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产房传喜讯和鞭的故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十年的春节,紫禁城里寂寥阴森,没有丝毫的节日气氛皇帝陛下一如以往的焦躁和忧虑。向来平静的南中国这一年风起云涌,张献忠、罗汝才和革左五营的老大左金王、革里眼等人合兵一处,联营百里直逼沿江重镇安庆,用这一独特的方式给皇帝拜年。关外的辫子军总瓢把子皇太极也跟着凑热闹,带着自己手底下的弟兄们去和明朝的头号小弟朝鲜李朝玩自由搏击去。至于远在江陵的朱术桂,正处于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幸福当中。
崇祯十年的二月,当帝国的皇帝陛下在深夜里一边用浓茶水提神一边批阅奏折的时候,备受崇祯推崇,誉为皇家典范的朱术桂同志则在江陵城外的庄子里流着口水睡大觉呢。假如皇帝陛下知道自己的这位“模范”叔祖如此大胆的公然违背祖制,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
“奶奶的!哪个混蛋打枪,害的本王差点吓尿床了!“刚刚醒来的朱术桂仅仅穿着一条裤衩毫无风度地如同泼妇骂街般的撒泼喊道。
“王爷,是黑子他们,昨晚上唱师傅他们连夜生产了十支火枪,黑子他们起来了以后就拿去了试试。“门外亦洋听到了自己主子的声音后,赶紧跑进来答道。
“嗯?这么快!嘿嘿嘿嘿,快快,替本王更衣,孤去看看。”听说了唱师傅在他的威逼利诱下效率一下子如此之高,朱术桂的脸上多云转晴猴急地催促道。
“砰砰!”离校场还有一段距离,就可以听到绵密的火枪发射声音,和火绳枪沉闷的声音相比,燧发火枪的声音要显得清脆了很多,这是因为燧发枪的枪管长径比更大,弹丸直径更小初速更快的缘故。
“怎么样?”朱术桂接过一把燧发枪问道。从外观上看,这把口径十四五毫米的燧发枪的构造已经接近后世手动步枪的外形,比设计的时候还需要一根像是粪叉似的支架的火绳枪好看多了。在朱术桂的特意叮嘱下,枪管的护木也尽量的延长,以便在加装了刺刀以后有足够的强度。
“回王爷,感觉比火绳枪好用多了,有效的射程也要远一些,五十步左右可以瞄准,八十步还能穿透加厚的绵甲。”杨飞兴奋地答道。
“那射速怎么样?”这个可是朱术桂最为关心的问题。
“属下估算了一下,比火绳枪快了三倍不止。”杨飞想了想,答道。
嗯,那就是每分钟两发左右。朱术桂暗暗思量道。在十八世纪的欧洲,菲特列大帝操练下的普鲁士军队能够用燧发枪达到每分钟5发的恐怖射速,这绝对是骑兵的噩梦。
“去,马上照这个去弄几个回来。再拿过来几块皮毛,要毛柔软,短一点的。用油浸一下。”朱术桂让黑子找了一个工匠,和他说了一下纸壳弹筒的大概形状。这玩意儿简单,工匠听了一会儿也就明白了,连跑带颠地去了。本来朱术桂昨天就想说来着,结果被唱荣昌给气忘了。至于皮毛,这会儿的火枪是前装滑膛的,弹丸要比枪管口径小上一些,发射的时候气闭性很差,把弹丸包裹在弹丸上之后,虽然会使得弹丸填装到枪口里的速度慢一点,但可以利用皮毛提高气闭性,从而增加射程。而且还可以防止枪口向下的时候弹丸滑出枪口,在行军的时候就可以预先装填,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王爷!这个太神奇了。”试射完毕的杨飞激动的喊道。据朱术桂估算,刚才在使用了纸壳弹筒之后,杨飞在一分钟可以发射出三发多一点,而且包裹了兔子皮的弹丸使得枪的有效射程也远了近二十步。在七十步的时候还可以实现精确瞄准。一百多步的时候还可以穿透绵甲。
“回去和唱师傅说,以后的弹药三分之一要弄成这样子的,预先把弹丸包裹在皮毛里装在纸壳弹筒里面,使用的时候就不用事先包裹了。好了,你们先练着,从明天起你和黑子一人再带一个火枪二百人队,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到时候每个人都要做到在数六十个数的时间内发射出去至少三发。”朱术桂看到亦洋一脸兴奋的向他招手,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
“王爷,生了!”还没等朱术桂开口,亦洋一脸兴奋地说道。
“升了?莫非本王变成亲王了!嘿嘿。”朱术桂傻笑道。在他看来,崇祯皇帝可能对他在过年的时候超额送去了二十万两的银子十分满意,所以要升他的爵位了。
“不是,是王爷的孩子要诞生了。”亦洋兴奋得有点语无伦次地说道。
“混蛋,孤是男人,怎么会生孩子这么难的事情!嗯?你是说王妃她……”猛然间反应过来的朱术桂一把揪住亦洋,脸冒红光,青筋暴起。
“咳咳,咳咳,王爷你快松手。”亦洋指着朱术桂揪着自己脖领子差点把自己掐死的朱术桂说道。
“哦,快说,怎么回事儿?”朱术桂松开手说道。
“呼!”亦洋长出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回王爷,王妃今天早晨起来的时候突然间觉得自己想吃酸的,王府里当做药材的山楂都被王妃吃掉了。府里的迟长明不敢怠慢,连忙派人来这边让王爷回去呢。”
俗话说“酸男辣女”,看来孤王这是要有儿子了。朱术桂兴奋地想到。
“呜嗷!王妃,快出来,哈哈哈哈哈!”刚走进自己的寝宫朱术桂就迫不及待地一阵狂笑。
“王爷,我还想吃山楂!”看到朱术桂回来,婷婷扭扭捏捏了半天,才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哦,好好!亦洋,你小子马上召集人马去城里的各家药店收刮山楂去,还有各个王府,都派人过去。别弄太多了,三五百斤就差不多了。”朱术桂冲出门外,对着亦洋大呼小叫道。
“婷婷啊,你说现在你有了身子,是不是我们王府也该找几个丫鬟来照顾你啊。孤王怎么说也是大明郡王里首富,偌大的王府里连个丫鬟也没有说出去丢人不是?再说了,你现在可是很需要照顾的,这个可是马虎不得。喂!你要干什么,先把东西放下行不?算本王什么也没说!”看到婷婷顺手抄起了放在旁边的装满热水的水壶,朱术桂立马讨饶道。虽说“死猪不怕开水烫”,可他是活的。
“王爷,惠王府的良医已经来了,是现在请进来还是把王妃的床帐挂起来?”门外的迟长明禀告道。
“不用那么麻烦了,马上给请进来。”反正就婷婷这胖乎乎的小手跟猪蹄似的,那老爷子都七老八十了,摸两下没准给摸瘦了。朱术桂小声的嘟囔道。
“咳咳,这个东西要是砸脑袋上不知道会不会疼,你说呢王爷?”宫婷抄起了一个红木椅子,漫不经心地对着朱术桂说道。
“疼疼!王妃大人,您老人家在外人面前给本王留点面子好不好?一会儿等惠王府的良医进来的时候千万帮忙啊,孤王可不想被惠王那个为老不修的笑话。”朱术桂脸上带着贱笑说道。
“进来吧。”听到敲门声后,朱术桂故作威严地说道。
“下官拜见王爷千岁。”一个穿着正八品服饰的已经七老八十的老先生拜见道。这位老先生一身的绿衣服,外加一顶绿油油的帽子,官服上绣着的几只黄鹂严重失真,看起来就像是呆头鹅似的
“老大人请起,孤王的王妃身体进来偶感不适,请大人诊治一番。”朱术桂赶紧扶起这位良医同志说道。这老先生看起来重孙子都该有了,让他行这么大的礼,万一一口气没喘匀挂掉了让朱术桂到哪说理去啊。
“请王妃挂上纱帐,容本官先行把脉再说。”老先生说道。
“没关系,老大人仙风道骨,又是杏林中人,孤王与老大人一见如故,这些虚礼就免了吧。”朱术桂故作大方地说道。他实在是不理解这时候的人会什么总是喜欢做脱裤子放屁的事情。就比如说现在,给女眷看个病还非得那块布给遮上。看几眼又不是给了,弄这么大阵仗唬人玩儿呢啊。
“大人,王妃她?”给婷婷把完了脉,朱术桂把良医请到了外间,开口问道。
“嗯,王爷,王妃最近是不是油腻的东西吃得太多?”良医问道。
“是啊,怎么了?不能吃啊?”朱术桂疑惑地问道,据他所知,貌似怀孕是没有不准吃油腻东西这一条的,因为没几个孕妇的胃口能强悍到这种程度。
“王妃是因为这个,这个……”老先生斟酌了半天,一咬牙说道:“饮食无度,肠胃受伤,嗜吃山楂是因为山楂利消化。从脉象上看,并无喜脉迹象。下官告辞。”
话说对于有没有孩子朱术桂还不是很在乎,毕竟他和婷婷的年纪还小。问题是现在婷婷怀孕的事情已经弄得满城风雨,继结婚睡地板之后,朱术桂这厮很可能又一次成为荆州的笑谈。
“长明,马上给惠王府的良医正封一个五百两的红包,让他给王妃开几副安胎的药。”朱术桂对着迟长明吩咐道。相信以那位良医的智慧,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老人家应该很清楚。
“呜呜呜呜!”等到朱术桂小心翼翼地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婷婷以后,自觉大没面子的小丫头扯开嗓子就开始哭。

“呜呜,你说我怎么办啊?要是被母妃知道了我还怎么活啊?”小丫头一边哭一边说,两只眼睛哭得跟烂桃似的。
“别哭啊,办法肯定是有的,让我再想想。”朱术桂一边安慰着小丫头,一边绞尽脑汁地想着办法。问题是孩子又不是大萝卜哪都有卖的,买谁的都一样。
“有了!”朱术桂突然一拍脑门道,把小丫头吓得一哆嗦,手里的茶杯顺势就拍在了朱术桂的脑门上。
“我说婷婷,你不会是打本王的脑袋上瘾了吧?”朱术桂揉着脑袋说道。
“人家不是故意的么,给你揉揉丫头委屈地撅着嘴说道。
“停!大姐,拜托你仔细想一下,把脑袋砸出个大包,再用手像揉面团似的捏,谁能受的了!”朱术桂如同被疯狗咬了似的一蹦三尺高地说道。
“行了,本王说!你可以往腰上缠一些东西,这样不就很像是怀孕了么?然后过几个月你就随便挑个时候摔一跤,把孩子摔没了不就行了么。”朱术桂心有余悸地看着小丫头的手说道,小妮子不愧是练武出身,手劲还真是大,把朱术桂的脑袋摸得跟被七十码撞了似的。
“王爷,老王妃派人过来请王妃前去叙话。”正当朱术桂在这儿绞尽脑汁想主意的时候,琪琪走进来说道。在他结婚了之后,他的母妃让琪琪带着十几个小丫鬟一起过来照顾自己,小丫头尽管在吃醋方面可以媲美房玄龄的独眼龙老婆,这次也没敢坚持,使得朱术桂王府内宅的人数终于突破了二十。
“怎么办啊?”一向飞扬跋扈的小丫头也没了以往的气势,拽着朱术桂的衣襟小声地问道。
“怕什么玩意儿?你家老爷们在这儿呢。后面呆着去!”难得有机会表现自己的男人气概的朱术桂这会儿撸胳膊挽袖子,一只脚踏在凳子上,如同土匪一般。
“王爷,是母妃让我去的啊,又不是打架,你想干什么?”小丫头轻轻地趴在朱术桂耳边说道。
“嗯?母妃?赶紧的,收拾收拾就过去呗。看什么看?再看打你了袄!”显然,这厮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男人气概当中,这注定了他会很惨。
“妾身领命,琪琪带本王妃去更衣,我们家王爷现在太吓人了,我们还是离他远一点,当心被打啊。”小丫头阴阳怪气地说道,不顾回过神儿来的朱术桂的哀求,转身就走。
“这里,嗯,还有这里,这么笨呢?还有这里。大色狼!你往哪捏呢?”马车上小丫头半闭着眼睛,舒舒服服地靠在椅背上享受着朱术桂的按摩。
“婷婷,一会儿见到了母妃千万别慌,看本王的眼色行事。”朱术桂一边给小丫头按摩着小腿,一边说道。
“呜呜呜,这要是被母妃知道了我还怎么活啊?母妃盼孙子都盼了二十多年了,要是知道了指不定多么伤心呢。”小丫头眼泪如同不要钱的一样唰唰地往下流。
“王爷,到了。”正当朱术桂手忙脚乱的安慰小丫头的时候,亦洋的声音把他解救了出来。
“行了,别哭了,把眼睛擦擦,一会儿看本王的眼色行事。”在自己母妃的寝宫门外,朱术桂小声地对婷婷说道。
“拜见母妃。”进到了秦宫之后,朱术桂赶忙拉着小丫头跪下说道。
“你个混小子,媳妇这是有了身子的人,怎么能让她跪呢?婷婷,咱娘俩进去说说话,让他在这儿跪着吧。”自己的母妃看到小丫头要跪下,用可以媲美二十岁人的身手一下子就冲到了朱术桂的面前,把小丫头扶了起来,然后看也不看朱术桂,直接起身去了卧室。
“喂喂!出来?”朱术桂正在那儿百无聊赖地数蚂蚁玩儿,就听到了一个及其猥琐的声音叫自己,不用说,这肯定是他那位猥琐到极点的大哥。
“您老人家有什么事情么?”朱术桂没好气地说道。
“小样,哥当年真实没白疼你,这么快就把婷婷肚子搞大了。要不你们俩再努努力,过继一个给哥怎么样?反正现在皇帝跟你关系这么铁,好好说说肯定就答应了。”朱术雅挤眉弄眼地说道,这位二百多斤的郡王同志这段时间以来基本上把自己二弟从现代带过来的词汇都学会了。哥俩现在说话的语气一个比一个像是痞子。
“给你?我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生出来呢!过来点。”朱术桂四下看看,附近没人,伸手拽住朱术雅的大耳朵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自己的大哥说了一遍。
“老二你还真是我的老二!我……呜呜。”还没等朱术桂讲完,朱术雅扯开了嗓子就开始叫,被自己的二弟眼疾手快地把嘴给堵上了。
“大哥,你小点声好不?”朱术桂恶狠狠地说道。他还是真佩服自己的大哥,连“你还真是我的老二”这么有哲理的话都说得出来。不过仔细想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谁让他的大哥连个孩子都造不出来。
“咳咳,你想憋死我是不?要是母妃知道了怎么办啊?”朱术雅喘着粗气问道。
“你问我,我问谁去?到时候见招拆招吧,实在不行本王就只好牺牲自己,日日努力,夜夜努力,所谓日久见人心,总会有效果的吧?”朱术桂咬着牙在“日”字上加了重音说道。
“王爷,二王子,老王妃请二位进去。”正当这哥俩小声嘀咕的时候,老王妃的贴身丫鬟出来说道。
“桂儿啊,有件事儿你要挺住,刚才这位先生给婷婷号过脉,脉象不是喜脉。”老王妃说道。
“啊?这样啊,没事儿,和别人比,儿子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倒是母妃不要伤心才是。”朱术桂装模作样地说道,与此同时还用眼睛挑衅似的看了一下自己的大哥,把朱术雅气得差点跳起来打他一顿。
“你能这样想最好不过了。母亲虽然盼孙子好些年了,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这有一些补药,过会儿你带回去,按时吃。婷婷啊,这可是大事儿,你得监督桂儿把药都吃了。”老王妃指着几包药说道。
“雅儿?”
“儿子在。”听到自己的老妈叫自己,正在偷笑不止的朱术雅赶忙躬身答应道。
“让管家从明天起去各个王府问一下,有没有什么补药,另外,把消息传出去,就说王府需要老虎,价钱好商量。”老王妃又说道。
“儿子知道了,马上就交代忠伯去办。”朱术雅恭恭敬敬地说道。只是从他不是抽抽的嘴角来看,这对于朱术桂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婷婷,你也别太着急了,你还小,没事儿啊。”说完,老王妃挥了挥手,自己走进了后堂。
“大哥,你说母妃今天这是什么意思啊?”出来的路上,朱术桂拉住了自己的大哥问道。
“小二啊,孤王应该恭喜你啊。等明天把各个王府的补药都收集齐了孤就派人给你送去啊。哈哈哈哈!”朱术雅猥琐地挤挤眼睛,异常嚣张地大笑道。
“大哥,是不是没什么好事儿?”朱术桂被自己的大哥笑得头皮发麻,战战兢兢地问道。据他对自己大哥的了解,当这厮自称孤王的时候准没有好事儿。
“嗯?谁说的。当然是好事儿了。母妃这都是为你好啊,知道买老虎是干什么么?”看到自己的二弟摇了摇头,朱术雅勾勾手指,凑到了朱术桂的耳边说道:“当然是要虎鞭了,明儿去各家王府也是要各种鞭,什么牛鞭,马鞭,骡子鞭之类的。小二,你可要悠着点哦?”
“你的意思,我这点破事儿是不是又得弄得全城都知道?”朱术桂被吓得脸色苍白地问道。
“这个,应该不会吧?”朱术雅不太肯定地说道。
“哦,那就好,我可不想跟上次一样整个荆州的大街小巷都在说我洞房花烛夜睡地下的破事儿,连说书的都拿我打趣。”朱术桂长出一口气说道。
“本王的意思,全城都知道这个影响实在是太小,弄不好全荆州就都知道。哦,对了,还有惠王老爷子呢,就凭他老人家的德行,要是不给你这点破事儿写进奏折里鬼才信。”朱术雅挤眉弄眼地说道。很不幸的,这一切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每件事都发生了。
崇祯十年的三月,在潜山蛰伏旬日的张献忠所部自潜山天堂寨山中杀出,连破太湖、蕲州、黄州等地。二十五日,张献忠率军与明军大战于太湖之鄷家店,以数万兵围明军数重,又遣将统军阻击史可法等援军。时天雨,农民军从四面进攻,短兵相接,斩明将潘可大等四十余人。明军大败,损兵六千余。献忠率军乘胜东取和州、含山、等地,江南震动。而这之前,明王朝的藩属朝鲜也在皇太极的铁蹄之下屈服,满清侧翼的隐患顿去,从此,这头饥饿凶猛的怪兽将全无顾忌地参与到对大明的战争当中,山海关前的最后一道屏障,经营十数载的宁锦防线由此岌岌可危。
而这时的荆州,南直隶由张献忠燃起的烽火距离这里尚还遥远,崇祯八年张献忠的那次入寇让荆州人觉得他和他麾下的农民军不过尔尔,此时,他们最关心的是宁靖郡王的“隐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