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正诡之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奉皇命而来。”霍去病微微一怔,随即大喜,如此说来,主父偃应该出仕了才对,不然他一介布衣怎么可能奉皇命而来。
“恭喜先生,现居何职?”霍去病笑吟吟的道贺。
“没有公子帮忙怎会有机会一展心中抱负,蒙陛下看得起,现任随驾中郎。”主父偃道。
虽然刘彻命各地举孝廉,荐人才,粗具科举的规模,但也是形式上的,真正举荐的人才所占比例并不多,像主父偃这样的背景想要任随驾中郎之职,无异于登天,除非你的才能极其出众,名扬四海,不然最多给个闲职,搁在一旁。
但是有了窦婴的举荐,虽然窦婴影响力大不如前,却能给主父偃到达刘彻身边的机会,再加上他的才能,就能像现在般一飞冲天。
随驾中郎,俸禄不高,官职也不高,只是随侍在旁在刘彻疑惑时解惑罢了,但却是一个极好的开始,以主父偃的才能,升官发财只是易事。
张汤等人已然上了马车前行,他们几人在这里寒碜显眼起来,霍去病当下再不多说,把两人请到了韩安国批于他的府邸。
虽然经过整修,渔阳已然好上了不少,但仍然有严重被摧残的痕迹,看得赵破奴一脸阴沉。
“公子,此番我不走了,就留在公子身边。”赵破奴苦笑了声:“侯爷把我逐出侯府了。”
逐出侯府,只怕是看霍去病和赵破奴两人私交甚好,窦婴有意割让罢了。尽管知道窦婴并不是真的对他极为不满才把他逐出侯府,赵破奴眉目间还是带上了一丝惆怅。
“哈哈,傻瓜,在我身边和在侯爷身边不是一样吗?”霍去病微笑着安慰着。
进入府邸,主父偃也不啰唆,开门见山道:“公子,陛下派我和廷尉前来主要是为了曹襄之事。”
果然如此,霍去病冷声道:“张汤前来难道是为了抓捕我归案吗?”
“要是如此,张大人刚才还会视公子如未见吗?”主父偃笑道。
“张大人前来的确为了查明真相,不过并不着急,公子可知为何我也随同前来。”
霍去病茫然摇头,张汤是能臣,照理说曹襄之案他一人足矣,主父偃现在是随驾中郎,是天子近臣,一同前来其中必有缘故。
“魏其侯将我举荐给陛下后,得陛下宠信,封为随驾中郎。陛下近日茶饭不思,我知他心中所虑,遂于一日提出建议,陛下深觉可行,其中有一关键,就在公子身上,所以才派廷尉大人和我一同到来。”
霍去病将一杯茶送到主父偃身前道:“先生请讲。”
主父偃慢条斯理道:“陛下所虑,一为匈奴,二为诸侯国,现今渔阳匈奴被击退,陛下松一口之余对于诸侯国问题自然更加看重起来,公子想必也知晓,令舅卫大人被封车骑将军,不日将出击匈奴,此类种种陛下成竹在胸,匈奴之患并不难解。但陛下深惧诸侯国趁全国之兵和匈奴交战之机,起兵造反,江山动荡。”

“我就建议陛下削弱诸侯,但目前非常时机,不可轻动。幸卫将军整兵待命,诸侯国必不敢乱动,只需寻借口一一削弱即可。自然所寻借口定要服众,才不致引起反弹。中山国不奉上令,自可削兵。淮南国在诸侯中势力前茅,陛下第一个就是要削弱他。”
霍去病点头赞许,诸侯国也有限制,他们周围或多或少都有忠于朝廷的郡县,削弱才是上策,如果动兵,那么国内势必动荡起来。
“淮南王刘安此人,虽有野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主父偃饮了一口热茶,赞了一声,淡淡道:“性格不坚,行事优柔寡断,首鼠两端,陛下要削弱他,只要理由恰当,他必定不敢反抗。”
他的话中有一股强大的自信,令霍去病多看了他一眼,眼前的这个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青年和原先颍川的那个淡泊青年相差何其之大。谈笑间就定下了削藩之计,所思全面,合情合理,淡定从容,让人不得不信服。
“公子所说推恩之法确实精妙,但需徐徐而行,况此法和孝文帝时贾谊相似,却不好轻易抛出,还需公子见谅。”主父偃歉然道。
“无妨。”霍去病摇手道:“这方面你要比我强的太多,如何实行自然由你而来,不过此法……”
“公子想说此法和先祖削藩之法实是同出一辙吧。”主父偃淡笑道。
晁错削藩之法的确就是寻诸侯之罪以削之,和主父偃现在所讲十分类似,不过事实证明了晁错那套是行不通的。
“公子不必担忧,我是深思熟虑才会出此策,时易事宜,先祖那套行不通除了太过明显之外还由于那是诸侯性格狡诈,吴楚奸雄,才得以身败。淮南王却并无那般魄力,况削藩之策,我所行乃正诡相辅,推恩和削弱同行,必定可行?”
刘安的性格的确如主父偃所说,造反总是思前故后,最后仓促举兵之时,刘彻已然巩固了中央集权,那是只是以卵击石。
“正诡相辅?”
主父偃微笑点头:“以罪削弱这是暗途、诡道。淮南王暗弱,必能成行,对外自然不可如此,当此之计,只要知会淮南王,帮他掩饰,对外只说为伐匈奴而献力,淮南王必不敢违背,此乃正道。以正之名,行诡之实,只需度量得宜,事事占理,又不伤他筋骨,这哑巴亏淮南王不得不吃,哈哈。”
“有了淮南王为例,中山王步其后辙,陛下更可以此为例,大力表彰二王,天下诸侯必景从,争相献出兵马钱粮以助朝廷,如此一来,既能削藩,又能为伐匈奴壮大实力,可不是一举两得吗?”主父偃笑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