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杯酒释兵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杯酒释兵权
兴隆镇位于西平城西二十里,素以烹制的羊肉鲜香美味而闻名。西平城的往来客商,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一享美味。
汉元797年8月30日这天,番州剿匪各部的将领们纷纷聚集到了兴隆镇,他们也是慕名而来的,今日宴席的主人正是张锐。
其实,前来赴宴的将领们心知肚明,张锐醉翁之意不在酒,今日不单单是主将宴请下属这么简单。自从主将称病迟出兵日期的那天,他们就疑心大起,纷纷猜测缘由。大多数人的猜测都是,主将得知了同乐皇帝驾崩的消息,才迟了出兵的。
然而,到了主将去西凉城与西部战区的将领们开会这段期间,他们又风闻一个更为可怕的消息----世平太子和长沙郡王已分别在洛阳、上都称帝。这个消息最初是从上都返回当地的商客口中传出,有凭有据、细详尽,不由得不信。
于是,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在整个番州战区中一传十、十传百,最后是人尽皆知。各部将士听到这个传言后军心大乱,大部分人都很迷茫,担心国家分裂之后自己的前途运命。也有少部分立场鲜明的将领,开始广为联络好、同僚,争取更多的支持。
这个消息在当地人中也传得沸沸扬扬,甚至连叛匪也有所耳闻。据州巡查部暗探传回的报告,有一部分叛军正在谋划发动进攻,想趁着汉军军心动摇之际,把青海湖西岸的黑马河一线夺下来。
在这样紧张的状况下,主将张锐还要大摆宴席,宴请全军各部营职军官以上的将领,就不得不令人浮想联翩了。
一路上。多数军官都议论,主将多半要在宴会上表明他所效忠的新帝,并宣布回军的消息。内心既忐忑、又兴奋,毕竟有了明确地目标,比整日彷徨不安好得多。
不过。也一些已有明确效忠倾向的军官们感觉很紧张,唯恐主将的选择与自己的选择相背,唯恐主将逼迫自己跟他保持一致。于是开始打算盘。寻思万一出现这种局面,自己的真实立场怎么才能不被识破,先保住性命,然后再找机会带着部下脱身。
大家猜测得不错,张锐把这些军官们召集来,就是要宣布自己地决定。
他在回到西平城的当日,就被来护儿、王世充等将领“围攻”过。他们不停地追问事情的真相还有张锐地打算。张锐知道帝国分裂的消息已经是众所周知了,想隐瞒也隐瞒不了。
他与高朔、范明早开始策划怎样解决此事了,暗地里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现在的局势已到了刻不容缓之时,于是他下达命令。宣布今日宴请全军营级以上军官。
百余名军官会聚一堂,本应该是场面异常热闹,然而在这种险恶的局势下。谁也不会有好心情,所以宴席上的气氛十分压抑。大伙都正襟危坐。默默想着心事。偶尔有些事先联络好出路的好,会对视几眼,用眼神交流。主将是什么样的人大家都知道,他们担心自己会屈服在主将的威严之下,特别需要相互打气。
张锐与来护儿、王世充、高朔等人步入席间时。大家纷纷起身行礼。张锐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前。端起一杯酒,对大家道:“本来军规中有将士作战期间不得饮酒地规定。今日情况特殊,我特许破例一回。”
“咱们大家来自不同的军团,不同的师团,此前,很多人相互并不认识。俗话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咱们能汇聚一堂,就是有缘分。我提议,为了我们有缘相聚干一杯!”罢,他一仰脖儿,干了杯中酒。
“干杯!”大家并没领会到主将这番话地深义,但并不影响一起干杯,大伙儿一同响应张锐的提议,纷纷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张锐干完这杯酒,又把自己地酒杯斟满,端起来道:“咱们虽然组成这支军队的时间很短,各部之间还不是很熟悉,但怎么大家都是同袍的战。既然是同袍战,也算得上是换命的交情。这第二杯酒,我们就为这份交情干杯!”罢,又一口喝完。
“干杯!”军官们也跟着举杯同饮。
“这第三杯酒,我敬在座的各位。”在军官们干完第二杯酒之后,张锐已经端起了斟满地第三杯酒,“也许,各位今后地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我敬大家都能前程似锦,军衔越来越高,官职越来越大。”
主将这话玩笑的成分很重,但大家还是满脸笑意,继续干完了第三杯。在座地谁不想升官发财?主将的祝愿话也算讨个吉利,大家也都喝得心甘情愿。
三杯酒敬完,张锐把手中的酒杯随手扔掉,道:“好,我连敬三杯,现在酒敬完了,我要告诉大伙儿一些不好的消息,希望不会影响到大伙儿的胃口。”众人纷纷放下酒杯,心道终于要切入正题了,一个个屏息倾听主将即将出的关键话题。
“想必最近这段期间,大家听到一些传言。现在,我正式向大家宣布,大家所听到的并非传言,而是事实……”张锐便把自己所知道的情况,有条不紊地叙述出来。
在张锐静静地叙述,众人也静静地倾听,谁都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惊讶。毕竟张锐所述的情况,大家通过各种渠道或多或少有所耳闻,只不过现在主将当众证实了传言的真实性。他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主将最终如何选择。
“那究竟该怎么办呢?”当张锐完情况后,来护儿率先发问。他自己的确不知该如何选择,他本来是属于贺若弼的人。而贺若弼和高颖是被东王和太尉联手除掉的,他的性命还是主将保下来的。因此,他心里极其不愿意为任何一派效力。
“按上都来的命令,我们应该朝西京开拔,并暂时驻守在西京。等待下一步命令。而按洛阳来地命令,我军应该开拔到襄樊一带布防,并等待命令随后向上都发起进攻。”张锐直言不讳地把两份内阁来的命令,对大家转述了一遍。
“那您准备执行那份命令?”王世充接着问道。据传言洛阳方面局势现在占有优势,他倾向于投奔洛阳的安乐帝。但还没有最终拿定主意。他想先看看疯虎是怎样选择的。
张锐环视众人道:“我统帅的这只部队,来自两个不同地军团,人员组成也各不相同。飞骑军的将士家乡大多在北方。而怒火军团的将士家乡大多在南方。现在北方家族支持安乐帝地较多,而南方家族则多数选择支持上都天佑帝。你们中的有一些人,就来自各派的家族,所以无论我执行哪个命令,都会有人不服气。最坏的结果是,发生分裂、火拼。那么,谁来一高见,谁能告诉我,我该如何选择?”
众人默然不语,主将的话很有道理。无论他接受哪方的命令,都会有一些将士反对。一旦控制不住场面,就会出现分裂、甚至火拼。
“殿下。如果有人不愿意随大军同行,您又无法掌控的话。依末将之见,不如随他们去吧。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强制有二心的人同去作战,恐怕会留下隐患。”思索了一会儿,怒火军团前师副师长李宽提出了这条建议。
“这怎么能行?如果让将士们自行选择。部队不就全散了?”怒火军团右师副师长薛举当即表示反对。道,“朝廷是要我们全军返回平定乱党。要是连自身都不整齐了,还怎么与敌作战?”
“那依你看,该怎么办?”李宽反问道。
薛举道:“依我之见,主将把持反对意见的人都暂时扣押,待平定叛乱之后,再释放他们。”
李宽笑而问道:“你提出这个办法,不怕主将与你选择不一样,先把你扣押起来?”
薛举是个直性子,皱了皱眉头道:“即使出现这样,我也认了。如果到了最后,我支持地一方取胜,在了解到我的情况后,也会理解我的。反过来,要是我支持地一方败了,那么我反对的一方,也会因我没有参与反叛行动,不会追究我地罪行。殿下刚才得好,大家彼此同袍一场,即使选择不同,情义还是应该有的,这样起码能保证一部分人不会受到牵连,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薛举的这话,把李宽都给逗乐了。连张锐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心想,这个人真是思想太单纯了。他地这个办法先不能否行得通,即使可行,最后真地能令这一部分反对者免罪吗?如果可行,那贺若弼获罪后,朝廷为何要派人前来追究远在千里之外,全然不知情的来护儿地罪责?

薛举自认为自己想出的这个办法是最可行的,不料李宽边听边发笑。他有点恼了:“你笑什么?行不行,言语一声。”
李宽忍着笑,对他摇了摇头。他又追问道:“为什么不行?”
张锐见薛举如此木讷,心里暗思,看来韩擒撤销他的职务,用王世充取代他,是很有道理的。换了我,也不放心把万余人交给这种榆木脑袋指挥。
就在薛举还在与李宽纠缠之时,王世充凑到近前,悄声对他道:“殿下,依末将之见,您还是把不同意见的军官先区分出来,然后将反对者一并除掉,方能控制部队以绝后患。”
张锐转头看了他一眼,问道:“你不怕这样做,我有可能把你也给除掉?”
王世充一脸媚笑:“末将一切都听从您的指挥,您为哪边效力,末将就为哪边效力,绝对不会擅自行动。”
张锐心,我会信你,才见鬼了。
“您要是觉得不方便出面处理,只要吩咐末将一声。趁着今日大伙儿到得齐整,末将保管天黑之前就会处置妥妥当当。”王世充完见张锐似在思索,便以为在考虑他提出的办法。于是。又悄声提出了一条建议。
之前,王世充还只是溜须拍马而已,张锐虽然看不起他的人品,但也不会厌恶他。但王世充现在提出的这条建议,就让张锐心里着实不舒服。甚至想扇他一耳光。
“不用了,我自有打算。”张锐费了很大力气,才忍耐住自己火气。不动声色地回道。
王世充悻悻而退,失望地看了来护儿一眼。如果刚才疯虎能答应他的提议,他就有机会报来护儿那日对他的羞辱之仇。现在只能再等待机会了,心里暗道,总有一天你会落到我手上的,到时候,我要你求着我杀你。打发了王世充,张锐决定不再犹豫,对还在和李宽争执地薛举摆摆手。待大家都安静下来后,他用洪亮的声音道:“我的选择非常简单。那就是继续留下来剿匪。你们当中有谁愿意与我一同留下的,请站出来。”
将领们皆面面相觑,当初他们都认为张锐会选择支持洛阳、上都中的一方。可就偏偏没有想到他会留下来继续剿匪。有地想,现在连整个国家都处在动摇之中。这个时候,不回去力挽狂澜,拯救国家、拯救朝廷,还留在这个偏远的地方剿什么匪?
再则,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万一选择地一方最终获胜。也许今后便可飞黄腾达,留下来剿匪反而弄得自己前途未卜。就算大胜而归。也难会不会被朝廷追究,因为继续剿匪而不听从朝廷命令班师回朝,就是完全没把朝廷的命令放在眼里!
“我愿意留下!”就在大家都在思索之时,高朔第一个站出来,坚定地走到了张锐的身后。
对于他的选择,大家都没有意外。高朔是张锐一手提拔起来的,在这个时候力挺张锐,也是理所应当的。
“我愿意留下!”
在高朔之后,参谋长范明和后勤官陈剑以及飞骑军游骑团长罗济也站了出来。这三人都是张锐的旧部,他们都选择支持老上司,也不无不妥。
“我也留下!”在这几人之后,来护儿突然站了出来高声喊道。
来护儿是八军团将领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张锐的人。大家着实吃了一惊,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坚定地跟着张锐走,难道他就不怕张锐的选择存在巨大的风险?
只有王世充又恨了来护儿两眼,心想,他肯定是怕回去之后,朝廷还要追究他地罪责,才会这么死贴疯虎。
在来护儿之后,飞骑军前师的军官们也陆续站了出来,其中以郝青二团的人最多,但一团长吴平却面带难色没有走出来,而他手下地营长们也在犹豫观望。
见状,张锐便又道:“我要求大家完全凭自己的意愿选择,谁也不用勉强。毕竟,这个抉择将会影响到大伙儿今后地命运,都应该谨慎对待。今日,我们有的是时间,大家可以边吃边考虑。”罢,就吩咐亲兵们开始上菜。
只可惜,现在谁还有心情吃饭。丰盛的羊肉佳肴上席之后,竟然没有一人去碰。
“殿下,如果我不留下来,您会放我走吗?”过了一会儿,李宽心地试探道。
张锐微笑着指着桌上的酒菜,道:“当然,我尊重每个人的选择,绝不干涉个人地自由。要走请便,这顿酒宴就当为你们送行好了。”
李宽见他得认真,便直言道:“那好,末将选择离开。”
“好。这杯酒,当我为你送行。”张锐也不追问他去投奔哪方,端起一杯酒,遥对李宽举杯点头,然后一口干完。
李宽也连忙回敬了一杯。他知道张锐地人品,他是一言九鼎的人,到做到。既然他已答应放自己走,就绝对不会食言。
“我也走。”薛举再李宽之后,也选择离开。张锐也同样不问他投奔何方,又与他干了一杯。
这时,吴平站起来道:“殿下,属下也想离去。属下……”
他刚想解释几句,就被张锐打断,端杯道:“好,你不用解释了。咱们共同西征过鲜卑,起来也是老战了。我敬你三杯,权当为老战送行。”罢,连干三杯。
吴平强忍住激动地情绪,回敬了三杯,道:“您是属下最为尊敬的上司。属下发誓,今后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教导之情和提携之恩。”
张锐淡然一笑道:“望你好自为之。”
众人亲眼看见主将不仅放李宽、薛举走,而且没有阻止旧部将领离去,全都放下心来。于是打定主意的,踊跃地坦陈自己的立场。无论谁要走,张锐一律敬他一杯酒。一个多时后,他已经醉得站都站不稳了。
在大家都选择好去留之后,李宽又问道:“那底下的将士们,怎么办?愿意走的,是不是能跟随我们一起走?”
“不行!”这时,张锐像是突然酒醒了一般,声明道,“今日选择离去的将领,都必须速速离开凉州。马匹、车辆已经为你们准备妥当,还会派护卫人员会把你们送入雍州地界。至于之后的安全,就要你们自己负责了。”
薛举是个直肠子,立马叫道:“这么不是把我们押解走吗?”
张锐道:“你要这么理解,我也没有办法。”
这下,底下爆堂了,心有不服之人纷纷叫嚷起来,“你这么做,等于是解除我们的兵权。”
张锐冷笑了一声,喝道:“怎么,你们难道还想带着部队一起走吗?你们把部队带走了,老子拿什么去剿匪?”
张锐的喝声,让众人稍稍安静下来。大家这才想起,游骑团的营长们几乎都没有来。他们为什么没有来,很可能已奉了张锐之命包围了兴隆镇。
一些人的额头上,冒出了冷汗。张锐也不是好惹的,万一把他逼急了,不知他会作出什么事情。再这么咋咋呼呼的,一定没有好果子吃。
薛举却没有畏惧,又问道:“只是殿下,要是下面的将士们,也有人想离去,您总不能强行把他们留下吧。再即使您勉强他们留下来,您能保证他们会一心一意的参加剿匪战吗?”
张锐寒着脸,冷冷地道:“这个就不用你们操心了。你们走之后,我会花两三个月时间逐级往下清理。对于要走的将士,我也不会勉强他们留下的。只不过,谁都不能成建制的离开。你还有什么问题?”薛举见他决心已定,也不敢再什么,沮丧地坐下。
当夜,选择要走的军官们,便在飞骑军游骑团秦书营的“护送”下火速离开了。而张锐把剩下来的将士又召集起来,商量连排级军官和想要离开的士卒的解决办法。
就在大家正在讨论之时,张锐突然接到程派人传来的消息。驻守在西平城内的八军团三营人要正在收拾行装,看样子准备要趁夜逃走。
周末老同学、老朋聚会。这次远在外地的也回来了,人特别得齐。因此,本人被灌了很多酒,而且是白酒、红酒一起来,当时就醉了,吐得昏天黑地。回来之后,也许是酒后着凉,又连续头痛了三天。
这几天都没有更新,希望大家见谅。本来昨天晚上一直在写,赶着想在零点前上传,结果还没有来得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