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洛阳,我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得朝歌,众人总算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赶在天快黑前进城了又寻得典韦所言的广源客栈住了进去。众人歇息下来不久,典韦与典母二人也到了。刘备三人忙迎了出去。
原来典韦马快,半途遇到城内车马行给自己送马车的人。便付了货款,独自接了母亲,往朝歌而来。
刘备等人上来与典母见礼毕,便相请入为典氏母子所订之房内,与典母说了一会,见得典母精神不佳,便退了出来。
刘备自退出典母房间之后,正欲回自己房间,典韦却是追了出来,言典母让自己护送刘备至洛阳。
刘备道:“如此,伯母如何是好?”典韦道:“母亲有言,既然我拜得主公为主,便要事人以忠,万事以主公为重。母亲称自可雇人送她返家。不必为她误了主公往洛阳的时辰。”
刘备心中暗赞典母识大体。只是这样却是不妥,典母大病未愈,如何放心把她一妇道人家独自抛弃在朝歌,这却不是为人主之道。当下沉吟半晌道:“典兄,如此却是大为不妥,伯母体弱,还须有人照顾。典兄不如在朝歌住下,待得伯母病愈之后,再护送伯母还家。到时还可在家陪伴伯父伯母些时日。而后再来洛阳寻我即可。此处已是河内,河内到河南地,人烟稠密,一马平川,料想无事。我等今日休息一晚,明日下午再动身。到时,我问得卢府地址,便来告之于典兄。可好?”
典韦原本就担心母亲,听得刘备如此细心,心中自然欢喜,便道:“如此典韦便多谢主公了。主公,上下尊卑有别,典兄之言,以后却是千万勿再提及,称呼典韦之字子柔便是!”
刘备其实听得典韦一口一声主公十分不习惯,他来自后世,平等自由的思想早已深入骨髓。是以虽然典韦认他为主,他也是一口一个典兄,潜意识里只当典韦是替自己打工的,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掌控着面前这个大汉的生死。早先在涿县时便是如此,虽然脑海里的儒家经义让他明白自己与周禹等人称兄道弟实在是不妥,却仍然与周禹一干游侠打得火热。只是他却不知道,正是他这种平等思想的自然流露,让周禹等既自卑又自傲的人真正心服于他,认他为主。当时兄弟会初建时,周禹等人便欲称刘备主公,只是刘备思想虽然成年,但身躯却仍是一介少年。听来别扭无比,便命他们称呼自己为统领,这个似官职般的称呼却是比主公听起来要顺耳得多。现在听得典韦这五大三粗的汉子,三国年间一等一的猛将,称呼自己主公,虽然听得不惯,甚为怪异,心中却也是很有些得意。
刘备听得典韦之言,便道:“好吧!以后称呼你子,子柔便是!”说完却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典韦一脸愕然,道:“主公,因何发笑?可是典韦有甚不妥之处?”刘备连连摇头,心中只是暗笑,这么一个腰大膀圆的大汉,居然取字为子柔,还不如叫恶来能震慑旁人呢。便挥挥手,让典韦退下,自己独自回房去了。
刘备却是不知,典韦自幼力大,及得长成,又只喜舞枪弄棒,便四处拜得名师,习得一身本领。而后,府上往来俱是三山五岳奇人异士,五湖四海游侠豪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典韦与这些人往来得多,性格也自然是受这些人影响沾染得一身草莽气息。平日里大大咧咧不说,还好行侠斗气,一言不合拨刀相向的情况也是常有发生。又是直爽之人无甚心机。典母典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得这么一个儿子。若是出事了,只怕是心疼死。典韦冠礼时,便替他取字为子柔。只愿他性格柔和点,做事能谨慎,别那么粗糙,能够以柔克刚方好。
第二日下午,刘备等人歇息得一天一夜,体力已经是恢复得七七八八。便准备出发。典韦相送至城门外十里处方还。刘备已经告之典韦,到得洛阳城后,便来上东门内步广里来寻卢府便是。典韦应允,众人洒泪而别。
那典母闻得刘备恩师乃是卢植,当时之际,卢植之名望传播海内,谁人不知。又是好一番称赞。又闻得典韦言那卢公子便是卢植之嫡子,与刘备为契友,此次便是陪刘备一起进京。更觉得自己儿子能拜得刘备为主,真是眼光不浅。
却说那刘备等人,一路风尘仆仆,又过得约半旬,终于到得洛阳城。
刘备见得那古朴雄浑的大城,心中自然震撼无比。天下中心,皇帝所居之所,英杰聚拢之地。自然一派威严气象。刘备立于马车之上,喃喃道:洛阳,我来了!
京师洛阳城,自东周建都以来,便是天下大城,自汉光武帝驾幸却非殿起,便立为汉都,大兴土木,建设洛阳。洛阳城呈长方形,东西长约九里,南北长约六里。时称九六城。洛阳有十二城门。南四门,北二门,西东各三门。南门自西向东是津门,小菀门,平城门,开阳门;北门自西而东是夏门,谷门;东门自南向北是耗门,中东门,上东门;西门自北向南是上西门,雍门,广阳门。洛阳城坐北朝南,以南为尊,平城门为十二门中最尊。因为洛水河自南门缓缓流过。洛水河与城门相对应的是灵台,明堂,辟雍,太学等礼乐建筑。往日天子祭天地,祀太庙,太史令观天文皆在此处。皇宫又分为南宫与北宫。中有一里复道相连。洛阳既然以南为尊,天子与后妃便居于南宫,南宫左边耗门之内,有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为东汉最高行政机构。北宫永安宫则为太后所居之地。极为重要。太仓,武库之重地也位于北宫。京师权贵官宦则居于北宫之外,上东门之内步广里,永和里之处。卢植之府邸也在此处。
出得谷门,便是北邙山,东汉历代帝陵之所在。工商业区有四大市场,西门有内有金市。中东门外有马市和粟市,南郊则有南市。此时东汉经过一百多年的稳定发展,商业极为发达繁荣。
刘备等人到得洛阳城下时,天色尚早,卢毓自幼生长洛阳,便与刘备缓缓勒马而行,边走边向刘备介绍。此时城外也游人如织,卢毓见得刘备看什么都新鲜的样子,心中也是高兴。便指向不远处一大片连绵的建筑向刘备道:“师弟请看,那便是我儒家行礼乐教化德政之重要所在三雍了。正中间乃是明堂,左右分别是灵台,辟雍,太学。”

原来东汉与西汉之政治理念却是大为不同。西汉初天下财力贫乏,高皇帝刘邦的马车,同色马都求而不得,将相出行都是用牛车代步。是以只能奉行黄老之学,无为之治。到得汉武帝后,财力有赢余,国事渐渐安定,儒家便又出来鼓吹以礼乐行教化,重订礼乐制度。而三雍,则是儒家礼乐政治的最重要代表。礼乐教化的象征。西汉武帝时屡屡有人上书,欲立明堂。可惜被窦太后极力反对。司马相如《上林赋》曾言:“登明堂,坐清庙,恣群臣,奏得失,四海之内,靡不受获。于斯之时,天下大说向风而听,随流而化,喟然兴道而迁义,刑错而不用,德隆乎三皇,功羡于五帝。”西汉儒生期望当时就能“正明堂之朝,齐君臣之位,举贤材,布德惠,施仁义,赏有功。”董仲舒更是弄出了独尊儒术之事。当时公卿赵绾,丞相窦婴,太尉田蚡俱是此中代表。只可惜,几番政治较量下来,却是仍然没有成功,自杀的自杀,罢职的罢职。而汉武帝却也是霸气之主,召集儒生,只是为了粉饰政事而已,仍然奉行武力至上。西汉一朝,儒家思想始终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和重用。
直到东汉,开国之主刘秀本来就是熟通经义之儒生。登基之后,便立马修了三雍太学等礼乐建筑,做为自己对儒家政教理念的认同。并推行偃武修文之国策。在明堂举行祭祀,在辟雍举行大射礼,饮酒礼,在灵台辨云物,观休征。实现了秦以来儒家梦寐以求的理想。得到了天下士人的认同。
可以说东汉以三雍为代表的礼制建筑的修复,是古代儒家思想在政治理想体系中取得主导地位的重要标志。更是东汉在政治文化上区别于西汉的重要象征,标志着东汉重视礼乐教化,西汉则偏向于武功霸业。可以说,天下士人皆以三雍为洛阳城,为东汉的标志性建筑,表示着自从东汉以后,儒家治国思想,便真正从中原王朝深深的扎下了根。正式做为以后历代王朝的治国思想,一千多年来源远流长,影响了整个中国。
卢毓说得口干舌燥,刘备却是只当他是个导游。对于什么三雍啊,明堂啊,什么的都不怎么感兴趣。只当是个故事来听。这些对他来说,还太遥远,现在并不是了解它们的时机。他虽然读过经书,后世思想却是仍然占了主流。心中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只是听得那灵台乃是太史令所居,却是饶有兴致。心中暗自想那张衡也曾做过太史令,不知那浑天仪地动仪在不在上面,改天却是要去看一看。
卢毓手舞足蹈兴致勃勃说了半晌,却见得刘备无甚反应,哦哦嗯嗯应付了事,以为他是旅途疲惫,便道:“师弟可是累了?我等进城罢,先去家中安歇下来,到时我再好好领你游玩洛阳城。”
刘备点头应允,一干人等便往那城门走去。进得城来,又是一番景象,只见屋舍连绵,亭台楼阁各自耸立。行人如织,游玩叫卖之声不绝于耳。刘备不由叹道:“不愧天子帝都,果然天下第一大城也!”
卢毓在一旁边微笑道:“师弟此言差矣,昔年闻得父亲有言。当年长安城才是天下第一大城。整个洛阳皇城南北两宫,加起来也只是未央宫一半大小而已。更何况长安宫殿多不胜数,有名者建章,长乐,北宫等多处。只可惜王莽篡汉,战火一起,便再也见不到长安城当年气象啦!”
刘备愕然,他实在想不出那未央宫究竟有多大,那长安城究竟有多大。又是怎生一番宏伟气象。不由心驰神往!
卢毓与刘备刘德然三人领先而走,刘备端坐马上,左顾右盼。此时天下虽然乱象渐生,但毕竟天子所居之地,洛阳城仍然热闹之极,繁荣昌盛,好一派太平盛世。只是十数年后,当今天子驾崩,宦官与士大夫为争立太子,争吵不休,导致祸乱横生,兵戎相见。最后大将军何进惨死,惹得那西北豺狼董卓入京。那西凉兵久处苦寒边地,怎生见过如此繁华之地。结果,董卓横行无忌,带头祸乱皇宫;手下兵将便祸乱皇城。最后天怒人怨,天下诸侯讨董,一把火,把这天子所居,繁花似锦的洛阳城,烧成一地焦土。无数皇帝典籍珍贵文物海内孤本全部无存。历代先帝陵寝被掘。更使得汉家江山就此分崩离析,直接导致日后五胡乱华,汉人被逼南迁,偌大中原,花花江山,在胡人马蹄下呻吟泣血。
刘备想到此处,不由又暗暗心痛。只是咬牙切齿,暗暗发誓,自己一定努力,尽全力保存我汉家菁华。人才,文化典籍,人口,这都是最重要的东西。将来实在不行,哪怕投降了曹操,也好过全国分裂,战火连绵几十年,使得我汉家子孙元气大损,无力抵挡草原民族。自己降后,如若可能,便领一枝军,镇守边疆,为我大汉天朝抵挡草原之侵袭,建功立业。如此也不白来这大汉一趟。
刘备脑海里乱转着念头,胡思乱想。忽然听得卢毓道:“师弟,我家到了!”便立刻清醒过来,暗骂自己:怎的如此不思进取?还没有开始便想到投降?上天让我来这大汉,冥冥中自有天意,我自当锐意进取才是!
当下精神一振,抬头看去,只见一座府邸盘踞于自己面前。大门上悬一篇,上书两个斗大字体:“卢府”,便知道到了卢毓家。想到立马就要见到卢植,心中不由又上下忐忑,激动不已。
当下翻身下马,与卢毓刘德然一起在卢府家人的迎接下,进得府去。
PS:今天感冒了,不好意思,现在奉上四千字,晚上如果有精力,再码一章。
感谢Otherrlder的大力支持,码到十六万字,终于收到打赏了,心中激动无比。我会继续努力码字回报。谢谢大家支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