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集 东林惨祸4-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乾清宫西暖阁
[午膳过后,朱由校略歪了一会儿,醒过来,揉揉眼睛,见客氏在旁伺候。
朱由校:今儿头晌,魏公公陪朕到泽坛祭祀,回来的路上,公公说今日天气晴好,温暖无风,不如下午到西苑去划船。朕正想到西苑去玩儿,魏公公准备好了没有?
客氏:(一边伺候皇上着衣一边回话)魏公公早就准备停当了,张娘娘也通知了,几位妃子娘娘早在外面等着哪。
朱由校:魏公公呢?
客氏:先到太液池张罗去了,万岁爷起驾吧,龙辇伺候着哪。
朱由校:走,起驾。
5西苑
[朱由校与张皇后、诸妃子、客氏等一起乘辇到达西苑。西苑又称太液池,魏忠贤早已命人备好的船只,一只大龙舟,几只小扁舟,舟上都备有酒馔,小乐班在岸上。
魏忠贤:老臣参见皇上!
朱由校:老臣?(听着有点不对劲,以前魏忠贤都是自称奴婢,称自己万岁爷,今儿怎么改口与外臣一样了?想了一下,朱由校也不计较)平身。上哪个船?
魏忠贤:皇上,先上大龙舟。
[朱由校率张皇后等先登上大龙舟。升上御座。一声令下,篙桨齐动,龙舟离岸驶向中流。朱由校举目望去,太液之水波平如镜,两岸楼台树木,倒映水中,水上州岛,若漂若浮,隐隐丝竹声从岸边传来,伴着水音,嬝嬝如缕。龙舟先是沿着西岸向南行驶,过南台,向南看过去,岸边是一片片稻田,新秧刚缓过绿来,似有人在田间劳作,一片园野风光。龙舟绕过南台,又折返向北,不时惊起水鸟,从浪间飞起。朱由校看着高兴,与张皇后举杯浅酌,张皇后亦觉心情舒畅。龙舟缓缓北行,穿过蜈公桥。张皇后见太阳已经西沉,提议回宫。
张嫣:万岁爷,太阳西沉,该回宫了。
朱由校:(游兴正浓,哪里肯依,又怕皇后不快)皇后先回吧,朕还想玩一会儿。龙舟靠岸,请皇后下船。
[张嫣下船登岸,自行返回。之后,大龙舟再往北穿过金鳌玉蝀桥,池水已浅,朱由校令停下船来,进舱小憩。
[休息片刻,朱由校游兴更浓。
朱由校:魏公公呢?
魏忠贤:(急忙上前)老臣在。
朱由校:叫一艘小船来,朕要划小船。
魏忠贤:是是,皇上可得小心。
[魏忠贤呼来一只小舟,朱由校留魏忠贤和客氏在大船上,自己与御前牌子高永寿、刘思源二人下到小舟上去玩。魏忠贤见水波平稳,桥北水又不深,也就没有劝止。

客氏:(还是不放心,再三嘱咐高永寿和刘思源)你俩千万小心护驾!
高永寿:刘思源夫人放心。
[朱由校手持一篙,高永寿和刘思源每人一桨,来回划了起来。划着划着三人竟穿过金鳌玉蝀桥洞,划到深水区来。朱由校站在船尾,一篙一篙,撑得越来越熟练,两个小太监一左一右,三人配合得得心应手。站在两岸和桥上的宫女太监们欢呼着“万岁!万岁!”为皇上助兴。
[朱由校正撑得得意,不觉风浪大了起来。便有些心慌,本以为过一阵风会变小,却是越来越大,三人急往回撑,想到浅处去,却是为时已晚。
朱由校:你俩把住喽!
高永寿:万岁爷,风太大,小心!到舱中间来!
刘思源:不行了不行了!浪头过来了!
[一阵急风大浪打过来,小舟顿时倾覆,船上的金火壶、杯盘、酒馔一齐翻入水中,朱由校早已落水,在水中挣扎呼救。
朱由校:救救朕!救驾!(在水中沉浮)
[岸上的宫女太监们看到皇上落水,一齐惊叫,有几个会水的太监扑通扑通下了水向皇上游过来。
[魏忠贤在桥北大船正与客氏高高兴兴地喝酒,听到岸上的惊呼,知道大事不妙,一时手足无措,也顾不得脱衣服,也跳入水中向桥南游来。魏忠贤水性不错,是小时候在村边水坑里练出来的“狗刨”。魏忠贤拼命游着,可惜远不济事。幸亏有个叫谈敬的管事太监游水很好,最先游到皇上跟前,将皇上救起,上了驶过来的大船。朱由校喝了几口水,脸吓得煞白。人们急忙为皇上控水,换衣服,半晌,朱由校才慢慢缓过来。可怜高永寿和刘思源两个十七、八岁的小太监,救捞不及,溺水而死。
魏忠贤:客氏皇上!万岁爷!呛着了没有?
朱由校:(惊吓慌张)不,不要紧。......刚才救驾的是哪个?
魏忠贤:是太监谈敬。
朱由校:重赏谈敬,封谈敬到乾清宫来当管事。
魏忠贤:老臣遵旨。
朱由校:高永寿和刘思源……
魏忠贤:救不活了。
朱由校:也追赠升为乾清宫管事。(不住地打着喷嚏)快回宫,宣太医。
[太阳正在落山,只在西山坡留下深红的一角。
[朱由校连惊带吓,溺水受寒,从此在乾清宫静养调理,政事便更加放手给魏忠贤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