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敌踪初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台下的兵卒开始移动,那脚步声整齐划一,李想暗暗咂舌,心道:现代的阅兵也不过如此,我们的老祖宗们,真是有能耐。
前面几位领兵打仗的大人自然不可能像那些下层士卒一样,就这样离去。他们想这样一走了之,只怕那台上的赵王也不答应。
目送自己争霸天下的资本出了宫门,如一字长蛇般朝城外大营爬去,赵王也不再端着架子,缓步走了下来。
“几位爱卿,寡人的五十万大军就交给你们了。你们可不要辜负寡人的期望啊……”
!!听得“五十万大军”的字眼,李想脑中轰的一声,不知怎的,他脑中突然出现了一幅图景:数百个深不见底的大坑,漫天遍野都是哭喊咒骂的赵兵,一些秦兵正朝坑里推搡着他们,而边上还有秦兵正拿着镐往坑里填着土……但赵兵人数太多,那咒骂声久久不绝,仿佛人世间最大的哀鸣……
李想打个激灵,自己安慰自己道:有我在,不会发生这样事的,不会的……
“……此去路途遥远,几位爱卿这便回营整兵出发吧,王叔带着为诸位送行的文武大臣,只怕在营中也等得心焦了呢!”这时赵王嘱咐的话也说完了,前面他说些什么,李想是一字都没听见。
“末将这里拜别大王,大王保重龙体,末将一定尽心领命,不辜负大王的期盼。”廉颇单膝跪地道。李想二人也随着跪了下来,对赵王表了表忠心。
“来人啊!”赵王伸手把几位爱将扶了起来喊道。不一会儿,便有小黄门牵着三匹骏马从广场左侧走了过来。
这马到了近处,李想定睛看去,不由得暗暗称奇。只见这三匹马,通体红色,只有马蹄处生着一撮白毛,矫首昂姿,望之甚是不凡。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李想YY到。
“这三匹马,是前些日子乐毅乐卿派人从燕国送来,号做‘七宝火龙驹’,虽然性子暴烈,但奔跑极为迅速,今特赠予诸卿,望对诸卿有所助益。今日诸爱卿便可策马返营。”赵王笑道。
乐毅送来的么……对他李想自然不陌生。想当年,看三国演义时,那“大智而近妖”的诸葛老头就经常“自比管仲,乐毅”,战国时代将星闪烁,牛人辈出,那心高气傲的孔明却单单将自己比作这两人,看来这两人,也不是什么正常人,只怕也是妖怪之类,没想到,他现在还是在燕国……
“李爱卿,别愣着了,速速上马回营去吧。”旁边一个声音说道,李想这才回过神来,忙对着赵王作了一揖,见廉颇二人都已在马上,便朝剩下的那匹马走去。
早有小黄门跪在马下,李想见状,微微一愣,知道这是他将自身当作上马石,也便入乡随俗的踩着他的脊梁上了马。
变故陡生!李想刚上了马,手还没握住缰绳,那火龙驹却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抬起,足有半人高,李想立刻就被掀下马去,“嘭”的一声,结结实实的摔倒了地上。他身着盔甲,这下摔得着实不轻。
在场几人都极有涵养,并没有大笑出声,赵王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对身边的小黄门说:“去把李大人扶起来,这烈马实在不好驾驭,李卿,你可要小心啊。”
李想灰头土脸的站了起来,一面答应着,一面暗地里咒骂那破马:这畜生也是欺软怕硬,怎么廉颇他们就没事,我一上去就把我掀了下来?
小黄门把李想扶了起来,李想二度上马,这次他加了小心,上马前就把缰绳攥到了手里,一上去便用腿紧紧夹住了马腹,那火龙驹虽然极力挣扎了数次,便也慢慢平复了下来。
d!出征前就这么多波折,难道这次出兵上党,真的大有凶险?李想胡思乱想到,随即用力甩了甩头,想把这些不好的念头消灭掉。
“大王,臣等这便回营!请大王在宫中敬候佳音!”几人告辞了赵王,策马离开。
一路上仍可见许多百姓未曾散去,想是刚才那些兵士出宫,受到了他们的夹道欢迎。
有眼尖的把廉颇认了出来,喊道:“廉将军,小人们祝你得胜而归!”

“廉将军得胜而归!”“大赵必胜!”一时间喊声此起彼伏。不说廉颇策马疾驰,微笑着冲这些挥手示意,就连身后的李想也感到了他们对自己一干人等的殷殷厚望。
可以想见,倾国之兵尽出,那军中必有他们的儿子,丈夫,兄弟。但是……古来征战几人回?
远远地便望见城外大营了,那营盘连绵数十里,煞是壮观。几人在辕门外下了马,便朝正中大营走去。早有人通报着,只见赵胜引着一干文武迎了出来。
“廉将军,二位大人,老夫引诸位大人来为大家送行。”说着,赵胜命人以锦盘托酒而出,“虽然不甚赞成出兵,但是身为赵国臣子,老夫自然希望诸位大胜而归!来!同饮此杯!”一干大臣都举杯遥遥相祝,几人都饮下了这离别之酒。
“兵贵神速,我们不再耽搁诸位,这便发兵吧。”赵胜放下杯,说道。
廉颇点点头,“传我军令,发兵出营!”他这声话音刚落,便见数十名传令官匆匆向各营奔了出去,不一会儿,如铁血洪流般的兵卒们便披盔带甲,列队而出。漫山遍野,望去全是灰白之色。
“廉某军务在身,不能久留,这便告辞。”廉颇拱拱手,和李想二人上了马。在中军大营护兵的拱卫下,也随后拔营而去。
李想在马上坐着,回头看了看那渐渐远去的邯郸西城门,默默念道:老婆,大哥,等我回来!
这一日行军甚急,只怕走了便有百余里,在军中的第一夜,李想和赵括同帐而眠,一天车马劳累,李想一挨军榻,眼皮就不住打架,赵括却偏生精神甚好,不住的和李想说着话,憧憬着即将到来的大战……
几日晓行夜宿,李想也渐渐适应了这军营生活,只是那军榻清冷,他开始想念家中玉人了。
这日正走着,突见前面群山顿起,茂林掩路,却是挡住了兵路。前军早有兵士前去砍树铺路,李想随口道:“这地倒是难行,不知到了什么地界?”廉颇见他发问,让兵卒拿来军图查看。不一会儿,廉颇开口道:“现在我们应该是行到了长平这一地。”
李想听到“长平”二字,仿佛中了魔咒般,张开的嘴再也合不上了。廉颇见他神情有异,发问道:“李大人,你怎么了?没事吧?”
“哦,没事,只是觉得此地甚是凶险。”李想忙收回心神,敷衍答道。
“嗯,这地不适合骑兵作战,对我军,秦兵都是限制。”廉颇颔首道。
而此时赵国伐木开路的前军却出了事……
“老李,你说我们这次能打胜仗吗?”前头几个伐木的士卒一边干着活,一边闲聊道,看来都是熟人。
那老李上了年岁,看来是个老兵,他闻言停下来,沉声道:“这可说不好,那秦兵个个都不怕死的样子,我这条命可是好几次就给了他们了。”
“嘿嘿,你老可是军中有名的好运气,兄弟和你一队,只怕也不会有事哩!”那先前问话的小兵笑道。
他话音未落,就听前方林中“飕”的一声,再看那年轻士卒,喉上已插着一支箭,箭尾兀自抖动,喉管汩汩的向外冒着血,人眼见是不活了。
那老李愣了下,转身向后跑去,一面跑一面喊道:“有秦兵,速速禀报将军,发现秦兵了!”他身后的士兵也纷纷后撤。
树林中这时出现了数十个黑盔黑甲的士兵,其中一个,想来是刚才放那冷箭之人,愤愤的朝地上吐了口唾沫,骂道:“这老东西跑得倒快,既然已经发现了赵兵大军踪迹,我们的任务也完成了,撤!”
“报!廉将军,前方林中发现秦国斥候!”一个小兵匆匆跑来,跪倒在廉颇马前报道。
“哦?他们的动作也这么快!”廉颇两道浓眉耸起,他思踱下,说道:“传我军令,就地安营,前军巡逻加派人手,防止秦军偷袭。”
那小兵唱个喏,传命去了。李想暗想道:真是命中注定,还是在这长平,遇到了秦兵,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