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北京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京地图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参酌南京城池宫殿规制而营建的,分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宫城又称紫禁城,周长6里,城墙高7.9米,内外砖砌,外围护城河,四隅角楼,巍然高耸。宫城有六门,正南第一重为承天门(清改为**),第二重为端门,第三重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清改为神武门)。官城内,前部为皇帝坐朝和举行大典的外朝,以奉天(后改名为皇极)、华盖(后改名为中极)、谨身(后改名为建极)三大殿为主体,文华殿和武英殿为两翼。后部为皇帝和后纪居住的内廷,以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东六宫和西六宫为两翼。最后为御花园。
皇城在宫城的外面,周围18里,有六门;正南为大明门(清改为大清门),大明门东转为长安左门,西转为长安右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清改为地安门)。承天门内东西朝房两旁,布置了“左祖右社”的太庙和社稷坛。这样的布置改变了元朝“左祖右社”远离皇城的布局,使太庙与社程坛紧连着皇宫。承天门前有一条宽阔的御道,两旁有联榴通脊的干步廊,组成“T”字形广场。广场两侧宫墙的外面,左文右武,对称地排列着中央政府的主要官署,从而改变了元大都城内中央衙署分散的布置。这样,宫前的中央官署和“左祖右社”,宫后的御苑,宫左的皇史宬,宫右的太液池等,都围在皇城之内。

内城又在皇城的外面(内城称京城,又称大城,后来增筑外城,才有内城之称),城周长45里,城墙高约12米,全部用砖包砌,开有九个城门:东为东直门、朝阳门,南为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为牟成门、西直门,北为德胜门、安定门。正统四年(1439)修成内城九门城楼,各门外建牌楼,城四隅立角楼,又深浚壕堑,砌以砖石,并改九门木桥为石桥。正阳、崇文、宣武等门,各设水关,内外三层,分设铁栅。
外城环内城南面,转抱东西角楼。外城增筑较晚。嘉靖二十九年(1550),俺答曾率鞑靼兵攻到北京城下。明廷为加强京师城防,仿“城必有郭,城以卫民,郭以卫城”之制,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修筑外城。原计划把内城整个围住,因财力不足,只修了环抱南郊的外城。外城长28里,共有七门:左为东便门、广渠门,南为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右为广宁门(清改为广安门)、西便门。至嘉靖四十三年(1564)又修筑了外城的门楼和瓮城,绕外城挖了护城河,东便门与西便门各设水关和铁栅栏。于是,北京城平面呈“凸”字的图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