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朝会(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自己府内,拉着一个下人一问,才知道李辽等人早就到了。
经过庭院之时,却发现伊鲁达百无聊赖的呆着,出神的望着远方。
看到他落寞的表情,霍去病生生顿住了脚步,心中涌起歉然,这少年不像自己从渔阳带来的亲卫,尽数入了北军之中,让他一个精力旺盛的少年关在府中,恐怕无异于酷刑吧。
他毕竟和一般投降的胡人不同,对自己来说,他更是有恩,背离部落来到异地更是迫不得已。
“霍大人。”伊鲁达被声音惊动,回头看了一眼。
“最近你很少出去走动了?”霍去病叹道。
伊鲁达苦笑了起来:“说起来也不怕大人笑话,我想家了。”缓缓收回目光,遥遥望着远方,伊鲁达呓语道:“在饶乐之时,天天想着大汉的繁华,幻想着长安的雄伟,所以我也是心甘情愿的随着大人而来。果然,长安并没有让我失望,这座伟大的城市是我梦中都不敢想象的。可是,在汉地日久,我却越来越觉得怪异。周围行走的都是汉人,我找不到一点家的感觉。也许我错了,最近想着家乡苍翠的草原,甘甜的饶乐水,我的心仿佛都飞了过去,唉。”
霍去病沉默了下来,半晌才道:“汉人有句话,双亲在,不远游。等过段时间如果你愿意,就回去好了?”
“我恐怕是回不去了,只要幕护还记得我,我就不能回去。”
霍去病知道伊鲁达有这番想法除了久久没有部落的消息,心中担忧外,另外主要是周围尽是汉人,让他无法生出代入感的缘故。
这前面一个还需要时间,就算自己也不知道现在鲜卑和乌桓的战争发展到了何种地步,自然无法帮伊鲁达解去心结,后一个霍去病心中却有了计较。
“这样吧,伊鲁达,等会我要出城,你也随我去吧,你们草原长大的人不习惯拘束在一个地方,在城中闷坏了,去城外跑跑马自然就好了。”伊鲁达也是个好手,更是天生的猎人,有他一同去勘探现场,好处多多,更能转移他的乡愁。
伊鲁达双目一亮,大声的应了下来,转瞬间跑的没了踪影……
大朝会。
这注定是一年中最为繁忙,也最为热闹的日子。喜气洋洋的日子里,长安的普通百姓也感染了这一气氛,人人或在自家院中庆祝,自得其乐,或走上街道,大肆庆祝。酒肆之类的场所,更是生意火爆之极,笑得诸多店主拢不上嘴。
有百姓之庆,自然也有朝廷之庆。
早上,刘彻在未央宫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诸侯王、侯爵、郡守等,受他们的朝拜。各地来的诸侯王、侯爵等则纷纷献上带来的贺礼。一时间,未央宫正殿成了争齐斗异之所,人人都希望自己献上的贡品能获得天子的青睐。更是专门往奇异之处挑选,唯恐自家的贡品和别人的相重,没了特色。
凡凡种种,只欲乱花了人眼。
大朝会历来不议政,刘彻对这些贡品欣然收纳,对诸多远道而来之人多多勉励,一时君臣尽欢,一副主贤臣能的局面。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不少异邦使臣,或敬服于大汉雄风,或仰慕大汉文化,趁着这大朝会之时,也派了使臣前来,献上异地珍宝,更何况这几年来大汉对匈奴连连交战,大战没有,小战不断,一改历代退让之风。和前面几朝比起来,入汉地进贡的异国使臣要多上不少。
接着大多诸侯王前往长乐宫拜见王太后,都是汉室宗亲,自当去拜见太后才是,其中更有不少人和王太后关系密切,如淮南太子刘迁,所取太子妃就是王太后外孙修成君之女。
王太后久恙在身,身子骨时好时坏,反反复复就是不见好转,这些年来一直居住在长乐宫,从不外出,更加少接见外人,只有逢得佳节盛会才会接见外人。今日见得这许多诸侯王及子弟,心中愉悦:“诸位都不是外人,都是我刘家宗亲,哀家身子欠佳,不过见了诸位,却一下子好了不少。”
“天佑太后,非我等之故。”诸人一起道。
“你就是刘迁?”王太后眼光在诸人中一阵巡视,最后落在后面的刘迁身上。
“臣刘迁见过太后千岁。”刘迁慌忙越众而出,拜倒在前。
“刘安倒是生了个好儿子。”王太后对刘迁的外相大感满意,欣然道:“太子妃可好?他小小年级就远嫁到你们淮南,这孩子从小乖巧,最懂的讨人欢心,这数年不见,哀家也怪想他的。哀家老了,恐怕没多少日子了,特别想念这些小辈,你什么时候让她回来趟,配哀家一段时日。”
“太后言重了,您正值盛年,怎能说这丧气话?”刘迁乖巧的讨好道,对太子妃之事更是应承的极为爽快,顿了顿小心的从身边取出一华贵的锦盒:“家父擅道学,练丹药,这次前来,特地嘱咐臣带了不少有利延年益寿的丹药献给陛下和太后,太后只是身子稍微不适罢了,只要服了立即就好。”
“真的如此神奇?”王太后惊道:“取来让哀家看看。”
刘迁应了一声,将锦盒献上,当下自有中官从中取出一粒,顿时异香扑鼻。
“太后,此药和水服下即可。”
一中官照着法子给王太后服下一颗,也许是丹药真有神效,也许是心理作用,一丝红晕顿时爬上王太后那春华已逝的脸,精神也振作不少。
“这倒是奇物,刘安倒是有心了。”王太后喜道,振作精神和众人多了一番后道:“陛下托我向诸位说一件事,此次大朝会之后,陛下将邀你们参加围猎,已作娱乐,诸位可得给哀家个面子,不要让哀家在皇上那边下不了台啊。”
诸多诸侯王闻言心里都是一惊,面面相觑。
见众人不出声,王太后脸色顿时冷了下来,冷哼一声。
“谨尊太后懿旨。”衡山王第一个站出来道,其他人无可奈何,纷纷应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