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泉州船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老翁,现在泉州还有船厂吗?”周兴明问着,“现在不是海禁时期了吗?”
此时是五月初六上午八点多钟,天气已经开始热了起来。周兴明到了明朝、古泉州已经有一个多月时间了。对于古代的子午时辰还是记不太清楚,所幸还有带在手上,一起回到明朝的手表。.
“呵呵,东家,现在泉州做海上买卖的人那么多,若是没人造船怎么行。现在船厂只不过是搬到一个隐密的地方罢了。跟我来吧。”
说罢,老王头带着周兴明离开了泉州湾刺桐港。刺桐树是泉州的市树,市花。泉州城里种满了刺桐树,春季,刺桐树百花齐放,红红火火,非常艳丽。在元朝时便把泉州叫为刺桐城,这刺桐港也因此而来名字也因此而来。
走出城门,抬头一望此时的泉州城城楼,上边还搭着架子,四个石泥水匠正在修补破损被王直势力轰炸过,破损的城墙壁。此时已经接近尾声,很快完工了。
城门之前有大队独轮车车队源源不断着推着进城,这些车夫身上可以闻到浓浓的海水味。城门边上的两队守兵仿佛没见到他们没什么问题,头扭过一边让他们进城了。
城门外一官道延伸至远方。城门外有卖点心的,卖茶水的的小木棚子。上面坐满了各地来泉州城,梢作歇息的外地人。从他们的衣着打扮与行李不难发现他们是外来探亲访友的,做生意的。
周兴明随着老王头,已经来到了一个靠近密林里了。密林里里的树木粗壮,枝繁叶茂。林中的兔子、田鼠看到这一老一少两人走来,快步地逃进洞里。树木上有几只鸟儿,唧唧喳喳着。也有知了拉开了嗓子高叫着。
一条小溪从林中穿过,干净清澈,没有受过污染,水里的鱼儿和鹅卵石清晰可见。在溪水之上,漂浮着几截粗壮的木头。
“王老翁,您多大了?可有孩子。”周兴明沿着河岸边走着,问道。
老王头恭恭敬敬地说道:“东家,我已是五十有一了,家有三子。老大已成家,搬到外地去了。老二尚在泉州,在船厂作工。老三整日游手好闲,整天都不安分啊,好多天才回家一趟。”说起老三,一阵叹息。
“哦,我到各地去做生意,海上风浪颠簸过大,您老就在这里造船就行了。若是可以的话,那老二、老三随我船队出发,也好修理船只。你看如何?”周兴明说道。
“也好,那两子就拜托你了。”老王头说道。没有机会去看潜水艇与驱逐舰,心里觉得可惜。东家所说的话又不好推辞。那海上…海盗、风浪……
“东家,你看,前面便是船厂了。”走了一会儿,只见前方树立着几座船坞,每座船坞长均有两百多米长,宽六七十米。周兴明看到如此庞大规模的船厂,赞叹声连连。真不知这海禁时期怎么还有如此大型的船厂,还能存活下来。

老王头指着船坞后边一座精美的宅院。说道:“东家,前面便是厂主的家了,我们一起去拜访他。”
“不用了,老王。你先行去吧,我要去参观下船坞。”周兴明指着中间最大的一个船坞,说道。船厂外面,一些壮汉正打捞着从小河里漂来的一截截粗壮的木材。
船坞里,陈列着几艘正在制造的大船,一些船匠正拿着刨子钜子打磨切割些木材。前边有数十个工匠正在铺设龙骨与船身骨架、龙骨呈现V字型,连接船身的龙骨,用来支撑船身,使船只更坚固,同时吃水深,抗御风浪能力十分强。此时的海上强国,英国、葡萄牙与西班牙还没这技术了。
另一组工匠正搭接与舢板,船舷的木版;一艘里面铺设了龙骨的船上,里面有些船匠正在里面铺设水密隔舱版。船匠们一副经验娴熟的样子,忙而不乱。
一艘大船已经造好了,一些工匠们正在船身上画着大红大绿的彩绘,刷着船漆。船头前声有几个工匠正在给大船画上眼睛。
周兴明又看到船的眼睛,还是觉得非常搞笑。那个眼睛制作得就像人的眼睛一样,白色眼眶,黑色眸子。周兴明前去问了下:“师傅,这眼睛是干什么的?是不是要吓跑海上的鲨鱼或鲸?”
一船匠笑着说道:“这眼睛会给船员带来好运的,呵呵。”
原来是这样,周兴明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了声哦。“这船坞里只有造船体吗?”
“是啊,这船坞里只造船体的,旁边的船坞里则是制造铁锚、桅杆、船帆、缆绳、绞车之用的。”船匠说罢,又接着给船前身画上眼睛,描上黑色的眸子。
真没想到,明朝时中国的制造业就这么发达了,已经有了这么明确的分工了。
周兴明抬头望着这些正在制造中的大船,幻想着这些大船驰骋于海上的雄姿。不久,老王头便带着船厂厂主来了。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收藏、推荐。希望大家踊跃发表书评,一律加精哦
预告下下一章标题:明轮船(以当时的造船技术造出轮船)
写得好累,我写书没有草稿和提纲,边想边写的,呵呵。
推荐两部作品
《冥之界》书号1207845
《弑神之龙翔万里》书号1173597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