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曹操(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拐了几个弯,到得一条青石铺就的大街上,远远便望见前面有一拨地而起的高楼,“快哉”二字随风摆动,曹操于前面勒住马,翻身下来后等候刘备等人一起进去曹操看来是常客,一进门,便有青衣小帽的小厮前来接待,曹操淡淡道:“二楼包间。”那小厮便亲自引曹操刘备四人鱼贯而上。刘备放眼打量,此楼占地甚大,光看一楼之面积,便是比涿县醉仙楼要大上许多。装修以他两世为人的眼光来看,也是极好的。却是不知何人手笔。转念一想,这洛阳城中的巨富数不胜数,也自释然。
小厮引他们进入一个包间后,便自恭手站在一侧,曹操吩咐道:“捡店中招牌菜尽数上来。再上二坛陈酿,去罢!”那小厮躬身一礼,径自退下。曹操便自坐了主位,又笑着招呼刘备等人坐下。
典韦却是站着一动不动。曹操眼光放到典韦身上,止不住的欣赏,道:“贤弟却是未曾替为兄介绍这位壮士呢!”
刘备回头对典韦道:“子柔,坐下罢!”看到典韦坐于马妍之后,才回头对曹操道:“孟德兄,此乃我贴身护卫,典韦典子柔,平日里我当兄长般敬重的。”虽然有些夸张,但却也是事实,刘备对典韦可谓极好,甚少摆主人的架子。早先不向曹操介绍,却是因为历史上典韦原本就是曹操极为欣赏的部下,自己挖了曹操墙角,而当事人又在自己面前,心中实在有些患得患失。现在却是想通,反正典韦已经跟我,难道你曹操还能让典韦去跟你不成?若是如此,那我刘备却也太没用了点,冤不得旁人。
曹操对着典韦笑道:“原来是典壮士!”又着实夸赞了几句,典韦心实口拙之人,回应得几句,便不再说话。此时酒菜上来,曹操笑劝道:“此处酒食甚美,曹操平日宴友,便来此处。来,刘贤弟,请用罢!”
而后饮酒时,曹操刘备二人谈得兴高采烈,刘备从曹操口中得知,原来曹操是从桥玄口中得知自己这么一号人物。刘备猛然记起,那司徒太尉都干过的桥老头,可是对曹操欣赏不已。当时桥老头好像这么评价过曹操:“天下要乱啦,没有上承天命的人才降世来救汉朝,汉朝就完啦!那个人,就是你曹操啊!”(天下将乱,非命世之君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当时许家兄弟(许邵许靖)在汝南老家搞了个人才鉴赏评论大会,号称“月旦评”的,评论当时人物,很是轰动,那些被评论过的人,则是身价倍涨,为世人所知。而曹操当时浪荡无行,无官无职无好名声,典型的三无人员。却是也想凑趣让许邵对自己品头论足一番,好让自己赚点名声。殊料许邵睬也不睬他,最后还是桥玄一封荐书与许邵,许邵才对曹操作出了那留传千古的评论。可以说曹操是深得桥玄喜爱的。而刘备自到洛阳后,对曹操的小道消息可是听到不少。少年曹操整日与洛阳一班公子哥袁绍之类的斗鸡玩狗,贪玩作乐,叔父管束不听,便去曹嵩面前告状,曹操知道后,小孩子么,心里肯定把叔叔狠上了。有一次便在叔叔面前吐血装病。曹操叔父见了,急忙去找曹嵩,说曹操命在旦夕,结果曹嵩急忙过来一看,曹操却没事,正坐在那边看书呢。曹操叔叔一见,得,上当了,这小子把自己给玩了。当下面子过不去,便匆匆跑了。曹嵩问及,曹操说我叔叔从小就不待见我,背后说我坏话那是肯定的事。曹嵩自己养的儿子哪里不清楚什么货色,心里明镜儿似的冷哼一声便走。曹操虽然被父亲看穿,但是他叔叔以后却是不好再管教告状了,没办法,兄长还信不信自己不说,阿瞒这小子玩起阴谋来只怕自己还不是他对手。又种种如与袁绍一起抢人家新娘啦,半夜三更翻墙勇撞大太监张让府邸啦,反正是尽折腾了,没干什么好事。是以《三国志》《魏书》里,陈寿可能觉得曹操少年真的没有什么好写的,就来了这么一句:“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这小孩子机警是好事,但小孩子有权数,便不是什么好话了。想想,十几岁的孩子厚黑阴险,城府重重,有哪几个大人会的?至于任侠放荡,不治行业,简直就是说曹操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了。所以,可见当时的人们,对曹操袁绍等,可是没有什么好话的。当然,小孩子么,大人一般也不与他们计较。
刘备心念一转间,把洛阳盛传曹操之事脑海里迅速过了一遍,心中不由暗想:还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哪!就曹操这少年劣性,居然也能举孝廉,直接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要知道洛阳北部尉相当于现在北京市公安局某分局局长,可是实权部门。若他老爹不是九卿之一,若他家不是大富之家,哪那么容易?怪不得街井间有人传唱:“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大汉的政治已经烂啦!又想及曹操为官之后,风格突然为之一变,现在官声传遍洛阳城,又不禁暗叹:毕竟与众不同,果然时势造英雄也!

他前世今生也未曾为官,却是不知,新官上任,这面子工程是看得最重的,古今同理。曹操自然也不能免俗。你想曹操年仅二十,便是副县级的高官,自然意气风发。那汝南许邵又说他自己是治世能臣,自然心高气傲,极为自信。且自幼在“公子圈”里混,现在既然做了官,不拿点成绩出来,岂不是让圈子里的人看笑话?于是,衙门的形象工程建设便轰轰烈烈上马。曹操既然决定在天子脚下好好露露脸,便也豁出去了,这点狠劲他还是有的,便设了个五色大棒整治风气。自己衙门气象一新后,自己还亲自带人巡街。结果,好死不死碰上了蹇图。这话怎么说来着,规矩就是让人违反的。蹇图自然知道曹操,就是因为认识,还一起喝过酒。仗着自己身份自然也不惧曹操,心里压根就没当一回事,结果被曹操拿来立威,一顿乱棒打死了。自己死了也就死了,还被竖为反面教材,为曹操赢得无数欢呼好评!真正冤枉。
不说刘备暗叹曹操身世显贵,只说两人谈及学问,品评时事,刘备又不得不深深佩服曹操。几乎刘备说到什么,曹操便总能接上来说个子丑寅卯一二三四。而说到当时人物,朝堂政事,刘备自然是远远不及曹操。曹操头头是道,一一与刘备细细道来。刘备细心接收消化这些信息的同时也是暗赞:哎,吃喝玩乐斗鸡玩狗的同时还能把书读得这么好,还真是厉害,刘备自认做不到。
曹操却也是暗里仰慕刘备才学。虽然刘备对当今朝堂之事甚为懵懂,但那却是刘备年幼,未曾出仕,若是他到得一个层面,自然也会了解。而刘备的博闻强记,以及时时冒出的新奇言论,却是给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操不禁也暗自羡慕刘备:唉,还是刘备幸福啊,找到这么一个好的老师!那卢子干负海内清名,果然不是吹的,不愧马融亲传哪!现在又把刘备教得这么出色。可惜,我爷爷是个宦官,自小又是个顽劣性子,卢植不待见我,不然,拜到卢植门下,却也可以炫耀一下!
曹操又与刘备谈得半晌,兴趣盎然之时,曹操笑道:“未知贤弟将来之志若何?”说完不待刘备回答,便自站了起来,大声道:“我自小便喜读兵书。当今大汉,四海无事,只惟祸在边疆,我自幼之志便是学那博望侯张骞与定远侯班超那般投军西域,以平西羌外族,好建功立业,封侯荫子。此方大丈夫所为也!”慷慨激昂,不可一世。刘备听得心潮起伏,热血沸腾,正欲开口相赞,那曹操却是气势一弱,蔫蔫苦笑道:“哎!这怎么可能?也只能想想罢了,父亲便是死活不会让我上西域苦寒之地受苦的。还是好好听从父亲安排罢!只是若不能军中博取功名,此生最大愿望便是外放为郡守!此生足矣!”
刘备被曹操前后气势反差弄得一愣,却也是暗叹:连曹操这么牛的人,也有搞不定的事,工作一样也得听他父亲曹嵩安排,想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都不行。看来古代的时候,理想仍然是美好的,现实也仍然是残酷的啊!并不止后世如此。又闻得曹操欲外放为郡守之言,却是疑惑不解,以曹操的家世,将来肯定会外放为郡守,而且成就更加不止如此,将来定会入洛阳朝廷中枢为官,运作得好,九卿三公也不在话下。何故曹操只言做一个小小郡守便心满意足了?当下便看着曹操,曹操见得刘备疑惑,当下笑道:“入朝为官,勾心斗角,务虚清谈,无甚作为,不是曹操所喜。而当今天下,百姓苦难久矣,曹操若为一郡守,当振兴律令,肃清吏治,安抚百姓,查处奸邪。好得以政教俱兴,黎庶皆宁!方不负平生所学!”
曹操所与刘备说的志向,后世史书上也明确说过:“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然不能得如意,征为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使题墓道言‘故汉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虽然稍有出入,但也相差不多,刘备自然知道曹操所言真实。是以,听完曹操一番话后,刘备不禁肃然起敬。当然,此时的青年曹操,胸怀大志,心系百姓,如何不让刘备心起敬佩之情?
只是,日后曹操几经起落,黄巾乱时,他被任命为骑都尉领兵平叛,自此,顺势而起的曹操从此走上了一条此时他压根都没想过的道路:争霸天下!
PS:重感冒,鼻塞,诸位兄弟安慰安慰牛道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