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万历七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越南军队的战斗力果然不怎么样,一个月的功夫,似乎只攻克了一个县城,县太爷名叫游威,他招募乡丁守城,还将衙役、师爷等人都派上了用场,死守了将近半个月才被攻破。越南军的进攻因此受到了阻碍,明朝的援军不断到来,很快他们就三面受敌,只好且战且退。
万历六年八月初五,刘的东军,和广西当地的卫所兵,总共十余万人,在广西镇安一战,大破越南军,斩敌两千余人,将越南十余万侵略军赶回越南境内。
刘根据从家族那学来的经验,派人寻找到了黎氏后人,是原来黎王的三儿子。万历六年八月二十六,刘举着光复黎朝的旗号,以镇压越南叛乱为由,攻入越南境内。黎氏政权在越南有着近两百年的历史,越南北方各地看莫氏立足未稳,纷纷倒戈,拥立黎氏三儿子为王,在明军的带领下,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就收复了整个越南北部,兵临清化城下。
莫氏的根基是在南方,他们家族原本就是南方的一个大世家,刘攻了几次清化城都没有攻下,由于不熟悉地形,没有能快速包围住清化城,现在随着南部莫氏到来的兵力越来越多,双方实际上谁也打不了谁,两军在清化城北开始了对峙。
军情的奏报传到了京城,万历看了以后,直觉就想起了二战后的朝鲜,现在的越南就好比1951年的朝鲜,想想以前那个时代北朝鲜和南朝鲜(韩国)的分裂,以及他们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差别,想想他们虽然血浓于水,却不得不长期相互隔离甚至战争……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与美国在朝鲜地战争没有打完,打到一半就讲和了。把人家国家活生生分成两半。
现在越南的战争也是这样,要么就全部退兵,要么就打掉南部、统一整个越南,千万不能讲和,讲和是对越南人民的一个巨大伤害。
万历当机立断,让两广总兵继续调兵增援刘,另外考虑到云南苗兵距离最近,战斗力不错。又十分适合山林湿地作战,也一并征调了两万余人,进入越南。江南水师也调出两个营,并且运送福建、浙江等地精兵万余,从福建泉州港出发,穿过中国南海,从海路直接进攻越南南部。
清化城边的两军对峙两个月后。明朝的各路援军陆续到达,陆上兵力达到二十五万,堪称明朝一百年来出动兵力最多的一次,而且现在的明朝士兵个个利刃坚盾,后勤保障充足,比起一百年前英宗征蒙古的那四十万大军不知道要强上多少。于是,莫氏地军队开始节节败退,在他们撤出清化城后的第三天,明朝的海军在越南南部占城登陆。一万余闽浙士兵在后方的出现,沉重打击了莫氏的信心。不久之后,莫氏逃往真腊(老挝),他手下的部众顿时投降的投降,逃跑地逃跑,如作鸟兽散,越南全境平复。
越南平复了,现在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越南是要重新让黎氏的三儿子为王。然后明军撤出越南,继续接受越南的封贡?还是效仿当年成祖皇帝,将越南并入明朝管辖?
其实黎氏的族人大多被杀,只有少数人逃亡。所以他们的根基早已失去大半,要想让黎氏继续统治越南是很难的。但是,如果明朝就此占领越南,似乎不够名正言顺,考虑再三,万历下令从越南撤兵,越南境内不留一兵一卒。
对于这一点。朝中大臣都很不理解。按照他们的思维,现在理应继续驻兵镇守越南。等黎氏站稳脚跟,再行撤兵不迟。
只有张四维等少数大臣明白万历的意思,所以极力赞成撤兵,因为越南已经平复,继续驻兵不但徒乱人意,而且军饷粮草也供应不上。

果然不出所料,明军撤出后不久,越南又发生骚乱,越南宫中失火,黎氏三儿子失踪,越南军的不同派系彼此间争斗不止,如果让事态继续发展下去,似乎很有可能形成越南地“战国时代”。
经过这样一折腾,越南百姓就非常希望明朝能再次派兵平乱,在万历的授意下,刘一直派越南一些本地人在越南境内宣传明朝,特别是越南在汉朝、唐朝时作为中国一个郡县的那段历史,“大理已附,交趾何时归”?大理即云南,交趾即越南。
万历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明军为平息越南内乱,再次引兵十万入境,占领越南王城,对越南各路军队的兵权,能收回的收回,不能收回的一律武力镇压,然后重新组建一支统一领导的越南本地军队,归入明朝管辖。
越南设安南布政使司,设升龙、清化、占城三府,下辖二十六个县,越南衙门官员的体制全部跟明朝其他省份一样,并且大多任用越南本地人,刘直接留任安南总兵,主掌越南兵权,负责当地地治安。
为了能够巩固明朝在越南的统治,万历连着下了好几道圣旨,一方面命安南布政使发榜安民,特别是安抚那些当地的大世族,要跟他们说明,他们的财产,特别是土地,不会受到任何侵犯,不会像明朝其他地方一样需要受到种种限制,不但如此,从明年开春起三年内,免越南各地一半田租,免除徭役。
另一方面,交代广东、云南各地,将明朝一些比较先进地东西引入越南,由越南各地县府衙门负责普及,比如铁器、水车、犁,甚至是甘蔗、花生等,只要越南人民用了,能切实感受到好处的,都要引进。另外,越南的纬度最低,日照最强,更适合三季稻的大量种植,万历下令,在越南普及三季稻的同时,提高官府对越南稻米的收购价格,这样既可以刺激当地的粮食生产,又可以为灾年屯粮,一举两得。只要越南成为了明朝地大粮仓,囤积了足够多地粮食,历史上的明末农民起义还会发生吗?
老百姓向来是没饭吃了才造反地,所以,越南的粮食问题一定要搞好,越南百姓的粮食收购价格不但要比其他地方多上三成,而且越南当地官府官员不准行其他地方“踢斛”的勾当,如有发现,从重治罪。也就是说,不能克扣百姓粮食,官员失去的“福利”,由朝廷进行一定的补偿。
从此,越南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重归中国所有,中国的领土,又向南延伸了三千多里,站在越南的南部,你就会发现,这里南临马六甲海峡,西临印度洋……
万历毕竟有着另一个时代的记忆,在那个时代里,越南是中国的一个邻国,所以现在它成为了自己治下的一个省,兴奋之余,多少觉得有些怪异。但是,大臣们却没有这种心思,在他们看来,越南不过是远方的一个小番国,并入明朝也不觉得有什么,甚至还有一部分大臣担心越南地处偏远,赋税的收入不够支付朝廷治理的开支。
万历知道,时代是有其局限性的,不能用以前那个时代的观念来看这个时代的事情,也许自己认为这次乘机占了越南有些不厚道,但是除了自己外,却没人这么认为……
越南,这个在记忆中充满了战争、贫穷、毒品的国家,从万历七年(1579年)起,开始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