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起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爷,进来坐坐嘛,来看看嘛,里面的姑娘各个貌美如花,包您满意!”周兴明在涂门街上瞎晃着,一个徐娘半老的老鸨,站在一家妓院门口,看着周兴明走过,谄媚的表情便向他打着招呼,还飘向他一个媚眼。
貌美就好了,如花就不要了,真怕会冲出来一个长得极为粗壮的成年--大姑娘,一嘴胡子渣,小拇指挖着鼻屎。
嘿嘿,青楼,这可是男人回到古代后最向往的地方。这年头还没有梅毒,梅毒是哥伦布船上的船员从美州大陆带回来的,哥伦布的船员到了美州之后肯定糟蹋过那里的女人。现在应该不会就传到大明来。
抬头一看下招牌:怡红苑。TMD真俗,古代悦来客栈可是第一连锁客栈,怡红苑是古代第一连锁青楼。“不过,现在没有空去坐坐,还是先想想如何起家吧。”
周兴明边走边想着,以现在的水平,造出来的玻璃易碎,远没有水晶的坚固耐用。水晶相比玻璃起来价格高,这倒不用担心,走高端路线,不怕价格成本问题,就是水晶打磨起来麻烦。”
不一会儿,周兴明就来到了天方阁,距离清净寺不远的一家阿拉伯店铺里,里面装饰得非常大方,呈现一种阿拉伯风格。
阿拉伯人不愧是善于经商的民族,里面展示着来自各国的奇珍异宝:波斯的毛毯,印度的纱布、宝石,南洋的珍珠、珊瑚。非洲的象牙,犀牛角。还有西洋的玻璃制品,自鸣钟等等。还有些在明朝人眼里“奇形怪状”金银制品等等。
店里的顾客很少,毕竟这里是卖奢侈品的,这里的东西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的。一进店,一个机灵的伙计便送上一杯热茶,说道:“这位客官,您的行李我帮您拿着吧,您先随便看看。”说着要帮周兴明的背包拿下。
“不用了,我问你,你们这可有整块的玻璃或比较薄的无色水晶。”周兴明手捧着一个玻璃花瓶,向伙计问着。
“有,大爷请随我来。”说着便带着周兴明走向一个比较里面的格子里。上面摆放着各式水晶,让周兴明随意挑着。这里有红水晶,茶水晶,黑水晶等,有的未经加工的形状完美呈现立体六边体形状的天然水晶,也有的将水晶制作成各式手链,项链,耳环的形状。
终于,寻到了一个手腕粗细且没有任何杂质的天然立体六边形无色水晶,长约十二厘米。这估计下来能做二三十个凸透镜了。
接着,伙计又带着周兴明到仓库,存放玻璃的地方。这些玻璃五颜六色,甚是美丽,估计是做玻璃窗户之用。选了两块比较厚的透明玻璃,长宽估计有50厘米。让伙计拿着,自己手上则拿着那块无色水晶。拿起水晶和玻璃走向柜台结帐。
结帐时吓了一跳,水晶40两,玻璃一块是10两。真他娘的黑,周兴明心里把那个阿拉伯奸商暗骂了一顿。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把价格定在50两,换算**民币也要3万多,砍到这便不能再砍下去了。
“你帮我拿着玻璃,随我到李府去。”吩咐完后付完钱便拍拍**走出门去了。
下午,四点多,李府。进了李府的院子,中院的餐桌并未撤去,在东厢,已经聚集了一些工匠,李慕荣正在训话。周兴明向他微微一笑,没想到他办事效率倒是挺快的嘛。
周兴明掏出包里的钢笔,撕下一页笔记本纸,画上的透镜的凹凸程度,拿上前去给工匠们瞧瞧。
“这玻璃和水晶要拿去裁减一下,大概这么粗细吧。额,厚度大概是十分之一寸大小”。比寸更小的长度单位是什么来着,周兴明有点冒冷汗。
“大的长宽就各两寸吧,小的一寸半”玻璃倒是好办,就是水晶弄起来比较难。这难题就让这些工匠去解决吧,在宋朝时就已出现水晶磨成的“照物”了,类似于现在的放大镜或眼睛的原形,这应该不会难倒他们。
李慕荣对周兴明有着无条件的信任,转身对着工匠们喊道:“各位,想必我给的工钱够足吧,各位先行试试,用心裁,用心磨就是了。谁造成功的件数越多,就重重有赏。”

对面一群工匠们交头接耳,磨制透镜是很费力又不容易的活,磨破了又不克扣他们工钱,这李公子倒不失为一个好老板。
“真没想到李公子做生意挺厉害的,管人也很行嘛。”周兴明想着,又画起望远镜的轮廓,衔接位置,形状等等。
工匠们以极大的热情劳作着,研磨,制造架子一丝不苟。3天之后,第一批望远镜做出来了,首批是用上好的瓷器制作的,这瓷器烧起来比金银,象牙之类的制作容易得多了。
“哇,好神奇啊,你的鼻孔好大。”一个工匠拿着望远镜,倒退几步,对着旁边的一个工匠照了照。
“真是厉害啊,放大了这么多,1个碎银子放大这么大。如果照成的银子能放大使用,挖就发了,哈哈。”
首批瓷制望远镜出来了,周兴明拿在手上,仔细观摩。虽然这做得还有些偏差,有些镜面是有点花。但是第一次做难免有些问题,可以理解。1块水晶和2块玻璃共磨制出了五十六块镜面。磨坏了十二块镜面,磨坏的以玻璃居多。共制作了11付望远镜,而周兴明自己拿走了一副。
周兴明和李慕荣探讨一番,最终把望远镜定价在了最低300两一副。周兴明又把剩下所有的钱全买了水晶与玻璃,同时李慕荣也买来了数十个水晶和玻璃。这几天,周兴明便在李府西厢房住下了。李慕荣在泉州城中一条比较偏僻的巷子里,作为工坊之用。
“李兄,制作的望远镜销售如何?”周兴明对着李慕荣,道了道。“想来自己对他很惭愧的,他帮自己付了很多原料钱,找了工人和工坊,而他家人脉广,帮助自己销售。”
“这望远镜的销售状况没有我想象中的好,放在店铺里卖。来来往往的人看看的,问问的比较多,倒是真正买的人比较少。”李慕荣淡淡地说道。
汗,自己自我感觉太好了,还以为会有多火暴了。不过想想也是,一个望远镜售价就是30两,换算**民币也要2万,这普通人买得起吗?周兴明想了想,说道:“不知李兄家里共认识多少海商呢?目前最需要的就是他们了。”
“是啊,这泉州城里有大的小小的海商共数百名,我家认识的也有几十名海商,不过关系都很熟,自己又不好意思上门去贩卖。府里家丁去门他们也不会接待的。”李慕荣回答道。
原来是这样啊,周兴明解惑,说道:“李兄,你不妨寻个理由,把他们宴请来府里吃酒席。饭后,我向他们介绍这望远镜的情况,然后狠狠地……”
周兴明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慕荣打断了。李慕荣笑了笑道:“呵呵,我懂了,我懂了。周兄好厉害的头脑。”
“呵呵,哪里哪里。做生意我和你比起来可差得远了。还有,官面上的朋友和军中的朋友也需要找些。这望远镜在军中有大用处啊。”周兴明很欣赏他,说几句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了。出门靠朋友,这话说的真是一点也没错。
“好,我这就去准备准备。”说着,转身就离开了。
仔细想想自己这点本事根本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比这时的人晚生了4、500年罢了。这年代的人要是发明东西哪有这么容易啊。就如一个生活在公元21世纪的人,能发明出公元26世纪时的东西吗?或许连想到想不到了未来会有什么东西。
府里的家丁们开始忙碌了起来,在请柬上写上名单,开始奔向泉州城里的各大宅府去了……
--------------------------------------------
请大家多多支持,推荐票,收藏,点击,来得更猛烈一些吧。还有一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