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论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不是羽林。刘风知道,那是皇帝苦心栽培的一支足以与匈奴骑士对抗的骑士军团。若是她算计地没有错,约有三万名练习了至少三年骑射的精悍骑士,因为每次她被召去陪驾射猎,见到的都是不同的校尉带不同的士兵,以一介外行人看来其用的阵法队形似乎也不太相同,以此可以看得出皇帝的心思远大得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就如眼前的这支骑士队,又收敛又张狂,即尽量不伤田间作物,却也毫不留情地践踏着宽敞的官道。
她很得意!
军马的速度仍在减慢,看这天色大约是想在附近扎营。她不大懂军事——除了跟着皇帝弟弟狐假虎威几回——所以驱马退后,“准备去驿站休息。记住,不得在陛下的军士们面前有半点倨傲!”
背后的蹄声隆隆。她头也不回地缓缓踱向大门。唉,好破旧的驿站大门啊——奇了,以前她去上林都是在哪里歇脚的?怎么没见过这样破的地方!
背后的马蹄居然越来越近了,身边的几个舍人以及快从马上摔下来的侍女都扭头瞪着后方。
刘风也悠然催促着有些疲累的马儿转身。
“这位夫人,我们将军会在驿站歇息,还请夫人……呃……”
两个军士在刘风似笑非笑的眼光下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半明的日光和半昏的月光下,刘风一身拖曳近地面的丝绣华服实在不像是一般人等。
“这位是阳信长公主!公主要去上林行宫与皇帝陛下会合、游猎!你——”
“你们的将军是哪位?若是认识的,我请他喝碗蜜酒。邴望,去多准备些吃食。反正上林有的是食材,不够的话就找阿青、公孙他们去猎来。”
年轻的军士张口结舌、面面相觑,眼睁睁看着刘风优雅掉头继续前行。
背后又是急促的马蹄声,不过她根本懒得理会。
“公主——”
一阵玄青色的风刮过。刘风眨了下眼,然后又眨了一下。
眼前一匹高马,马上是高高的硬鞍,鞍上是高高的一名将军。玄色的铁甲,同色长而大的刀鞘,背后斜插一把青色的硬弓。
她认识,又不认识。
“阿青?”
“公主!方才军士们冒犯——”
“无妨,我这个样子跑出来更是失礼,他们觉得奇怪也属寻常。”刘风对那俩年轻小伙子没什么恶感,事实上她对旧日少年车夫的新模样很有兴趣。“这是陛下给骑士们备的新装束?可我觉得没有以前的结实,难道是变轻了,可以让马儿跑更远的路?”
“……呃,”当上将军并没有多少年的卫青朝部下做了几个手势,远远的大队骑士缓缓继续前行。“这是——”
“好了,我只不过是好奇罢了。”她很有原则,不会过问真正的军事。哪怕自己其实好奇地要命。“你的部下们要在前面的高丘安营?”
“是,前面是个旧弃军营,虽不堪用,但宿一夜尚可。”
“那你就住驿站吧。”
“不不,青自然要与军士们同吃同住的。”
坐在马上时,她家阿青不可能用后脑勺对着她——除非他想摔下——好吧,她心情不错,放过他这一回吧!“也好,等会邴望他们做好吃的之后再给你送去些。不需要找理由推辞,送就是送!”
“……那青在此感谢!”
“去罢!”她愉快地挥手。
正当卫青要和部下们会合的时候,大道上又是一阵不能忽视的马蹄踩踏声与车轮碾动声。
“阿青,这不是军队吧?”
“公主!这是陛下的车仗!”
“陛下不是后天到吗!”刘风看了看破旧的驿舍,犹豫着要不要上前招呼弟弟,不想她家阿青已经迎了上去——他想让皇帝与他一起住废弃的军营?还是漏风漏雨的破屋?!
真是!
她边摇头,边也跟着去迎驾,不,是拦驾。
***
“姐姐不论什么时候都是风采过人。”皇帝笑眯眯地停车,乐呵呵地把驿舍里的人全部换成宫人和军士,美滋滋地品尝长风园名庖的手艺,然后不忘与长姐逗趣。
刘风脸色发绿。她的漂亮常服已经沾满尘灰和马毛,头发没有好好打理,而侍女们根本没时间给她更衣梳头上妆。“陛下好像早到了一天。”

“姐姐更早嘛!看来姐姐与朕都不由自主想到一块去了。”皇帝一点没有礼仪地抓着烤稚鸡肉片、蘸了大把杂菜酱就往嘴巴里塞,“能在野外游猎吃到这样的美味,足矣!”
刘风心中摇头,不过她也爱吃自家做的五味杂菜酱便是。而下首处,阳信家出身的卫将军还是挺斯文地……把一小盆肉片与整碗酱料混在一起,用汤勺往嘴里倒……算了,他起码用勺而不是手爪。“我是想念西北郊外的和风,早些出来吹一吹,将京里乌糟的气息吹掉。”
“听说姐姐在三姐姐家遇见淮南王的长女?”
“正是。现在连三妹说话都是那种风格。”
“姐姐不如学学朕,摆起架子来谁都不见。”
“……母后让我不要得罪宗室,须以礼相待、不得怠慢。”她轻声说着。
她和皇帝的位子隔得近,四下伺候的人都站在十步开外的地方,十步内也只卫青一个人——他正低头吃东西,连眼皮子也没抬。
“姐姐,对有些人就要显示出地位,不然他们反而以为你是在虚应。”
“陛下是否听说陵翁主——”
“知道。武安侯在世时比朕更知道。”
刘风顿了顿,继续慢条斯理地吃东西。想着:幸好田家大舅舅是病逝的,不然……也许下场与窦家舅舅一样凄惨。
“仲卿,你不是打听到和亲公主的消息吗?说给姐姐听吧。”
“是!”卫青在眨眼之间就撇开食物,正襟危坐。“青从匈奴俘虏中得知,和亲公主后被单于……嫁予休屠王。公主前年去世,遗下二子、仍留在休屠城——听闻两位小王子精通匈奴话与中原话,还识字。”
刘风呆坐半晌不发一言。刚才阿青说的是什么?每个字她都听得明白,但连起来就不懂了。
“姐姐,刘枫翁主嫁给了休屠王,生下二子。”
刘风转头呆望弟弟。还是没太明白。
“姐姐……姐姐不妨收养那两个孩子。”
孩子?收养?休屠王?那原本可能是她自己的命运啊……!
“该死的匈奴人!该死的匈奴单于!该死的休屠王!呸,那种畜生也配称王!”刘风愤怒地将长案上的东西扫落大半,精美的袖管和衣服上沾了不少酱料汤汁。“阿青!”
“公主。”
“把那个、那个休屠王斩了!我就送你章武县两年的赋税,还有章武马场里所有的好马!”
“姐姐,即使你什么也不赏,仲卿也会为你砍下休屠王的脑袋。”皇帝微笑着安抚她。
刘风愣了好一会,“陛下,这是要作战吧……那还是算了,能否找使节或是细作……”
“姐姐,休屠王曾占据过甘泉宫,至今也还扣押着中原男女数万,朕怎可放过他呢?!仲卿,你说,斩了休屠王难不难?”
“不难。陛下,公主,青一定带王子与和亲公主回中原。”
---------------------------------
[注1]此处为猜测杜撰。最后成为四大顾命重臣之一的金日磾(midi),十四岁时即为黄门养马,这个职位应当不是养马的仆人,而是皇宫高级侍卫官(比如说后来的“太子洗马”一职是高官而非仆人)。他是休屠王的儿子没错,但若无特殊来历,在以出身论地位的汉代不太可能被汉武帝带在身边,更不用提将他母亲的画像挂在甘泉宫。当然子孙显赫的还是金日磾的弟弟金伦。
汉代嫁去游牧民族的最多也就是宗室的女儿,不可能是皇帝的亲生女儿,一般不会真的成为大单于的阏氏(正妻王后),何况在文景帝时代、若干年就会有个“公主”带了大批财物送给匈奴,因此人和部分嫁妆一起转手赏给部落首领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本文杜撰金日磾为和亲公主(本为“七王之乱”中吴王的亲族)的儿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