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改革(第三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和三年冬十一月
涿县四门外,各有一小亭。平日县令有什么布告文书,便张贴于此处,或是命书吏手持竹简,向百姓宣读。今日也是如此。书吏一口气把新任县令大人的命令念完,而后道:“尔等有何不懂之处,某负责为尔等解释!”
这条命令很简单,就是涿县各户人口,重新统计田地数量。而后按实有的田地严格按照朝庭的规定征收田赋,绝不多征,如果有虚报少报等隐瞒者,一经查处,严惩不贷。
大家都懂了,只是都很疑惑,这是真的吗?他们见惯了太多的官老爷为自己捞好处。真正的好官,哪怕是什么事都不管,无为而治的官儿,现在也难得一见了。如今刘备这一手,不得不让他们怀疑是不是有什么阴谋陷井。只是,县令的话,还是一定要听的,没见后面写得清清楚楚,如果隐瞒,查出来后严加处罚么?
也有人替刘备唱赞歌,无限度的信任刘备。因为刘备是涿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子弟做官了,会欺压他们。而更多的是,他们都多多少少认识周禹等人,刘备的信誉是一片空白,但周禹的话还是极为可信的。
那晚刘备与卢毓谋划一整晚后,过了二天,刘备便重新拜访了刘基。这一次,刘备的姿态摆得很低,他提出,自己刚来涿县,要做点事情让大家相信自己,希望能等到太守大人的支持。重新丈量土地,希望大人能够支持,作为回报,大人和大人的亲友,田地可以不用去量,按原来的数字上报就可以了。而后,刘备希望可以拿几家在涿县名声并不好的家族来开刀立威。至于人选么,可以与太守大人一起商议。但是刘备要太守大人强烈支持自己废除一部分乱摊派的税收以及如实向百姓征收田赋。
这一次,刘太守并没有马上拒绝。而是告诉刘备,自己要考虑考虑。让刘备等候消息。
刘太守慢慢考虑,刘备去没有闲着,他马上组织县丞以及卢毓等人,把布告刻了出来,张贴在城外亭中。而后又马不停蹄的准备重组县兵。刘备已经铁了心,如果刘太守再拒绝自己,那么就让他看看自己在涿县城中所拥有的强大力量。
那天与周禹彭军等人相见之后,大家喝了个痛快。这数年事情周禹等人也一一细细道来。现在兄弟会,已经是幽州第一帮会了。没有办法,各县各城中,有严密的组织机构有独立的财政收入有自己忠诚的目标的混混组织,就只此一家,再没有第二家。周禹等人严格执行了刘备那套理论,锄强扶弱,除暴安良,再就是讲义气,重然诺。很得涿县及各地豪杰的好评。陈益这几年充分显示了他经商的才能,赚得不少。于是周禹等人,打着刘备的旗号,广施钱财,多行善事。这数年间,刘备礼贤下士的名号传遍豪杰巨侠之间。至于明里,他们则是谨守刘备吩咐,不敢太过招摇行事。会里兄弟已经发展到数百人,都是精干健儿,刘备已经抽空见了他们一面。刘备望着这些人心中大喜,黄巾乱时自己登高一呼,这些人便是自己最好的士兵。典韦本来就是喜欢与这些游侠儿厮混的人,不用刘备吩咐便已经与周禹等人混得极熟。典韦只是露了二下,便震慑了这帮心眼高得很的汉子。嘿嘿,如果典韦不愿意做县尉,让他来做兄弟会的帮主也不错,刘备暗暗偷笑。
张飞在庄园中,每日里只是苦读刘备让他读的书,或者是打熬力气,练习武艺。至于酒,还是喜欢喝,却也减少了许多,最起码,不乱喝了。刘备几年前告诫他的酒能乱性的话,还经常响起在耳边。他将来是要做将军的人,不能因为饮酒,坏了身体,乱了心性。刘备已经决定了,张飞就是将来自己的县尉人选之一。还有一个,便是典韦,反正靠近边郡,都可以设二个县尉。还不是自己一句话的事情。
这几天,刘备让典韦挑了一彪兄弟,在城中四处打探消息。张飞则跟在自己身边。二位堂兄守在楼桑村,这个时候,可不能出差错。刘备知道,如果刘基翻脸,立马便是一场腥风血雨的争斗。只是自己却是不是那么容易服输的。刘备暗暗准备着。
几天之后,刘基派人请刘备赴宴,刘备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刘基应该是妥协了。他并不担心这是鸿门宴,刘基应该知道自己与周禹等人的关系,也明白自己的武力值,如果他敢动自己,他家人几十口都在城中让周禹的弟兄盯着,哼哼!
这一次会谈,很成功。刘基支持刘备重量田地,减免赋税。做为交换,刘备需为刘基清理几个对头。双方可以说是得到了各自想要的东西,皆大欢喜,宾主尽欢。
这就是政治!刘备出了太守府后暗暗道。
那晚卢毓替刘备分析了涿县的局势。如果刘备要重量田地,按实征赋的话,只怕会引起涿县所有地主豪强的反对。一个不妙,只怕就要出事儿。要知道,那些地方豪强都有自己的部曲以及家兵的。如果把他们逼得急了,带兵围了县衙那就成笑话了。这驱逐官员的事儿,大汉不是没有发生过。东汉的体制很奇特,地方官员如果得不到地方世家豪族的支持,政令便无法畅通。至于老百姓么,他们是属于被统治的,谁会去理会他们的声音?他们只需要付出自己的血汗以及收获就可以了。虽然刘备手里也捏有一枝力量,但真对抗起来,出了流血事件,那么刘备的下场只有一个,就地罢职,押入囚车,解至京师问罪。是以刘备虽然不惧,却也不能这么蛮干。这还不是刘备纯靠武力可以解决问题的时候。

卢毓与刘备商量,蛮干肯定会被所有地主反对,这样肯定不行,那么,不若与刘太守合作。许诺刘太守与他亲友之间不动,其他的按规矩来。刘太守在涿郡多年,只怕仇人也是有的。再顺便帮他清理几个他看不顺眼的,以及在涿县名声不好听大家都恨得牙痒痒的,这事应该差不多就成了。
当时刘备提出反对,他觉得与刘太守勾结,那岂不是与他们同流合污了。这样,大大的违背了自己的初衷,自己本来就是要拿他们开刀,一视同仁的。但卢毓当时问了一句话,就让刘备傻了:“玄德,那你不这样,你斗得过他们吗?”
当然,就算刘备武力值再高,也斗不过在涿郡根深蒂固的刘太守。这可是他的老巢。卢毓又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田地重量重订赋税这项政令能实施下去,这项政令能够圆满实施,你在涿县也就站稳了。”
是啊,我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让老百姓减减负吗?那去动不动刘基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自己的目的达成了就了了啊!刘备有些迷惑。
卢毓又说了:“政治,是要讲究妥协的,不能一味蛮干胡来,这官场之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一顿话,说得刘备茅塞顿开,不错啊,自己不向刘基妥协,强硬对待,只怕是两败俱伤,不,不是两败俱伤,是自己黯然败下阵来。那自己如果向刘基妥协,那么,勾通到位的话,很有可能这事就成了!想到这里,刘备不由大是兴奋,再看卢毓,眼光又自不同。不愧是世家子弟,眼光独到,看来这几年,他在老师身边学了不少。只可惜,老师只教自己学问做人,却不肯教自己为政之道。真是遗憾!
他却是不知道,卢植早就看出刘备不是个安份的人。为政之道,他有意让刘备自己去领悟,至于将来能走多远,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卢植对自己的两个儿子么,定位得倒是很准确,就是一个字:臣!既然儿子将来都是为人臣的命,那么熟悉公务那自然是必然的了。
得到刘基的支持后,刘备便迅速组织人手,按户前去重新丈量土地,量好后,把户主以及家中有多少田地一一造册封存,又重抄一份名单,张贴于城外亭中,可以让众人前去查询,如若有错,可以向卫士举报。没有办法,这也是刘备杜绝舞弊手段之一。
至于涿县一干地主豪门,刘备亲自挑选兄弟会中骨干,让周禹彭军典韦张飞卢毓都去帮忙。刘备下了死命令,一定要详细,不得有假。至于刘太守以及刘太守这边的人么,就暂时让他们再逍遥些日子好了。
一时间,涿县鸡飞狗跳,每日里上门求情的,威吓的,络绎不绝。那些人,横行乡县惯了,哪会把一小小的县令放在眼里。刘备却是不为所动,只下完命令后,等候收集数据。
而涿县普通百姓间,却是奔走相告,对刘备减免一些赋税的举动感恩戴德。虽然那些苛捐杂税本来就是不该征收的,本来就是不该存在的。但善良的百姓却仍然把这些恩情都记在了刘备身上。在他们眼里,刘备简直就是大汉最好的官员,哪怕刘备碍于压力,只能减免一部分。现在街坊乡野之间,都是对刘备的赞扬之声。在刘备眼中,砍掉这一二项小小的税收,微不足道。但在农民眼里,却是大大减缓了他们生活的压力。他们心中,刘备便是一个为民做主的好官。一时间,刘备的声望在涿县急剧攀升。而这,就是刘备以及卢毓想要达到的效果。
在主官的雷厉风行之下,下属官吏的办事速度也是超快。快近年关的时候,土地重量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而对涿县的人口,以及所从事的各行各业也是重新摸了一个底。刘备已经打定主意,只待新年过后,便宣布具体措施。而后,便是鼓足劲头,准备来年的工作了。
PS:第三更了,道人没有失言吧?那么,让推荐,点击,收藏来得更猛烈些吧!明日继续万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