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狂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人走出开元寺,奔向泉州最繁华的酒楼--白水轩去了。寻了间雅间,上了几样小菜,几壶烧酒。
“李兄,你的大名如雷贯耳。人说八十少童生,五十少进士。没想到你年方二十五就高中举人了。在下佩服,佩服,学的可是阳明先生的心学?”周兴明一脸敬佩的表情,但马屁之话就没说了。
“呵呵,周兄,你远居吕宋,怎么对我这般清楚呢?我以前可没见过你呀!”李贽一脸讶异地说道。
汗,快要穿帮了。于是喝了一口酒,话锋一转,说道:“王守仁王阳明先生的事迹在南洋可谓是家喻户晓。缴盗匪,平宁王,斗权阉。听说他的心学非常受欢迎,远至朝鲜,日本,南洋都有人专程来大明学习阳明先生的学术,可谓是学生满天下嘛,王守仁可称圣贤否?”
“哈哈,自古以来世人公认圣贤的唯孔子、孟子、朱熹,只需心存良知,人人皆是圣贤。若世上只有这些圣贤,我大明,我中华岂表示固步自封?”李贽哈哈大笑,然后平静地说道。
接着又说道:“这读书之人甚看轻农、工、商。例如商人,有心存良知的商人,赚钱而为乡亲修桥铺路,救济贫民的,也是圣贤。圣贤则非士人之独有。”
这李贽果然非同凡响,周兴明佩服地说道:“听君一言,甚有道理。李兄你是读书之人,我第一次听闻你为商人辩护的。吃了一口饭,而又说道:“子曰: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季氏乃读书之人,却为其主君聚敛财物。孔子不把就他当成徒弟,还说可以去讨伐他了。李兄你为商人所辩,难道不怕读书之人的讨伐吗?”
“呵呵,周兄,世上和你这样的读书的可真多啊。那些读书人只是死读书,而不联系书中意境,而后人由这句就开始歧视商人。季氏的主君不是好仁,为这种人敛财当然要讨伐。如今读书人读书只是为了求高中及第,做上大官以次来显示他们的身份高贵,全是为自己打算,而没有一人为他人做打算的。某些人自称君子,口口声声仁义道德,实则处处为恶。如此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反倒不如“市井小夫”与“力田作者”实实在在,干啥说啥。”李贽一脸不悦地说道;
周兴明老脸有点挂不住,说道:“李兄说的是,我读过的书唯《论语》、《孙子兵法》、《三国志》还有阳明先生的一些文章罢了。《论语》、《孟子》并非什么圣人之言,不过是后人不断吹捧拔高罢了。当今天下,当官的岂止只是能由读书人来当?如商人,懂理财之者可为朝廷增加收入。不言理财者,决不能平治天下。只可惜当今读书人却以此认为下贱之术,若是遭遇天灾,兵祸,大明该如何应对。五谷不识,四体不勤。若是这样怎能体谅下层人民的感受呢?”
李贽欣赏地说道:“周兄之言甚是,百业皆本,不可便废。”
接着,李贽又把孔子和朱熹大骂一顿。心学也是从儒家思想中而来的,真不知李贽如此思想,是如何考中举人的。
心学提倡知行合一、实事求是、人性解放、限制皇权、人人平等和个性自由,提倡商业。周兴明听李贽讲王守仁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受到天下广大读书人的欢迎。在这时的书院里如果讲课不教心学,教师就会被轰下台的。周兴明发现“文艺复兴”的脚步,已经悄悄地走向大明了。几十年后他会成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思想启蒙解放的先锋。不过李贽的观点太偏激,太尖锐了,未来的处境可是很危险。

周兴明点点头,说道:“李兄如此见识,可谓是惊世骇俗。他日若进内阁,必是我大明之福,我大明必将进入崭新的时代。”“资本主义近代化时代”周兴明心里暗加这一句。
“内阁?呵呵,我可没那么大的能耐。自本朝起,进内阁必有惨烈的政治斗争。本朝起,内阁手辅杨廷和,夏言,张璁之下场无不悲惨。如今奸相严嵩当道,严党把持朝政,陷害忠良,排除异己。为严党一党之私,往往牺牲的却是百姓,民不聊生。”李贽叹息道。
李贽叹了口气,说道:“昔日俺答袭击京城,而严嵩竟不为所动,让俺答肆意劫掠。所幸京城守备森严,俺答收兵。
“那皇上知道他的所作所为,但为何不办他?”周兴明夹了一口菜,说道。
“当今皇上整日沉溺于修仙练丹之中,算起来总共十多年没上朝了。况且严党势力过大,又能奈何。现在朝堂之中党争不断。”李贽摇了摇头,痛心疾首地说道。
“王直等海盗、日本倭寇侵扰大明沿海各地,一片生灵涂炭。皇上岂会不知百姓疾苦,依我看来严嵩也风光不了多久了。若李兄要若有心经营仕途,何不投奔徐阶麾下?听说徐阶也是心学中人,不过为时尚早点。”
“嗯。”李贽点点头。两人聊了会儿政治。
李贽想起周兴明的黄金望远镜,说道:“周兄,这望远镜如此精妙,你是如何想到的呢?”
“无他,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历朝以来关于格物致知的观点就有七八十种。周兴明有意帮助李贽,促进心学发展,说道:“这格物致知,并非朱熹之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存天理,灭人欲。也不是阳明先生盯着竹子看三天,或为善去恶是格物。当然阳明先生的心学四口诀也非没有道理。”
(心学四口诀是: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周兴明拿出望远镜,说答:“这世间皆由万物所构成。你看这就是一物,其实望远镜能增进视野百倍之物就在这水晶之上。在《墨子》里有记载其原理。”
李贽纵览群书,熟读百家的学士,想了想便明白了。
周兴明说道:“这格物嘛,向阳明先生盯着竹子看三天是格不出来的。先提出假设,然后做实验就可以发现其原理了。”
这些名词过于超前,周兴明费了一番口舌和他说明一下。还有实验的方法。
“哈哈,听周兄一言,在下茅塞顿开,受益非浅。周兄,你不厚道哦!”李贽笑着说道。
周兴明疑惑之纪,李贽又说道:“这水晶,玻璃只不过就几两银子,架子倒是无所谓。你把这卖到几百两,真是很有生意头脑。”
周兴明闻之也哈哈大笑,两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中午了。周兴明起身说道:“李兄,现在为时不早了,在下下午还有些事,就此告辞了。你可以来涂门街李府寻我就是了。”
“也好,那就不打扰你了,你可以温陵街李府来找我。”李贽拱手说道。
“这望远镜其实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在下还有很多,这就送你好了。”周兴明说到。
李贽没有腐儒那般虚伪客套,也很讨厌那些伪君子,歧视封建礼教。二话不说便收下望远镜了。
经过一整天,想必望远镜已经开始在上流社会中流行开来了。下午,就该分钱了。
想着,周兴明便往涂门街李府去了。
------收藏,推荐票,通通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