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涿县县令(一)今日第二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原以为卢植会好好安慰自己,毕竟自己担惊受怕的不是谁曾想,卢植见了刘备,狠狠训诫了刘备一番,口水喷得刘备满脸都是。
“你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事情?人家言官弹劾你可是没有讲错啊,老夫早先让你不要跟那些地痞来往,你不听,身在朝堂结交江湖匪类,人家没有说错吧?”
“哼哼,宴会之时大放厥词,妄议朝政,暗讽今上。好大的胆子!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种话是你能说的吗?现在天子英明,没有追究你,是你的福份,否则,你不死也得脱层皮!什么时候,你才能成熟点?”
卢植把刘备的缺点都挑了出来一通数落,骂得刘备体无完肤,可是刘备心中只有感动。他明白,只有关心他的人,才会如此替他着急,怕他犯错误。是以卢植向他开炮以来,他只是默默垂头听着,一句也未曾争辩。
卢植训了半天,火气发泄完之后,望着刘备道:“罢了,还是想个办法,为你谋个外放罢,否则,洛阳城中明争暗斗水深火热的,下次还不知道你能惹出什么事来。”
刘备想了想,觉得老师说得很有道理。自己一不小心撞破了太平道和宫内太监的好事,这可是结下了死敌。这一次他们没有把自己给人道消失了,下次还不知道有什么手段呢。更何况又得罪了新贵何进兄弟。何进何苗现在因为妹妹何皇后的关系,受宠得很,正是皇帝刘宏跟前一等一的红人。现在又与宦官勾结对付自己,自己再待在洛阳,只怕老师也是护不住自己了。索性干脆退出洛阳城,摆明了告诉马元义等人自己不知道也不参和他们那点事。这样,或许自己就安全了吧?反正现在时间还早,没有必要跟他们斗。
刘备打定主意,便向卢植道:“老师,弟子也想出外为官,待在洛阳城中,整日无所事事,还不如到州郡地方去做一番事业!”
卢植听了大为高兴,道:“这样最好!待会你写篇奏章,明日朝会老夫替你递上去,争取最快时间帮你解决外放的事情。”
刘备没有写过奏章,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便问道:“老师,那弟子写些什么?”
卢植望了一眼刘备,知道这个弟子没有写过奏章,便又是一通说教。无非是先谢过天子不罪之恩,再讲讲自己在洛阳的处境,再稍提下自己想外出为官的意愿。这样就行了。至于遣词造句以及格式么,卢植翻出一篇自己写的公文,交给刘备,让刘备自己琢磨。
第二天朝会,卢植上了一本,言是刘备所奏。刘宏还没有从刘备那个大鼎的兴奋中清醒过来,见得是刘备所奏,便决定给刘备一个面子,让内侍念。
前面一大段,按众大臣及皇帝刘宏想来,照常理都是些废话,赞誉皇帝云云。平日里别人所上之本,所有人都心不在焉,不怎么用心听的,只是关注最后的内容。毕竟那才是重点。但刘备是什么人。这一次再度让人见识到了刘备的文字功底。一篇文章做得是骈四骊六,华丽无双。里面夸赞皇帝之手法,更是让众大臣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刘宏也是大张着嘴巴,心里乐得翻了天。
“臣备顽劣,本非将种,又非豪门,幼年失怙,家世寒微,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以备微才,寻蒙国恩,除臣为郎。。。。。。臣才薄德微,不堪大用,身在京师,多受人诟,进退之间,实为狼狈。万幸圣天子在位,文成武德,泽被苍生,明察万里。不以臣狂悖,许以名位,证臣清白。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非此难报皇恩。。。。。。。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臣愿还乡,侍奉母亲。愿圣天子垂怜。臣刘备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皇上千秋万载,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内侍尖细的声音方落。大殿里众大臣心里却是琢磨开了。清流一派有人暗骂刘备拍马逢迎之徒,也有人暗赞刘备做得花样文章。那些奸佞之徒,脑瓜子却是转得最快,心里只是想着这刘备要赶快弄出洛阳去。否则,就他这一手拍马功夫,自己还怎么在皇帝跟前混?看看皇帝笑成那样就知道,刘备这篇文章,是深得皇帝之心哪!先是贬低自己,可怜兮兮的博取同情,既而感谢皇帝不罪之恩,又言自己无才无德,在洛阳为皇帝添乱了,既然自己不受大臣待见,那自己回家侍奉母亲好了。把自己的委屈不经意间便摆露了了出来。好一招以退为进哪!后面又大拍马屁,什么圣朝圣皇的,高帽子只管往刘宏头上带。你都把皇帝拍得这么舒服了,他会让你受委屈么?
当然了,好话谁不愿意听,刘宏见多了大臣的指责,忽然刘备对他大赞特赞,所说之词前所未闻。听听,文成武德,泽被苍生,明察万里,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啧啧,真带劲!况且刘备本身又是卢植嫡传弟子,身负名望之人。是不是代表卢植其实心里也是像刘备这样想的,一样崇拜我呢?刘宏坐在皇位之上,脸上挂着傻笑,心里头却是暗自意Y开了。

卢植与杨彪等人换了个眼神,眼中却是隐含笑意。他们都不是刚入政坛的愣头青了。一个个都滑不溜手。自然明白政治之黑暗可怕之处。见得刘备迅速成熟,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尤其是卢植,见得刘备一点就透,一通马屁拍得皇帝舒坦无比。心里更是对这得意弟子满意。只有蔡邕,好几十岁的人了,还那么刚直,看他脸上愤愤之色,摆明了就是不喜欢刘备所言了。真是一个愤青啊,他也不想想,刘备拍皇帝马屁,皇帝都乐成那样了,你摆个死脸色,不是明着和皇帝作对么?幸好他官不大,位置站得比较偏,否则皇帝看见他那张死脸,只怕心中大大不悦。看来,蔡邕死于王允之手,不是没有道理的啊。他这人,太不懂政治了。专心做个家音乐家之类的,倒是大大称职。
不说蔡邕心里暗暗打定主意为免刘备走入歧途要下朝后好好教训刘备一番。只说皇帝刘宏心里高兴不已。这人一高兴,便心情大好。刘宏心情大好之下,又想起刘虞在刘备家拉来了那么一个大鼎,还有好几件二百余年前世宗皇帝赏赐刘备家的东西。这可都是刘备家的,现在都归自己了。刘宏现在觉得自己占了刘备挺多便宜的。怪不好意思的,这刘备又是个乖孩子,会说话。补偿下他吧!当下刘宏打定主意,便问众臣道:“众卿如何看待此事?”
下面众大臣便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开了。当然,无一例外,都是赞成刘备外放出京。卢植愿意刘备出京避祸,宦官以及何进一党本来就是要赶跑刘备,虽然没有达到整治刘备的目的,好歹也要把他赶出洛阳。至于溜须拍马之徒,更恨不得刘备马上到地方去为官,否则万一皇帝一高兴,把刘备放到身边。那他们就没得混了。只有刘虞以及寥寥几人,才真正希望刘备出京之后,能展现自己的才能好生做出一点成绩出来。
刘宏又问众臣,既然都要刘备外出,那么,给他个什么官职才好?诸人又是一阵好议,最后空出来几个地方小县的副职,让皇帝刘宏圣裁。刘宏看了看,忽然道:“涿县陈令老迈不堪,已经上表致仕,就让刘备为涿令罢。又可让他顺便侍奉母亲。一举两得。”
刘宏话音方落,殿下诸臣可是炸开了锅,哪有刚成为一个小小的公务员,便忽然提拔到一地父母官的职位上面来的?就算如曹操的背景,也是做了好久首都某区公安分局局长(洛阳北部尉)才在二年多后成为顿丘县令的。这刘备才举孝廉没多久,没有做官的经验,怎么能有这个待遇呢?要知道,县令可是一县之主,大汉官员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你想想,大汉是郡县制行政机构,换成现代,也就是市县二级政府,没有省。刺史则是监察机构,没有行政权力。要到现在的皇帝刘宏去世前夕,才有州牧(等于省长)。而大汉的县长,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县委书记兼县长兼武装部长,反正是军政民组织人事财政,除了公安局长是县尉外,所有大权他一把抓。而县令都是皇帝亲自任命,可想这个职位的重要。现在刘宏一下子提拔刘备为涿县令,下面的大臣当然不干了。便是卢植,也是惊愕无比,随着众臣出言反对。他倒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他只是担心刘备年方弱冠,便主政一方,若是出了差错,反而毁了前途。这样可不划算。
刘宏看见下面众位大臣无一类外,都是反对反对再反对,当下怒气发作,忍无可忍。心想:朕操,老子不发威,当老子是摆设么?你们要任谁谁谁为官时,可见朕反对过了?朕只是收收赞助费而已。好不容易朕第一次真心真意想提拔一位臣子,你们居然敢联手反对?哼,叔可忍,婶都不可以忍。当下刘宏发飙了:“拟诏,令刘备为涿县令,即日生效,限二月之内到任。”而后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天子向来和气生财,这好不容易一生气,众臣给吓傻了,总算明白过来。这大汉当家主人还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啊。当下,也不再脸红脖子粗的反对了。皇帝都生气了,自己再反对,那不是傻么。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此时,是大汉光和三年秋九月二十日。刘备提前历史无数年,成为大汉一县主官,成功挤身大汉中级官场。
PS:本周推荐点击好少,大家多多支持吧!道人拜谢了!谢谢大家,道人将拼命更新回报大家的支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