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公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部饰金轩车停在长风园的大门口。打扮停当的子夫满面俱是无法掩饰的惶恐。
年过二十依然不肯嫁的君孺,拉着儿子不知如何是好的少儿,收下宫中的聘礼后喜气洋洋的卫媪,以及面无表情的刘风都在正厅送行。
卫家终于嫁女儿了,只是仪式太过简陋……不,是没有仪式。她们家的女婿也称不上女婿,因为他是天子,除了皇后以外不需要迎娶任何女性。
卫家的大儿子病着,入行伍的小儿子尚未得知,几个族侄根本做不了什么事。
刘风闭了闭眼又睁开:相处了近十年,而且她这个女主人亲手将子夫送进无尽头的未央宫。
“子夫,我好歹是长公主,如果受了欺负就告诉我,想离开宫里也告诉我。你带去的两名侍女也算是宫中的老人……你……好生保重。”
正当华年的子夫非常清楚自己的命运,只哆嗦着给女主人行了最后一个礼。即使第一次穿长曳地的沉重华服,那姑娘但是一点没有不自在卑微样子,可也无半分欣喜的表情来。
“……你……去吧,该吃的吃、该用的用。宫里的人和事我会照应。”她已经确定自己的皇帝弟弟记得卫子夫这个名字。[1]
子夫微垂首地缓缓步下厅堂,登上华车。旖旎的锦绣裙摆拖得长长的。
只十几天后,刘风得到消息,后宫有位公主诞生。[2]
那位小公主的母亲还是她送进宫里去的,现如今已经是千石夫人,配有自己的殿和宫人,也勉强有资格在广大的未央宫中与前主人对坐。
刘风先去探望自己的第一个侄辈:那是个小小的粉嫩的东西,很少哭,总是含着自己的小手指睡觉。她不但给侄女的亲生母亲送去一箱钱、外祖母家一箱钱,还给了小家伙的乳母们不少钱。这是皇帝的第一个孩子,虽然不是儿子,却打消了人们认为皇帝无法生子的窃窃私语。
皇太后自然也很高兴。宫中很长时间没有孩子天真的笑脸,出嫁的三个公主也没有外孙,只有她在民间的异父姐姐早早就有几个孩子。
说到这位民间的姐姐,刘风倒没什么话好说,那位姐姐在打扮过后还是很漂亮的,生下的最大的外甥女儿虽然不特别耀眼却也称得上清秀。她和姐姐有所往来,但不是很亲密——实在是因为没有太多的话题,不过姐姐挺喜欢在长风园里住几天,然后去告诉皇太后园子里的别致吃食、粗犷马场和门前河水……呃,她的姐姐不是坏人,但她可以看得出母亲对长女虽然疼宠但仍有着疏离。至于太皇太后那边,老人家的态度颇冷淡,所以她建议姐姐多来长风园,而不是去宫里讲一些平民琐事。
“看来姐姐很喜欢孩子,进了宫不先见母后和朕,而是偷偷跑来抱孩子。”
“我就喜欢乖巧漂亮的女孩儿。”
“哦?怪不得姐姐府里都是这一类的姑娘。不过朕倒喜欢神气的男孩子。”
刘风笑着摇头,见皇帝一点没有抱抱女儿的意思,就把孩子交给乳母带回屋去。“陛下是想出门游猎了,对吧?难得现在的天气不冷不热、马儿们的草料也十足,嗯,还有一批新的骑士可以差使。”
“呵呵呵!姐姐还把朕当小孩呀!”
皇帝在亲近的人面前全然不讲礼仪,随便坐随便躺,现在更厉害的是跑到她的玉几对面盘腿半坐半立——他是怎么保持平衡来着?——来讨礼物,“姐姐,今年朕的生辰,你只送了些不中用的玉啊金啊,怎么没有别的?”
“我记得还把府里擅长骑射的年轻人送来当侍卫了。”刘风装傻,“他们可是自己备了马匹盔甲和兵器的。”
“对了,说到兵器,朕见那个……那个仲卿的剑,又能刺又能斩,还可将一般的铁剑砍出道道缺痕。

仲卿?对了,是卫家阿青自己取的字。可惜她对兵器没有研究,完全不晓得皇帝在兴奋什么,不过她倒是知道那孩子——他已经长大了,大概不能再叫他孩子了——的剑的来历,那是她的家丞送的。
“那剑,好像是我的家丞年轻时得来的,他还是马夫长的时候就教阿青他们马术和武艺。另一位舍人教他们念书。”
“姐姐府中真是能人辈出。”
刘风听不出皇帝弟弟话里的真实意思到底是随口感慨还是微有忌惮,干脆老实讲,“家丞铎驿是平阳侯荐给我的车夫,他赶车、养马和赶匪人都不错,且是训练我第一次送给陛下的那匹白马的人。舍人周长孺是前宫中匠人的儿子,我原以为他继承了他父亲的好手艺、没想到却只会念书而且家里穷得吃不饱饭,于是干脆让他为我算帐、写文书、给府里的少年们教书,若是乡里遭灾,他连问都不问我这主人一声就会去放粮免税……唉,算是巧吧。连阿青也是以为被生父家错待、赶来投靠母姐,才成了我的车夫。哦,现在他是陛下的侍卫了。”
“那个很有精神的去病小子是阿青的外甥?”
“是呀。不过看上去脾气很倔,现在只肯听他母亲和我的话。”
“呵呵,他会不会听朕的话呢?”
“……”
“哈哈,朕挺期待的。”
皇帝终于结束了令人脊背冒汗的家人话题,很愉快地收下自家亲姐献上的价值一座小庄园的八匹贵重白马——那些都是中原马和昆仑天马交配的第一代后代,极难觅得,也与皇帝的天子身份很相配。
她始终没有问及子夫的现状,也不便直接问弟弟本人,只是给皇太后身边的女官长送了口信和一镒金子、请那边代为关照。她这个主人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若是她把手伸进未央宫……不想了!新任的车夫毕恭毕敬地侍立在车旁,太恭敬、太疏远,让人怀念起以前铎驿和阿青轮流驾车星夜赶路、无所顾忌地谈西论东的日子来。
尚未驰到长风园,皇帝的特使已经等在门口。
她的封邑又多了一座城。算算已经有四个县的贡赋归于阳信家……嗯,周舍人一定很高兴有很多的余钱赈灾济贫吧?
“来人……把赏赐的布料全部给周舍人送去,叫他好好奉养我的刘嫆姑母。另外,少写那种无衣无靠的诗!”
她的治下没有冻饿而亡的平民,也没有倚强凌弱的豪奴。虽然这个长公主其实做得有点窝囊,可现今没有把柄的贵族、除了她又能有几个?
待换好衣服、吃喝了些东西,第二拨报信的又来了:子夫有孕了,被立为夫人。
--------------------------------------------------
[注1]史记的很多记载也是编的故事罢了。试问,一个男性史官怎么可能知道一个长公主在她家侍女进宫前讲的话呢?当事人又有哪个会把这样的对话大肆宣传,或者傻傻跑去告诉史官!此外,以阳信的出身和地位,根本不可能想过要靠几个宠物般的歌女得到富贵,但此时皇帝无子倒是差点丢了皇位。因此本文也学习史书,编!
[注2]鄂邑(嫁给王信之子、表兄王充)公主,李姬所生。后南宋时的《西汉会要》研究出武帝五女的顺序:鄂邑盖公主-夷安公主-卫长公主-诸邑公主-阳石公主,是否真是这样排序不得而知,是否有其他的女儿也不清楚。作者根据情节需要,采鄂邑盖公主-卫长公主-夷安公主-诸邑公主-阳石公主的顺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