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攘外安内(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安城迎来了开春以来的第一场雪,瑞雪飘飘,但长安的百姓脸上却没有多少的欢容。
清冷的早晨并没有多少行人,只有早起的人在各自清扫着自己门前的积雪。
刘彻站在高台之上,远望着这雪国世界,白雪给整个长安披上了一层雪装,在冬日的照耀下,无比的瑰丽神奇。
眼前美景虽好,刘彻却心不在此,一大早登高到了此楼唯一的目的也不过是登高望远,清醒一下自己的头脑,好对现今的局势进行毫无遗漏的分析。
眼中犹有熬夜留下的血丝,前方的战况异常的严峻,超乎了他的意料之外,随着东边数郡的战事一起,西面匈奴右贤王也像吃了春药般,提兵南下,直入河西平原,猛攻上郡、太原等地,远方腾起的烽火有时候站在长安的高台上犹能隐隐望见。
“河西,河西平原。”刘彻眉目间一片忧色,黄河以西的这片广大的平原,一泻千里,最适合骑兵的纵横,匈奴人占据了这片土地,一旦烽火起,数万匈奴骑兵顺着河西平原侵入内地,对大汉形成了极大的威胁,长久以来,已经成为大汉最大的软肋。
“必夺河西,去朕心腹大患。”刘彻目中尽是决然,东面虽然渔阳被破,但那边布有重兵,且离长安甚远,匈奴不足为患。
想起渔阳,刘彻心中又不解起来,原本以为匈奴占据渔阳后,就会大举入侵,以一支骑兵深入汉地,烧杀抢掠。实际上刘彻等人已然做好了这种心理准备,哪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匈奴似乎想长久占据渔阳,集中兵力在渔阳境内,并不四处掠夺。
当时分析匈奴意图时,有的大臣出言耻笑匈奴人异想天开。春秋战国,至秦始皇统一全国,乃至如今大汉威加四海,华夏内部进行了几百年的内战,无一不是攻城略地之战。对攻城、守城的战术、兵法已然达了一个高度,各种攻城器械更是精妙绝伦,远不是匈奴这些草原民族能够想象的。是以尽管匈奴全民皆兵,在大汉手中依然讨不得好。占据渔阳和大汉对抗,以渔阳的地势环境而言,根本是以己之短攻我之长,是自寻死路的行为。
也许是渔阳沦陷的太过容易,让匈奴人生出了轻视之心,这种看法在朝中有最多的支持者。
“哼,没想到渔阳沦陷还有这般好处,朕就要好好打击一下匈奴的气焰,让他不敢小觑了我大汉。”刘彻心中冷笑,眼角彆见下方一人往未央宫而来,一拂袖:“回宫。”
雪花一样的战报不停的送入未央宫,以那时记载的方式,阅读量和难度也是成倍的增加。一筒筒的奏章堆积了好几个屋子,兀自有不断的信息传了进来。在送到刘彻面前之前,首先经过中朝官员的删选,尽力把最重要的事情和情况上报给刘彻知晓。

李息垂手立于阶下,将奏章呈上之后,就等着刘彻判决和询问了。
“嗯,全国选拔三万士兵已然办妥,现交由卫青统一训练,很好,李卿,你说卫青需多久能将这三万兵马训练完毕。”第一条就是好消息,刘彻不由喜上眉梢。
“回禀陛下,要成百战雄师,尚需时日,以卫大人之才三月足矣。”李息小心回答道。
“三月。”刘彻微微皱眉,这时间长了点,刘彻最希望自然是尽快能训练好,最好能在春开雪融之际给匈奴重重一击方合刘彻之意。
“李卿,如让你训练,需多久?”
“要是李息来训练,至少需五月才能和卫大人效果一般。”
刘彻淡淡一笑,不再追究,边地战事吃紧,所以这三万士兵多是来自地方郡兵和保卫长安的南北二军中选出。其中一些人更是连马都没骑过,要将这一支骑兵训练合格甚至能和匈奴抗衡,的确需要时日。
随手翻出最下面一卷,细细读了起来。
李息脸色变幻,这一卷原本是放在最下,希望前面的数件好消息能多少使刘彻欣悦,哪知……
“哼,韩安国止兵不前,竟然到现在都没到达渔阳,看来朕还是高估他了。”刘彻勃然变色,原本以为他就算到不了渔阳,也该到了渔阳郡南的广阳国了,好配合周围数郡兵马将匈奴拖在渔阳,给卫青出击创造机会,哪知道……
“陛下,韩大人上报说是,说是……”李息吞吞吐吐着不敢之言。
“说……”刘彻阴沉着脸,刚才的好心情早就不翼而飞。
“说是中山王有意刁难,以国内大旱为名,不济粮草,又借故要韩大人带兵绕道而过,所以才耽误了行程。”李息嗫嗫道。
韩安国带兵,数万兵马一路上的粮草是一笔巨大的消耗,原本刘彻就下旨要求所经郡县提供粮草,不得有违,哪知道中山王还是阳奉阴违。
“好皇兄啊好皇兄。”刘彻恨恨道。
中山王刘胜,汉景帝庶子,刘彻兄长,颇有才华。建元三年,刘胜和代王刘登、长沙王刘发、济川王刘明一起到长安朝见刘彻。以巧妙的多少削去了刘彻对诸侯国的戒心,被誉为“汉之英籓”。可以说现在诸侯国的壮大,他也有功劳在内。不过近年来,他沉迷酒色,不问政事,却不想出了这档事。
“朕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看他是否刻意而为。”刘彻近年对他放心不小,心中也颇有怀疑:“令韩安国不任如何,都要在雪融之前达到广阳国,不然提头来见。”
按下怒火,刘彻又拿起一份奏章,刚一扫眼顿时头大如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