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斩gui头(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吧,孤承认这个计划不是孤自己完成的,不过主要的设想都是孤提出来的啊!”也许面对别人的时候朱术桂还用他的拿手好戏继续忽悠,不过对着体重二百多斤的自己的大哥,他还真是没有办法
本着泡妞,呃,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原则,朱术桂所做的事情除了极为隐秘的,都没有瞒着自己的便宜大哥。虽然听起来惊世骇俗,与谋反无异,心理素质和自身体重有得一拼的长阳郡王殿下竟然一点害怕和犹豫都没有。江陵城实在是太小了,从出生那天起,除了扫墓,这位殿下就没有出过几次城,想不压抑都难。往远了说,辽王一脉从来到荆州那一天起,世世辈辈已经被圈在这个并不是很大的监狱里面二百多年了,而实际上这也是明朝除了皇帝之外所有没有被削爵和出仕宗室的唯一生存状态。从这方面来看,远枝的将军中尉甚至连乞丐都不如。该有的俸禄一点没有,宗室出仕更是难上加难,连城都出不去。
曾经有远枝的将军给崇祯皇帝上书,说自己一家数口,衣食无着,栖身在一间破屋子当中,希望皇帝允许自己可以出城就食。崇祯的回复是,“闻之垂泪,然祖制,不许。”这也可以解释明末的时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像楚王,福王那样宁可家破身死也不捐资守城的藩王。这个天下虽然是他们老朱家的,不过这些常年在封地不得出城形同圈禁的天潢贵胄们的心里可能已经对这个朝廷,甚至对生命产生了浓浓的恨意,未尝没有和封地,乃至整个大明朝一同毁灭的想法。如此,也就不难理解朱术雅的想法。在他的二弟向他展示了商行,无间道以及广宁军系统的实力之后,对于朱术桂的想法和行动,也就很好理解。也许,参与其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人生不会如此的无聊。
“那老二你说说,什么叫主要设想都是你小子提出来的?”朱术雅一脸鄙视地问道。他实在是太了解自己的弟弟了,其懒无比的他虽然足够聪明,不过对于这种琐事一向是能躲多远躲多远。
“这个,呵呵,除掉左良玉是我提出来,其他的都是张小田带着十多个参谋干的。不过可是在我的指导之下!”朱术桂难得的脸一红,小声地说道。
“我说,老二,这么说你挺不容易的是不是?用不用孤给你揉揉肩啊?”朱术雅一脸坏笑地说道。
“不敢!绝对不敢!其实今天找王兄是想让王兄帮个忙。”朱术桂赶紧讨饶道。开玩笑了,以他的小身板连婷婷的家庭暴力都受不了,自己的大哥完全是和正常人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的极品男,挨上一下轻则伤筋动骨,重则直接去见朱元璋。
“唔?什么事儿,说出来听听?”朱术雅好奇地问道。作为一个郡王每天能干的不外乎是检查一下田里收上来多少粮食,店铺赚了多少银子,要不就是哪个宗室有了孩子,哪个结婚,哪个死了之类的破事儿,早就把他憋坏了。有点刺激的事情找他干自然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情。
“王兄,过一阵子,基本上就是这个计划完成的时候,总参谋部就要成立了,王兄可不可以把这摊子管起来?”朱术桂问道。这个也是他思考多时的办法。本来他的意思是让张小田入主总参,只是这样的话,一来杨飞,甚至是周佳肯定不会服气,军方内部自己就先吵起来了。二来,也是最主要的,没了张小田的制衡,军队很容易就成了杨飞的一家独大,至于周佳,骑兵里面他的威信无人能及,可同样步兵方面,他的话一点力度也没有。广宁军还是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而一旦步兵成了一个人的地盘,他就有的哭了。广宁军是一支靠着他的威望凝聚在一块儿的怪胎,万一他哪天喝凉水噎死了,看似庞然大物的广宁军瞬间就会烟消云散。
此外,虽然广宁军建军时间不长,可是内部的派系已经够复杂了。军种之争有骑兵派和步兵派,好在这个还算是无伤大雅。军中高层出身上又分外外来与嫡系,嫡系内部还分为家丁派和辽镇派。而至于中下级军官又有很大一部分是陕西人,和其他非陕西出身的中下级军官也互相别着劲,搞得朱术桂一个两个头大。
“什么?孤怎么行啊?孤不会啊!”朱术雅大出所料地喊道。他是知道总参的作用的,那就是广宁军的核心,这么大的事儿他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孤夜知道你不会,会了才奇怪呢……啊,不是,孤是说不会可以慢慢学么。”对着自己大哥堪比F罩杯的巨大拳头,朱术桂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好吧孤实话实说,王兄你知道,总参之于广宁军就如同陛下之于大明一样,你觉得陛下可以让给别人家的来做么?你得帮我看着这个摊子。”
“行!没说的,老二,孤接手。你去看看母妃吧,她可是总念叨你。”想了半天,朱术雅终于下了决心。
“大哥,有件事儿能不能商量一下?”朱术桂站起身问道。
“啥事儿啊?”朱术雅懒洋洋地问道。谈了这么久的话,这位体重巨大的郡王殿下显然是困了。如此的经历显然是不能适应总参繁复的工作。这样看来,朱术桂让他去当总长的理由完全是忽悠他的。
“能不能不叫我老二?你不是早就答应了么?”朱术桂苦着脸问道。
“嗯?难道你不是老二么?老二,难道你丢了?”朱术雅奇怪地问道。
“孤……孤也不知道!”朱术桂没好气地回道。这绝对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是这样啊,那就叫你,小老二吧!”朱术雅呲着牙,一脸人畜无害的笑容气得朱术桂十分想拿火钳子把他的虎牙给拔下来。当然,考虑到战斗力上的巨大差异,这事儿他也就是想想而已。

从长阳王府回来之后,朱术桂一个人闷闷地躲在书房当中,连婷婷都没让进。随着广宁军实力的增强,军制上的问题也到了不得不解决的程度。虽然短期来看,广宁军强悍的战斗力无人能敌。朱术桂自信即便是对上满洲人也能战而胜之。问题是之后怎么办?华夏从秦汉以来在这方面的问题就一直存在,多少次的轮回让上千年的历史几乎是在原地踏步。几十年后,当他老去身死的时候,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怎么办?
翻开华夏历代中央王朝的历史,军队的状况不外乎两种。要么是重视军功,以武立国。国家虽然会有很大的机会强盛无比,但是或是武将或是权臣实力膨胀,亡于军阀权臣之手,比如两汉,李唐。要么是极端重文轻武,武将手中的军事权力被文臣分割大半,如此兵权倒是牢牢地握在皇帝的手里,却导致军队战力底下,亡于异族的手里,比如两宋和成祖之后的朱明。明朝虽然是直接毁在李自成的手里,可惜李自成的大顺挂在城头的棋子没几天就被扯了下来,很快就被满洲人给灭了。根本还是因为明军本身战斗力的问题。
即便是没有农民军,满清入关也几乎是拦不住的,漠南蒙古的归附让满洲人绕过了坚固的天下第一关,随时可以杀进中原。如此,以明军的战斗力结果是显而易见。换个角度想,如果明军足够强悍,更不可能败在农民军的手里面,这也是汉家王朝的头一份儿。也许秦朝也算是一个,只是秦末的农民战争包含了很多客观的因素,主要是自由懒散惯了的关东人不适应秦法的规矩和条框,实际上秦灭的时候关中老秦人还是支持秦朝的,而东方列国反抗之军里面也有着太多六国贵族的影子,这实在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起义”。
为了保持军队有足够的战斗力,朱术桂就得放权,可为了统治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稳定,他又不能放权,这实在是一个悖论。也许,他真的需要创造一种全新的制度。
现代社会,军事政变仅仅是黑非洲和一些拉美和亚洲三流小国的特产而已。在成熟而健全的社会里,已经完全绝迹了。无论是以美欧为代表的西方民主社会还是中国为代表的“开明”社会(河蟹无敌啊),军队在事实上已经退出了国家的政治生活,而仅仅是政治的工具。两种类型的政治体制为达到此目的采用的是不同的方法,不过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需要一个前提,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国民群体会让所有的野心家无能为力,这才是杜绝国家动荡的必然基础。
冷兵器时代,武器装备技术水平的低劣使得军队即便是没有国家政权的支持也足以维持作战能力,因为器械不精而导致的作战能力的下降并不足以使得军队的战斗力下降到无法接受的程度,拿木头杆子捅身上一样可以死人。而当军队进入了全火器时代之后,后勤就成为了维系军队战斗力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一支失去了弹药补给的军队甚至还不如冷兵器时代的军队,这也从根本上掐住了军队的命门。广宁军已经基本过渡到了火器时代,强悍的火枪轮射是广宁军最有威力的体现,而需要大型水利机械才能制作完成的板甲护具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生产的。一旦失去了后方的支持与补给,广宁军的军级单位最多只能维持一个月的高强度作战。这也是朱术桂为什么规定军械与火药的生产只能放在江陵城外大本营的原因,这可是他控制队伍的最佳手段。
翻开历史,去看看华夏历史上最具威力的几支军队(如同蒙古,满洲鞑子之流的不算,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完全没有可比性),比如武帝时候的汉军,太宗时代的唐军,太祖太宗时代的明军,你会发现,他们有着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点,即组成这几支军队的主要成分都是有着自己土地的农民,或者称之为自由农。西方的社会,军队以雇佣兵代替农民是军事史上的一次巨大的进步。从此军队的战斗力有了明显的飞跃。不过放在中国,由自由农的组成的军队战斗力要高出雇佣兵不知多少。这也许是因为中国人的土地情节要比有着悠久贸易传统的欧洲人深厚得多的原因所在。
在华夏,维持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很简单,只要士兵们拥有自己的土地,或者让他们知道如果英勇作战的话会得到土地,那么,有了土地希望的士兵们就会迸发出难以想象的战斗力。东方民族特有的隐忍,压抑的性格一旦释放出来是无人能挡巨大威力。当然,这也很难,因为珍惜,方为珍贵,土地恰恰是这片广袤的国土最缺乏的东西。领先了世界几千年的华夏之所以没能在明末的时候走过岔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最根本的原因也许不在制度上,而仅仅是因为作为这个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农耕民族,我们对于土地的强烈的让外人无法理解的渴望使得让我们没办法自己迈出这走向近现代化最为关键的一步,要命的一步。
我们的祖先在古代创造出了足以让整个世界都无法直视的灿烂辉煌。东方民族特有的智慧,勤劳而又朴实的民族性格,巨大的在封建时代最为关键的人口数量,庞大而又高效的中央集权,深入骨髓的大一统的观念,这一切使得我们有了傲视整个世界的资本,却又把我们束缚在东亚的这片土地上,失去了外面的世界。秦汉以来,华夏一直逃不过历史兴亡的周期律,一个有一个朝代兴起又灭亡,这一切的一切,是不是可以找到什么原因?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