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集 组练车营3-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石门寨
[一时间,关内外官军都为组练车营紧张起来。从石门寨到八里铺,乃至前屯、中后,砍伐木材的,打造战车的,制炼火药的,鼓铸枪炮的,买办牛马的,运输粮秣的,一片繁忙。各衙署,各部营,人来人往。从将军到千把百总直到士卒,各司其职。孙承宗经常带着马世龙、鹿善继、茅元仪、杜应芳等巡阅工场、营房,督催检查,鼓舞劝勉。全军上下忙得热火朝天,似乎已经忘记了冬日的严寒。
[这天下午孙承宗正在石门寨视察,满桂跑来报告。
满桂:禀告中堂大人,明日蓟辽总督王象乾从蓟州过来,说是带来一位奇人到关试用,还说是宫中魏公公举荐来的,具体情况尚不清楚。
孙承宗:奇人?是不是那个叫刘镇华的道人?
满桂:刘镇华是谁?
鹿善继:是师相来关阅视回京后听叶首辅讲的一个人,是浙江金华的一位道士,到京揭榜自称善于阵法,要求赴关效力。总兵张士显不信,兵部董承诏寝咨,刘镇华一气而走。明日来的奇人,莫非就是此人?
4督师府二堂
[次日过午时分,蓟辽总督王象乾风尘仆仆从蓟州赶来,同车而来的就是那位奇人。孙承宗抬眼望去,见此人四十多岁年纪,身材细瘦,广额深目,高颧骨,直鼻梁,腮塌口阔,三绺胡须,面色黑黄,戴方巾,着青园领袍服,俨然儒生打扮,并非僧人道士。
[接入二堂,在议事厅坐定,满桂奉茶。
王象乾:(向孙承宗介绍)这位先生姓宋名明时,身有奇能,能通神灵。足用制虏。兵部主事谭谦益奇之,荐于宫中魏公公,魏公公崇而信之,令试于关。特来请督师大人验试。
孙承宗:(点头并转头问宋明时)先生何处人氏?
宋明时:(欠欠身子,以手绺须)山人无家,即以四海为家矣。
王象乾:宋先生乃山中高士,从小受神人度化,入深山修炼三十余年,故不知家里,四海为家即家为四海了。
孙承宗:(笑着点了点头)闻先生有制虏之策,是阵法战法,还是新招利器?

宋明时:(摇摇头,冷笑)大人可曾听说过剪纸为马,撒豆成兵?
孙承宗:我闻唐大足年中,有妖人李慈德,能布豆成兵马,画地为江河,皇上信之,置于宫中,后削竹为枪,缠被为甲,三更于内反,被羽林将军杨玄基所斩。
宋明时:那是邪法,不可用也。(又问)大人可曾听说过金钟罩铁布衫,刀枪不入?
孙承宗:听说过,没见过。
宋明时:那是妖法,不可信也。
孙承宗:(见宋明时停口不言,便只得再问)先生之法如何?
宋明时:神法也。
王象乾:(在旁解释)宋先生之法,乃是使“神凭于人”之法也。就是使天下诸神,附于我兵将之体,令我兵将神勇无敌,杀贼而不顾。
孙承宗:神鬼之事,我未敢疑其无,通神之术,我未敢信其有。兵将之勇所持者忠君爱国也,所励者升迁奖赏也,所畏者军规国法也。此三者,兼以兵器之利、击技之精,战阵之变,足可制敌。所谓“神凭于人”,我是既不相信,更不依靠。我看先生的法术......
王象乾:(唯恐孙承宗把话说死不好收场,连忙接言)宋先生之术,据称已经魏公公试于宫中内操,屡试不爽,今日来关,亦是魏公公所荐,我已经将先生作法用的旗幡、服装、金鼓、器械准备齐整带来了,我看不妨先小规模地试一试,尔后逐步扩展,中堂大人以为如何?
孙承宗:(看着王象乾为难的眼神儿,实在不好驳这位八十老者的面子,只好说)依本阁部之意,不愿在军中试验符咒之术,免得贻笑华夷。今既王大人鼎力担当,本中堂不得不从命。就请王大人主持,先拨五百兵卒,两位游击,在关内择一僻地演试,看演试结果再作区处,如何?
王象乾:这样好,这样好。
孙承宗:如此请王大人带宋先生先到驿馆安歇。
[王体乾带宋明时告辞离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