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集 掣肘封疆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集掣肘恢疆
1山海关督师府大门
[经过十多天的颠簸,孙承宗和鹿善继又回到了山海关。远远地,山海关城楼已然在望了。
孙承宗:伯顺哪,咱们又回来了,是白转了一大圈啊!
鹿善继:我一路上想啊,皇上的圣旨很令人费解呀。以防事为词,煞有介事,危耸夸张,完全是强辞夺理嘛。此旨之出,必定另有原因。
孙承宗:很可能是魏忠贤明白了咱们的意图,蛊惑皇上,不让我与皇上见面。
鹿善继:我分析来分析去,觉得除了魏忠贤,还有可能是魏广微在使坏。
孙承宗:怎么还有他?
鹿善继:老师相还记得不,前些日子魏广微特地写了一篇称颂老师相督师辽东功劳卓著的奏章,建议皇上给师相特殊的奖励?
孙承宗:是有这回事。
鹿善继:师相是怎么表态的?
孙承宗:我没领这份情,上奏皇上说“此广微为臣干泽也”。
鹿善继:问题就出在这里。魏广微本望投桃报李,却弄巧成拙,于是对老师相暗暗生恨。这次很可能是魏广微以私泄愤,故意从中隔阻,不让您见到皇上。
孙承宗:也是奇怪,平白无故,魏广微写那种奏章干什么?他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脾气秉性。
鹿善继:这里头有个缘故。我听说前不久,十月初一,皇上照例御殿颁历,文武官员列班,魏广微贪睡,误朝迟到了。之后,皇上又率群臣去太庙祭祖,直到快结束时魏广微才踉跄而入。后来魏大中和李应升先后上疏弹劾他,御史李应升的弹章尤其不客气,说魏广微的父亲魏允贞曾为言官,以直言得罪阉臣去职,声名传颂至今。魏广微怎么不想想自己的父亲呢?魏广微应当退读父书,保其家声,不要倚恃三窟,与言官为难,才可以上对神明,下对士大夫,异日也有脸到地下见他父亲。魏广微看到这本弹章,又羞又怒,想到老师相与他是同年,平时关系还不错,而李应升是老师相的门生。便打算讨好师相,好缓和李应升的态度。
孙承宗:嗯嗯,有这种可能。甭管什么原因吧,咱们是皇上没见成,东林党人和满朝正人是救不了了。
鹿善继:看来咱们的恢复大计也没在皇上心中占很大位置。
孙承宗:若是不图恢复,咱们到山海关来干什么呢?伯顺你说,若偏安关内,咱们来山海关有什么意义呢?
鹿善继:我最担心的呀,是老师相在皇上心中的分量,怕有变化呀!
孙承宗:伯顺用不着担心了,已经是有变化了!
[车停下来,已经到达督师府门口了。二人下车,巡抚喻安性等在门口迎候。
喻安性:中堂大人路上辛苦了!
孙承宗:你们在关上辛苦。
喻安性:(已经知道了事情的本末,现出为孙承宗的安危担心的样子)我看没什么大事,中堂大人给皇上写一份自责谢罪的上疏,事儿就过去了。

孙承宗:(冷笑)写是要写,不过不会是谢罪书。我本无罪却要谢罪,那是欺君,死生祸福,总由天定,欺君之事我决不为。喻大人你说是不是?
喻安性:那是,那是。
孙承宗:老夫要写的不是请罪书,而是乞休辞呈。在目前情况下,无论是为军国大事计,还是为个人私情计,老夫在关督师都不再是合适的了,不如另派别人。喻大人你说是不是?
喻安性:诶,老大人哪里话来!
[正要进门的时刻,有三骑人马飞驰而来,到达督师府门下马一看,是南州回来了。
南州:我们仨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老爷,就差这么一步,
[另外两人,竟然是同南州一道来的二郎孙鉁和孙鉁的儿子之沆。孙鉁和之沆下马之后,立即朝孙承宗跪拜叩头。
孙鉁、孙之沆:孩儿(孙儿)拜见父亲(祖父)大人!
孙承宗:(大喜过望)你们怎么来啦?这么大冷的天道!
孙鉁:南叔叔在家左等右等不见爹爹回去,算算日子总该到了,二娘急坏了,令孩儿赶快到兵部问问消息。孩儿到兵部一打听,才知道父亲走到通州就让皇上的圣旨拦回去了。孩儿回家禀告二娘,二娘更不放心,哭了好几回,立刻就安排孩儿与南叔叔一起又往山海关赶。之沆非得要来,二娘就叫也把他带来了。二娘说您一定想念这个长孙。
孙之沆:爷爷!
孙承宗:好好,来了好。看看山海关,看看海,看看兵。
南州:听说老爷要回家,家里又扫房子又归置东西地迎候老爷,把夫人高兴得了不的,没承想中间又变了卦。
孙承宗:(连连叹气)亏了没让老家人们知道,要不,更不知要闹多大动静哪!
南州:(低下头)唉!别提了,小人糊涂,办了错事。小人自作主张让候果回高阳,把几位少爷、少奶奶,还有老爷的孙子们都接到北京来了。都白等了,如今又都回去了。是小人的错。
孙承宗:怪不着你,是我少了句话。也怪我当时没捎个话给家里,让你们结记着。(沉了一下)你来回这么奔波,也太累了,你好好歇几天。等歇过劲儿来,你还得回趟北京,帮着夫人把家里东西整理一下,搬回老家去,安排妥当了,你再回关上来。
南州:(大吃一惊)啊?(他不知道孙承宗是怎么想的,也不敢多问)是。
[见到了二郎孙鉁和孙儿之沆,承宗的心情还是好得多了。
孙承宗:(令孙鉁、孙之沆)快快拜见鹿叔叔、喻大人。
[孙承宗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督师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