能成功的,
朱由检:对待蒙夷,还是要恩威并举,不可只抚一途。
王象乾:(连忙符合)皇上圣明。
刘鸿训:臣听说林丹汗知道王象乾又回来当总督,主动退却了六百里。”
朱由检:是吗?退到了什么地方?
[刘鸿训答不上来,表情尴尬。
王象乾:(代为奏答)退到正北面的沙漠戈壁去了。
朱由检:倘款事不成怎么办?还是要有款事不成的办法。
王象乾:老臣已经想好了办法,都在折子里头写了。
朱由检:(露出笑容)卿虽说年过八十,但身体精神都还健旺,朕心里很高兴。卿在西面抚定察哈尔部,袁崇焕在东面防御后金,恢复神疆,全靠你们出力了!
王象乾:(见皇上高兴,又启奏)旧例抚赏,蒙古出马匹,我朝出绸缎,叫作“马市”,但我们往往得不到好马。原因是马驹一出生,蒙古人便将母马赶上山顶,若是马驹能一跃而上,便留下自己乘骑,若是跃到半路就跌到,就杀了吃肉,若是体弱不能跳跃的,便养大了用作与我朝互市。老臣主张与其用我们的绸缎换蒙古人的驽马,还不如不要其马,干脆白给他们一半绸缎,省下一半银子去买好马。
[朱由检听了,沉吟不语。
[兵部左侍郎申用懋提出不同意见。
申用懋:王总督所议,微臣以为不妥。我们从蒙古人那里换来的马的确是不堪用,但数量很大,多达上万匹,这对于蒙古人来说多少也是一点损失;另外,用绸缎换马匹,还算有个名目可说,若是无缘无故地送绸缎给蒙古,岂不是朝廷的耻辱么?再者说,一下子减少一半绸缎,即使不要他们的马,林丹汗等也未必会同意。臣以为此事不可苟且。望皇上圣裁。
朱由检:(觉得申用懋所奏不无道理,便对王象乾说)卿言虽然不错,但如今边事危悬,诸事必须小心,此事可从容商议,如何?
王象乾:吾皇圣断,老臣遵旨。
朱由检:袁崇焕出关了吗?
申用懋:袁崇焕八月份就到了辽东。在宁远,他首先平息了一场兵变。兵变是因为驻扎在宁远的川湖兵四个月未领到军饷引起的。哗兵将巡抚毕自肃、总兵朱梅等人拘押在谯楼上,后经兵备副使郭广向商民借贷凑够五万两银子才将哗兵稳住。毕自肃被放出后畏罪自杀。袁崇焕到达宁远,一反究首恶、宽协同的惯例,采取宽宥首恶杨正朝、张思顺二人,而令其捉拿协从者十五人正法,杨、张二人准戴罪立功自赎。同时处罚了有责任的总兵官朱梅、中军吴国琦、参将彭簪古、都司左良玉、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淳等人,兵变才算是彻底平定了
朱由检:好,评定了就好,甭管袁崇焕怎么搞。
申用懋:袁崇焕对关外兵力将领进行了重新部署。把宁远、锦州合为一镇,统由祖大寿、何可纲统领,令赵率教从蓟镇移驻山海关,使关内外只由赵率教、祖大寿两员大将加上何可纲三人共同防守,袁崇焕自居宁远调度。他对皇上保证说,“臣自期五年,专借此三人,当与臣相终始。届期不效,臣手戮三人,而身归死于司。”
朱由检:袁崇焕有担当。
申用懋:袁崇焕请求罢辽东,登莱两地巡抚不设,使军政大权集中于一身,以充分展布他的谋略。
朱由检:准他,准他。朕就问袁崇焕一个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