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千里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皇上准许微臣招募新兵十万,给微臣三年时间,让支节制之师,对外,出战可稳操胜券,对内,可以分训九边与京营。微臣所筑这边墙敌台,不过是一砖石防线,只要让微臣练成这十万兵马,再以这十万兵马,轮训各边之兵,代代相传下去,就是一条用血肉组成的百年防线啊。”
殷正茂惊道:“戚将军何故再提此议,你镇守一方,已经是手握重兵,还要如何?这十万兵马,岂能你一个总兵能说了算的。”
“皇上!”戚继光不理会殷正茂,只是拱着手,低头默默对着万历。
万历明白殷正茂话里的意思,是的,戚继光已经是手握重兵了,又离京城这么近,自己对他的三万精兵不加防范,已经是很难得了,现在再让他统兵十万,而且还是他亲自一手带起来的新兵,这个……
明朝可没有什么大将军、征东将军之类的,武官最高的官职,就是正二品的总兵了,之所以不设更高的职位,无非就是当权者害怕重蹈唐末的覆辙罢了,现在戚继光提这个要求,显然是犯了大忌。其实戚继光自己也没有想到还能再提出这个要求,想当年他向嘉庆皇帝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还差点被留任神机营副将,不让他去戎边了。今天看到这个年轻皇帝,亲自前来巡边,而且对军事大感兴趣,戚继光知道自己的愿望有望达成,这才下了决心。不顾风险开了口。
万历沉吟道:“戚将军,这蓟州已有三万将士了,这十万新兵,要从何而来,难道也都在这蓟州招募么?”
“回皇上,可以仿效微臣当年创立浙兵地方法,不用卫所兵,只招募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的当地农民作为新兵。用农民做兵。一来便于管理。二来,以微臣的经验来看,他们在自己的家乡作战,几乎不可能逃跑,战斗力比卫所兵强上不少,如果交给微臣训练,微臣有信心将他们训练成第二支浙兵。”
万历心里很清楚。这十万“节制之师”,任务是“出战”和“分训”,也就是现代所说的机动部队了。九边之兵负责拱卫边防,神机营负责拱卫京师,他们都属于守军,兵力不足,战线又长,这近二百年。蒙古骑兵一来。他们只能被动防御,根本就没有能力出击、根本就没有能力像当年成祖皇帝那样,挥兵北上。直捣蒙古老巢。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大明历代以来,采取的都是消极的防御,如果碰上了戚继光、李成梁这样地好将领,自然可以抵挡一时,那么在他们卸任之后呢?只是一味地防守,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一点戚继光想必早就意识到了。
历史上,戚继光死后,他留下来地练兵之法并没有被很好的继承,大明的军队又回到了卫所兵时代,后来李成梁又死,辽东再没有人能管得住女真人了,吴三桂开关迎清的那一刻,在那山海关上,那戚继光亲自修筑的敌台,已经是形同虚设。
砖石长城不是长城,用血肉筑成的长城,才是真正的长城。光有长城,没有了人,又有什么用;而光有了人,没有了那颗坚强不屈地心,又有什么用?所以,换句话来说,用民族精神筑成的长城,才真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砖石长城,人人都可以造;血肉长城,像戚继光这样的将领可以造;那么,精神长城呢,该由谁来筑造?
万历思虑良久,说道:“准了。”
“皇上!”殷正茂大惊,原本以为戚继光提提也就算了,没想到皇上居然会一口答应,忙道:“此事万万不可,并非是微臣不相信戚将军的练兵之道,只是这十万军队,师出无名,历代以来都没有这个先例,再者说,就算真能募来十万新兵,按照祖制,也不可能让一个总兵官担任主帅。”
万历十分清楚,连殷正茂都如此反对,更别说是朝中那般文臣了,只是,武官最高便是总兵,不让总兵去统帅,难道又要让一个文官去瞎指挥?想到这,万历突然灵机一动,说道:
“戚将军不能担任主帅,那朕总可以吧?”
敌台之中,无人说话。万历又说道:“朕就担任这新军主帅,任命戚将军为副将,由他全权负责练兵,并且担任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总督,总理四地军务,方便募兵,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都有些接受不过来,没有人说话,连戚继光都呆了一下,这才跪下说道:“谢皇上!”

“戚爱卿免礼。”万
,拾步走下了敌台、走下了长城,顺着长城脚下,行就到了一处长城关前。
这长城关共有左中右城楼三处,中间的城楼最大,又分了三层,城楼下一个小圆拱门,与一般城池的大城门相去甚远,估计只能容纳两三骑并行,应该是为了防蒙古骑兵用的。关前还耸立着一座巨石,竟有四丈高,超过了长城地高度,如果从关外看过来,还以为是什么巨型守城工事呢。
“戚将军,此关名字叫什么?”
“回皇上,这就是将军石关,蓟州前往关外,十里之内,唯有此关。”
“将军石,那想必这块巨石就是将军石了?”
“是地,皇上,这将军石还有一个古老的典故。相传隋朝炀帝曾经骑马经过这里,马匹因为一声虎啸受了惊,飞奔而去,眼看就要撞上山崖了,随从侍卫无人敢救,突然有一位身强体壮的樵夫出现,以一己之力拦下了那匹马。隋炀帝为了报恩,跟那樵夫说他是皇帝,有‘四海之财、三千粉黛”,都可以任他挑选,不料樵夫既不要金钱,也不要美女,只说要皇帝贤明,保得国泰民安,说完就转身离去。隋炀帝听了,很是感动,加封他为神武将军。
隋炀帝有一个女儿南阳公主,听说了这位樵夫地故事,神往不已,竟然私自跑出宫,来到此地等了三天,终于等到了那个樵夫,两人一见钟情,私定了终身。南阳公主回宫后,把他们私定终身的事告诉了隋炀帝,不料隋炀帝大怒,认为一个平民怎么可以陪得上他的女儿,于是不顾樵夫的救命之恩,下令杀了他。
南阳公主得知后,悲痛欲绝,在宫女的帮助下,乔装打扮出了皇宫,来到乱葬岗找到了那樵夫的尸体,将他转葬于此地,也就是他们当初见面的地方、以及樵夫救隋炀帝的地方。南阳公主在坟前连哭了十天,到了第十天,突然天现异象,从坟里拱出一块人形巨石,正是那樵夫模样,身着盔甲,仰视苍天,威然耸立于青山绿水之间,后人便称那块巨石为将军石。”
万历听到戚继光娓娓地说了这么一段传说故事,颇为意外,再看那将军石,的确很像一个身着盔甲的巨人,不过像归像,万历自己很清楚,这种故事肯定是老百姓编的,于是说道:“古人建关于此,大概是希望这位古将军能替他们守卫此关吧。但朕以为,真正能替朕守此边关的,只有诸位将军,而不是这块将军石。”
众将对望了一眼,纷纷说道:“皇上圣明。”
这时,蓟州副总兵胡守仁牵了一匹马过来,停在了万历跟前。戚继光说道:“皇上亲巡蓟州,微臣无以为敬,这里有宝马一匹,是与祁连山裕固族茶马交易而来,微臣知道皇上喜好骑射,所以献给皇上。”
万历看了一眼那马,见它全身都是亮棕色的毛发,没有一丝杂色,万历知道,一般这种纯毛色的马,身价都十分贵,不由得起了兴趣,走上前去,仔细地端详着这匹马。
这匹马很是高大,全身肌肉内敛而结实,四蹄修长,脖子也长,在微风吹拂下,鬃毛飞扬,很有一番气势。万历知道戚继光送的,肯定是一匹好马,于是说道:“戚爱卿,莫非这是一匹千里马不成?”
“回皇上,之前它还不是千里马,如果皇上骑了它,它便是千里马了。”
万历哈哈一笑,说道:“爱卿这么说,朕就是伯乐了?看来这匹马朕不收是不行了。”万历拉了缰绳,左脚一蹬,熟练地上了马,这马儿显然是训练有素的,并不受惊,只是原地打了个转便停了下来,表示接受了这个新主人。
万历骑在马上,看到眼前这巨大的将军石,突然有所感触,笑道:“当年隋炀帝骑马路过此地,被那樵夫所救,他答应了樵夫说要成为一个贤能的皇帝,答应要保得国泰民安,但是他却没有办到,反而成了一个著名的暴君。今天,朕也是骑马路过此地,不知道还有没有那虎啸,有没有那樵夫呢?”
众将军听了,一起哈哈大笑,殷正茂说道:“我朝不是隋朝,皇上也不是隋炀帝,怎么可以相提并论,皇上文治武功都是不凡,就算是骑这新马路过,也是不可能有虎啸的。”
“好!既然大家都在兴头上,不如打开关门,一起路过这将军石,随朕出关走走如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