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 三年前和三个月前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年前和三个月前4
残阳如血,惨照着齐国大地,隆隆的战鼓声将现实拉回到战争的边缘,齐僖公遥望着夕阳,夕阳下,是一队队敲鼓行进的齐国士兵,不时有大夫,将军在他的传召下,然后领命离开,最后,城墙上就剩了齐僖公自己,齐僖公召上了他要见的最后一个大夫,国子
“知道你该干什么?”齐僖公微笑着,淡淡的问到,“我交给你的,是最重的担子。”
国子显然被这句话吓了一跳:“谨遵君令!”
“你过来”齐僖公招呼着国子,“你看这边……”国子沿着齐僖公指引的方向看去,那是一队队正在渡河的齐军,国子有些诧异,不是西去抗戎吗,怎么还有士兵往东行进。“那是诸儿跟彭生的军队!”随着齐僖公的话,国子更诧异了,怎么这两员大将也向东去了,“你要做的,就是死守临淄!”齐僖公慢慢道出了实情,“我此次西去,十之是回不来了,他兄弟二人东去灭莱、伐夷,数月内定凯旋而归,届时,我很有可能已战死沙场。到时,若戎国攻至临淄,他们大军回转,定可助你守住临淄,保我大齐基业。你当迎诸儿为齐侯,戎国回军之后,助诸儿复齐地!”
“齐侯……”听到这里,国子忍不住泣不成声,“齐侯定灭戎而还,国子稽首以待……”
“哭什么!”齐僖公对国子的表现十分不满,“你听好,如果他们回师之日我还在西方打仗,记住,一定要拦住他们,不准他们西去,你要为太公留住这条根,不能让百年的基业毁在你的手里啊!”说完,齐僖公有些吃力的跪倒在国子的面前“先生高义,当拜为相!”
“齐侯……”国子也跪倒在齐僖公的面前痛哭到,“使不得啊……”
“如此?”齐僖公站起身来,“先生是不愿担此大任?”
“齐侯……”国子无从选择,只能说“愿担此任,为齐侯守百年基业!”
“好!”齐僖公头也不回的望着西方,朝国子挥了挥手“去吧,时候不早了,你去筹粮守城吧!”
“唉……”国子长叹一声,起身离去。
齐僖公微笑着望向渐渐下坠的夕阳,他又闭上眼睛思索了一会儿,感觉没有不妥的地方了,这才在侍卫的搀扶下走下城墙,换上了跟随他多年的战甲,齐国宫内死寂一片,没有人敢到齐僖公的面前说任何话,齐僖公颠了颠手中的长剑,下令道:“拔旗,大军出城!”说罢,带领着早已守候多时的众位将军大夫出西门,踏夕阳而去……
这是一场三线同时作战的艰苦战争。
自出临淄城的那刻起,高棠就觉得纳闷,几天来,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齐军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多,那些齐军的统领,也不像齐僖公说的那样,是新近拜的将军,而是共同作战多年的老战友们。奚百里也觉察了这一点,除了西部的各军,再有就是宗族的部队,丝毫不见齐僖公向他吹嘘的东、南大军的一兵一卒。但很快,越聚越多的齐军打消了他们的这一顾虑,十几万大军集结为四部,慢慢的接近戎国的大军。
很快,探子来报,前方发现戎队,齐军立即展开了战斗阵型,戎国不像其他中原各国,打仗前先要摇旗擂鼓,叫骂一阵,待双方摆好阵势之后才开始进攻,戎国会随时连个屁都不放的打过来,才不会管你准备好了没有。
齐僖公下令大军停止前进,戎国的推进速度比想象的要慢,看来前方负责阻击的军队没有后退,但这也同时意味着,那些兵士再也回不来了,齐僖公看着地图思索了一下,下令大军分驻高、留、党三城,这是齐地西部山以西,黄河以东的三座小城,僖公的意思很明确,固守三城,任戎国来攻,这三城呈品字形,互相遥映,一旦戎国攻其一,则其他二城皆可分兵来救,若三城齐攻,以齐军战力,戎国一定不胜而还。若戎国绕道不理,则可背后攻击,而他们身后,是绵延不断的大山,山地作战,荣国的马军显不出任何威力,在山顶埋伏的齐军自可顺势而下,阻隔戎军。战争还没开始,齐军就摆出了死守的架势。这让很多齐将稍微安了下心,毕竟不用以步军去冲击戎国的马队了。
戎国的军队显然也发现了齐军主力的到来,根据他们多次与齐军作战的经验,知道这是中原各国中战力最强的军队,硬拼绝对占不到好处,而且,这支军队狡猾得很,很难抓住漏洞一举击溃。戎国的军队也在距离齐军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自燕国一路杀过来,他们已经抢到了足够多的粮食和财宝,他们其实已经满足了,这些东西足够他们度过好多个寒冷的冬天,但是,他们心中仍有一个难解的心结,那就是,他们要攻到齐国的首都,要一血先前的耻辱,多年前,他们的先人被齐燕联军打得丢盔弃甲,差点连国都都没有守住。

戎国的现任国君励精图治几十年,为的就是打败中原第一强军,只要他们打败了中原第一强军,以后再入中原,就无人敢敌了!燕国已经被他们打怕了,自他们攻入中原以来,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无人敢敌,燕国不但不与他们为敌,还主动送粮示好,只有进入齐境之后,才受到了强烈的抵抗,但是,一直没有碰上有力的敌手,齐军死扛的几座城池,早已在戎国大军的铁骑下灰飞烟灭。而今,终于碰上齐军的主力了,只要打败了他们,自此至临淄便再无抵抗,齐国的都城就唾手可得。戎国的国君不由得感到兴奋,兴奋之余,他很快冷静下来,知道决不可贸然出战,万一被齐军抓到机会,则就翻不了身了。于是,他下令大军停在与齐军相隔5里的地方安营,相机而动。
两军相遇的第一天,齐军没有出战,全都在筑城、加高城墙,修补漏洞,运粮草。
两军相遇的第二天,齐军没有出战,还在筑城补洞加高城墙,运粮草。
两军相遇的第三天,齐军还是不出战,依然旁若无人的修城运粮……
戎国国君有点看不懂了,他想打过去,但又怕是陷阱,所以还在观望。
两军相遇的第四天,齐军一如既往的筑城运粮,完全无视了戎队的存在,就跟他们是空气一样,戎国国君出离的愤怒了!要打便打,当我们这五六万人马来这旅游的啊!
于是,戎国国君决定不再等待,下令大军出击,他决定一鼓作气打垮齐军主力,然后去临淄喝酒!在他的命令下,休养了四五天的骑兵们爬上了战马,开始攻击。这些披着羊皮,拿着弯刀的骑兵,在指挥官的命令下组成了一队队的阵型,开始向齐军阵地慢慢压来。而齐军在发现戎队的动向之后,立即停止了一切行动,纷纷退回城内,紧闭城门,燃起狼烟。
戎国选择的第一个攻击目标是高城,这是距离戎营最近的一座城,让他们奇怪的是,齐军并没有像以前他们遇到的那样,在城外摆出大队人马,与之对峙,而是挤压在城头,城门紧闭。戎国大军紧紧地围住了高城,却不见齐军将领出城迎战!前去叫骂请战,回答他的,则是一阵密集的弓箭。得到的,也只是几具插满箭的死尸……
戎队在围了一会之后,决定攻城,从他们的军营中拉出了登城用的器具,部队开始重新集结在高城的一侧,这时,留城与党城的城门突然打开了,也就在戎队攻城准备完毕的时候,留城与党城内的齐军同时涌出了城池,向高城扑来。
戎国国君真的很难做抉择,开始攻城,则会腹背受敌,搞不好城攻不下来,还会在城下被吃掉;不攻城,装备都拉出来了,还得分出一部分兵力保卫脆弱的攻城器械;分兵两部去战,留一部分回撤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想到这里,他下令左右两队前去迎敌,中间护送攻城器回营。也就刚刚回撤的功夫,自留、党二城出来的齐军突然掉转方向,头也不回的各自回城了!左右两队人马跑到留城和党城城墙下时,齐军早已退回城内,紧闭大门了!
叫骂,无果。再叫骂,弓箭伺候!
戎国国君突然脑子有点乱,只得下令回师!
两军相遇第五天,戎国再次出击,这次攻击的是留城,与前一天一样,齐军依然紧闭城门不出,叫骂无果,一旦有想要攻城的架势摆出,立即就从高城与党城内杀出齐军向他们两侧扑来。戎国国君只好再次下令撤退。戎国国君很郁闷,他有一种被耍的感觉,更郁闷的是,明明知道被耍,但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