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北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各位相送,孤王感激不尽燕子矶码头之上,朱术桂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虽然和煦,却有拒他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下官等恭送王爷,王爷一路顺风!”相送的一干人等齐齐回答道。与来的时候相比,送他的人要多上许多,南京六部大多派出一个侍郎当代表,如此在面子上也算是皆大欢喜。
“马公公,请上船,咱家来的时候……有些事情还是要交代一下的。”临开船的时候,曹化淳带大的侯公公突然开口,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不少聪明人或者自以为聪明的明白,这也许是宫里面的那位万岁爷有话要问,或者是内廷的哪位大佬有什么指示。虽然,善于察言观色的侯公公仅仅是想做一下好人而已。
“小师妹,一晃这么多年,我们有相见了。这次回去后,可能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你照顾好自己。行啦,咱家不跟你多说了,去找殿下吧。”侯公公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把离别的惆怅都压下去后,用揶揄的语气调侃道。
“师兄!说什么哪?”芳芳摇了摇侯公公的衣袖,一副小女儿的神态。
“呵呵,师傅要是知道的话,他老人家一定会很高兴的。去吧,别以为师兄什么都不知道。这两天就差把殿下贴在脑门上了,我们可是一起长大的,还不了解你?可是,”侯公公皱了皱眉,还是决定把话都说出来:“你的身份,当初是帮你逃掉魏忠贤的追杀,现在可是一个大问题了。殿下有没有想办法?”
“放心啦,桂桂很有办法的。”提到心上人,马姑娘整个脸都笑开了,那是自己心甘情愿愿意去做一切的人。刚刚见到爱郎的芳芳觉得,这个世界的一切此刻都是美好的。一刹那间展露出来的美丽让已经净了身的侯公公都看呆了。
“还真有你的,叫殿下桂桂,哈哈哈。”好半天回过神儿来,侯公公也只能对朱术桂新得到的如此雷人的昵称表示同情。
“师兄,我去啦,你放心吧,等到我想嫁给他的时候,桂桂就会想办法让我假死,然后我就会嫁给他的。”芳芳柔柔地说道。
“桂桂,抱着我!”一阵风似地跑进朱术桂的舱房,不顾琪琪诧异的眼神,眼睛红红的芳芳就张开双臂带着一阵香风扑进了朱术桂的怀里。一会儿工夫,泪水就把朱术桂的衣服弄湿透了。
“我的小娘子,还有什么要交代的没有?就算是你让我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呃,当然,这个难度太大,我做不到。不过上树掏鸟窝,下河沟捞王八的话,这个绝对没有问题!”朱术桂温柔地拍了拍芳芳的后背,故意搞怪般地咬了咬小丫头的耳垂。
“讨厌!一路上注意安全,刚才跑出去的小丫头跟你关系很亲密嘛!嗯?看我的眼神就像是要吃了我一样!哼!”出于女性与生俱来的本能,好容易止住哭的芳芳立刻揪住了朱术桂和琪琪的关系不放,浓重的醋味儿在整个船上弥漫开来。
“拜托!我冤枉啊!我可是什么都没干啊!好吧,我承认我摸过她的胸。”被芳芳“打死都不相信”的神情打败了的朱术桂只好改口,“可是我那不是故意的啊!我早糊糊睁开眼睛的时候手就放在那儿了。其它的,我保证什么都没做!”
“做了也很正常么。”芳芳突如其来的一句话把正想要发誓的朱术桂震得目瞪口呆,鼻歪眼斜。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遇到传说中的极品贤惠女,据说此类女性甚至可以帮自己的老公拉皮条,包二奶,也就是这个年代的纳小妾。比如说李世民贤惠的高皇后。他一直以为自己这辈子只能娶到如同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房玄龄的独眼龙老婆这样的极品彪悍女。
“看什么看,我是母夜叉啊?你是大明宗室的王爷,以后,注定还会更进一步,怎么可能只有寥寥几个女人?我从来不奢求你只爱我一个,只要知道你爱过我,哪怕是曾经爱过,我就很知足了。”
“芳芳,我一直尝试去专一。不认识你的时候,我认为我只会爱着婷婷一个人。后来,有了你,我努力让自己意识到,有你们两个已经够了。只是,我真的没办法控制自己。我会一直爱你的,可我不能保证最后到底会爱几个。芳芳。”朱术桂把芳芳从自己的怀里面稍稍推开,让她可以看着朱术桂的眼睛。
“如果,哪一天你觉得我不值得你去爱,或者你不爱我了。我会给你自由。哪怕是我坐到了那个位置上,我也绝对不会拦着你。因为,我能给你的,除了一份不完整的爱,就只有自由了。”朱术桂真诚的说道。来自后世的他从小接受的是一夫一妻的道德熏陶,尽管他也曾经羡慕过在古代可以三妻四妾的生活。可来到了这个时代,他可以把这一切变成现实的时候,他才发现,这也许意味着痛苦和内疚。博爱与风流某种程度也就意味着薄幸与无情,他做不到。从骨子里,他其实很不适合搞政治,因为他把感情看得太重,而政治,本来就是容不得感情的东西。
“想把我赶走另找新欢啊?本姑娘才不干呢。有你这句话,就足够了,将来要把它写在史书里面,让后人去羡慕我,嘻嘻。好了,我该走了,你小心一点。叭!”芳芳鼓起勇气,嘟起丰满诱人的樱唇,亲了朱术桂一下,然后跑开了。
“唉,行了,别躲在外面了,孤早就看到了,开船吧。唉,男人太优秀了实在很烦哎。”长出一口气,把所有的多愁善感暂时抛掉,朱术桂对着一直躲在门外的亦洋吩咐道。
沿着大运河逆行两日,船队抵达明祖陵所在凤阳府泗州盱眙县。明祖陵是太祖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三人的衣冠冢,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三十余年修建,规制在历代明陵当中名列前茅。停留一天,祭拜之后,船队在第二天下午启程,不到两个时辰,就到达了淮安府。淮安是与运河沿线扬州、苏州、杭州齐名的运河沿线四大名城。是明漕运总督驻地。现在的漕运总督是在后世里大名鼎鼎的一代直臣史可法。
“我们今天就住这里么?还有,难道孤王真的很像是要饭的么?”朱术桂哭笑不得地问道。死板的史可法没有辜负他“耿介”的名声,把堂堂的宗室郡王安排在了驿馆里面,吃的东西还是二两银子的所谓的“上席”。也许在西北西南的苦寒之地这点钱还可以弄上一桌看起来大体说得过去的西面。问题是这可是在淮安,运河沿线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两淮盐商的大本营之一,和扬州相比都不相上下的销金窟,也就是能保证吃饱而已。
“王爷,这不是藐视圣上,藐视皇家么?咱家这就去找他史可法。区区漕运总督而已,他还反了天不成!”一旁的侯公公反应更是强烈,在宫里除了几个司礼监的大太监之外他都不用鸟别人,出了宫到哪里都是被伺候得服服帖帖的,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没想到在这吃了这么大的一个鳖,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叔忍了,婶婶也不能忍!正所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太监连小人都算不上,因为他们的小人已经被切了,完全没有,更是睚眦必报成性。
“算了吧,犯不着跟他一般见识。亦洋,去附近最好的酒楼定几桌酒席。估计也就是咱们自家的‘聊斋居’了,别心疼钱,一定要地道的淮扬菜,孤王请客。”朱术桂摇了摇头,自顾自地吩咐道。这位史可法史阁部完全就是一个海瑞式的死心眼,呆板,僵硬,不知变通,政治智商极低,除了气节,还真的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得了吩咐的亦洋出了门,却没有立刻离开,不停地给朱术桂使眼色,几乎是一步一回头,如同一个小怨妇似地。朱术桂看着好笑,也不动声色地走到门外,悄声问道:“什么事儿?”
“王爷,用不用找人给史可法做了?”亦洋脸色狰狞,显得怒气冲冲。能让一向脾气不错的亦洋气成这样,原因无他,实在是史大总督太过分了。船队抵达淮安,他本人不露面也就罢了,竟然只是由知府衙门里面一个从九品芝麻绿豆大点的官儿来迎接,这就有点过于折辱于人了。他不来也就罢了,这位老兄偏偏还准备上奏折弹劾朱术桂上京靡费颇多,接待礼仪与规制不合。为此还特意差人把写好的折子给朱术桂送过来让他过目。
这可就有点欺负人欺负到家了,当然史大总督等的就是这一天。刚刚上任的史可法史大总督正琢磨着如何放好自己刚刚履新之后的头三把火,朱术桂就屁颠屁颠地送上门来了。这不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么。这年头,还有什么比辱骂皇家更大的事儿了。总之,甭管说的是对还是错,只要把狠话喊出去,他就出名了。而且他更是不用担心自己曲高和寡。他是谁啊,堂堂东林元老左光斗的大弟子,平时往来唱和的都是复社名士和东林干才,这可是一群扎了鸡血的人物,有这等出名的好事儿还能放过了。
“算了吧,现在的东林,呵呵,一代不如一代啊。“朱术桂不屑地撇了撇嘴。当然,无论如何,史可法的风骨还是值得敬佩的,无论他生前有多少的缺点,扬州城守得多么漏洞百出,但至少在大义上,他没有失去。一个人就算是犯了再多的错误,只要在民族大义上不失立场气节,那就值得去尊敬,当然,史可法本人的能力的确不怎么样,而他身后的东林在崇祯朝更是彻头彻尾的搅局捣乱者。甲申之后,出于自家的私利,妄图拥立潞王朱常淓,在国破家亡之时依然不忘记党争,而且只是为了党争而党争。
大明开国几近三百年,在帝位传承上早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依照血统与辈分的继承顺序纵然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但的确是维持统治延续的有效制度。仁宣之后,中央完备的内阁制度使得皇帝更多只是维持帝国统一和朝局稳定的象征而已。也就是说,皇帝本人的能力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北京沦陷之后,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尽快的确定新君以便收拾民心抵抗李自成的农民军和随之入关南下的满洲人。
无论是按照血统远近,还是早就有先例可循的“兄终弟及”祖制,身为崇祯堂兄的小福王朱常洵都是唯一的人选。或许在人品上朱常淓的确更出色。但如果帝位的传承考虑了太多主观的因素,对于政局的稳定显然是没有什么好处。毕竟江南明朝的亲王多到两位数,既然潞王可以继承大统,那么其他人是不是也可以?等到弘光朝灭亡的时候,当初拥立潞王带来的隐患终于显现了。血脉疏远的鲁王,唐王先后蹦了出来。最有资格的桂王朱由榔自然不甘心,一时间半壁江山的半壁江山竟然出现了三个较大规模的政权,满清大军压境的时候,唐桂政权仍然旁若无人的对掐。明亡于党争,南明的覆灭更是与东林的胡搅蛮缠分不开。
“殿下,山东局势不稳,运河恐有危险。继续前进的话,风险太大。”晚饭过后,长明和亦洋阴沉着脸联袂而来,一张口,果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殿下,‘无间道’曹州的探子发来的消息,当地局面诡异,大批闲杂人等涌入,最近更是在暗地打造起事用的旗帜布告等物,担心一旦起事成功,会阻断漕运。”长明脸色严肃,眼睛里却流露出一丝丝的得意,他的手下没有给他丢人,堪堪赶在内卫之前得到了消息。内卫系统他也早有耳闻,平白多了一个和自己竞争的对手谁都不会很高兴。
“船队随行的军丁护卫有多少?”朱术桂问道。
“我们辽王府的护卫有五十人,随行的江陵卫官兵五百,杨飞将军手下以朝廷名义调拨的一个加强的总队两千人。侯公公手底下也有三四百人。”长明献宝似地抢着说道,一旁的亦洋只是扯了扯嘴角。
“那继续,这么多人怕什么?张献忠都被我们追着打,区区不入流的逆贼,孤还没放在眼里。”朱术桂表情淡然,一股王八之气不自觉露出。
事实上,倒不是因为朱术桂突然间变得勇敢了,而是他觉得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危险。在他的记忆里,水泊梁山的主场山东在明末的时候好像就没有什么出名的农民军,除了被满洲大辫子逮住的倒霉的德王朱由枢,几个封在山东的藩王都安安稳稳地活到了明末。想来也是如此,假如山东农民军里面真的有什么狠角色,哪容草包一样的刘泽清之流横行十数年。
当然,以朱术桂的学识,无论笑话任何人都是以九十九步笑百步。山东在崇祯十四年的的确确闹出了很大的动静,而且正是曹州的这次。只是不学无术的朱术桂前世里没有好好看史书不知道而已。
第二天一大早,一向比猪还懒的朱术桂罕见地从床上爬了起来,至于侯公公,在宫里早就习惯了摸黑起床了。宫里面的小太监被上面欺负生活悲惨,上层的大太监们需要处理的事情多而杂,同样活得不轻松。真正有限滋润的是那些不上不下的中层太监。
趁着太阳刚出来天气还不热,一行人上了船继续赶路,省的继续和史可法怄气。过了淮河以后,越是向北运河两旁也就越荒凉。接近徐州的时候,经常可以看见三三两两的游骑不怀好意地出现在河边,这里是山东农民军经常出没的地方。运河是朝廷的大动脉,大股的农民军很难接近,不过千里大运河,根本不可能处处布防,小股的散兵游勇出现就见怪不怪了。
船队加快了速度,到达徐州的时候仅仅是在码头上补充了蔬菜鲜肉之后,立即上路。朱术桂这时候也收到了更多的关于山东的信息,这些都是他在前世所不知道的。
在他的印象里一向局势还算稳定的山东基本可以算得上去遍地烽火了。先是李廷实、李鼎铉在高唐州率先举事,攻下高唐州城,之后又攻占东平城。接着史东明在兖州扯旗造反,进入了徐州,海州,扬州,这会儿在运河两旁出现的估计就是他的人马。朱术桂应该庆幸,如果他迟上几个月入京的话,也许就会被堵在路上。尚在酝酿当中的曹州李青山起事将是明末山东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支农民军甚至攻占了沿运重地临清,烧毁了大批的漕船,一举阻断了漕运。如果此时他恰好正在临清的话,变成红烧王八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
到了山东,距离京师就越来越近了。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