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继续改革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魔翎心中以为赵子羽嫌她手脏,所以才要颁布法令让所有人用筷子,心里暗骂赵子羽的同时更是满手满手的往赵子羽碗里抓菜,到是让赵子羽受宠若惊起来。一顿午饭大半进了赵子羽腹中,最后赵子羽在双胞胎的搀扶下才站了起来,晃悠悠的走向会议室。
会议室现在已经基本具备其应有的功能,卫兵、传令兵、秘书全都有,赵子羽斜躺在主位上,对一旁坐着的秘书说:“我说的话你记下来。开始了啊。各部按照以下职位确定官员:最高为部长,部长下为厅长、厅长下为所长、所长下为队长。一个部按照其管辖的范围不同分的厅也不同,到时各部自己确定该分几个厅,原则上是每个大城市都要有各部的各厅存在,小城市和城邑有所或者队存在,每级必须对上级负责。
现在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最复杂的内务部,下属就因该有民政厅、卫生厅、立法厅、检查厅等最基本的几个厅,厅下再设所,所下有队,分布全国。记好了没?”
秘书是稷下的一个儒派学者,叫孟辽,五十多岁了,书写记录相当快,所以被齐峦派来会议室专门做秘书工作。孟辽涵养很好,也是十分儒雅,说:“校长,您说的我都已经写下来了,您要不要看看。”
赵子羽摆摆手说:“写下来就行,你腾抄几份,交给传令兵让他们给每个部门都送去一份,另外带去一句话,就是说一个月内要让所有官员全部就位,就这些。”
孟辽自去腾抄文件去了,赵子羽想了一下,又说:“孟辽,以后无论什么文件都要留下一份作为案底,保存在稷下书库中。”孟辽点了点头,依旧飞笔书写着文件。
赵子羽仰起头朝外面喊:“传令兵,去把齐峦部长叫来。”门外答应一声,腾腾腾跑着传领去了。赵子羽揉着发胀的肚子,跟孟辽闲聊起来:“我听齐峦说你是儒家学派的人,你认识不认识孔子?”
孟辽刚腾抄完一份,听到问话,手中依旧没停,拿过另一片帛布边写边说:“孔子乃是小的恩师。”赵子羽顿时来了兴趣,手扶着长几挣扎着坐起来,说:“孔子是个人才啊,你跟他熟不熟?我是说你现在跟他接触还多不多?”
孟辽似乎也听出了赵子羽话中的意思,笑着说:“我儿子现在正在鲁国曲阜跟恩师学习呢。校长英雄年少,雄才大略怎会对恩师感起兴趣来?”孟辽最后这一问实际上是要让赵子羽说出实话。
赵子羽哈哈一笑,说:“你果然不愧是儒家的人,说什么都是拐弯抹角的。我就直说吧,我这个人用人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有才,像孔子这样的大贤者如果不来稷下,岂不可惜?孟先生能否请得动孔子?”
孟辽停下笔,静静的思考了一会儿,说:“只有五层把握。恩师先前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但都不受到采纳,晚年才在故乡曲阜讲学,现在不知道有没有出来的那份兴致了!”
孟辽不知道赵子羽可是知道,赵子羽说:“这个你放心,你只管去,马上出发,一应事务你去找齐力部长,就说我说了让他为你提供一切帮助。”
孟辽没想到赵子羽说什么就是什么,站起身来指着桌上的文件说:“这个?”赵子羽摇摇手,说:“不管了,你马上出发,这个一会让人来办。”孟辽告退而去。
赵子羽重新躺下,这次一旁的看剑主动蹲下来轻轻揉着赵子羽的肚子,赵子羽舒服的之呻吟,说:“还是我家看剑好啊!”看剑脸一红,啐道:“谁是你家的了”说完和挑灯一起笑了起来。
齐峦进来时,赵子羽正把姐妹俩逗得咯咯乱笑,齐峦“咳咳”咳嗽两声,说:“校长,您找我来有什么事儿?”
赵子羽声音从几后传出:“有事,你先坐下。”齐峦依言坐下。赵子羽说:“齐老先生,我听说有一个学派叫墨家学派,对奇淫巧计很是精通,还有一个学派叫鲁派对建筑方面十分精通是不是?”
齐峦现在已经基本摸透了赵子羽的心思,现在听到赵子羽问这两个学派,就知道自己这位校长又在打别人的主意了。齐峦说:“有这两个学派,墨家居无定所,讲究非攻、兼爱,创始人是墨子,也曾经来过稷下。鲁派分散在民间各地,主要是一些平民工匠,靠建造房屋为生。其创始人为鲁班,现在的首领叫鲁妙子,也曾来过稷下讲学。”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跟这种开放的文化氛围脱不开关系,稷下作为当时天下最著名的最大的学术集会地自然也受到了各个学派首领可创始人的青睐,几乎所有学派都来过稷下,稷下也保存了几乎所有学派的思想内容和其大致的分布范围。
赵子羽直接问:“如果我们稷下给他们设立专门的场所,请他们中的精英来稷下长住他们愿不愿意?”
齐峦回答说:“鲁派全是平民,前些年鲁妙子前来稷下时就对稷下羡慕不已,如果校长能为其划出专门的地方,他们肯定愿意来。至于墨家,说不清楚,墨子时常醉心于各种巧物的发明,想要见他一面不容易,另外即使见了他,他来不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不好办啊。”
赵子羽呵呵一笑,讲道:“这个你不用担心,稍后我画一张图案你派人带给墨子,他一定来。齐老,你去安排一个人把孟辽没做完的工作做了,这期间我把画画出来,然后你再派人分别去请这两个学派的人。”
齐峦行一礼,说:“好,这就去办。”
赵子羽拿起一块帛布,刚要落笔,随即又放了下来,从怀中掏出那张黄纸,轻轻的画起图来。图很简单,就是一个示意图,齐峦早办完事回来站在赵子羽身旁看着,赵子羽太投入,直到画完才发现四周站了一圈人。
挑灯瞪着大眼睛迷茫的看着图上的一个容器几个塞子,不知道画得什么。赵子羽也不解释,把画折好交给齐峦,说:“现在就派人前去,务必在半个月内,最迟一个月把人请来。人派出后就动手在稷下的东面规划出三块地方,根据三派的特点建起特色的房舍,让他们到稷下就如到家一样。”齐峦不敢耽搁,赶紧出门办事儿去了。
现在赵子羽倒成了闲人,享受着美女的服务,喝着满口留香的清茶,惬意的不行。这样的日子过了七八天,期间各项工作全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赵子羽反而成了最大的闲人,只有在各部门遇到不懂的地方时才来询问。期间最让赵子羽高兴的是原先养着的老鸹间或的飞回来两次,吃饱喝足后又飞走了。
日子就在这忙碌和清闲中过去,已经腊月下旬,再过几天就是年关了,孔子那边卫剑传来消息,曲阜的整个儒派已经完全搬上马车,正在前往临淄的路上。鲁派更是已经过了蒙山关,离临淄不愿,只有墨家那边还没有消息,偏偏这个墨家是赵子羽最关心的。
这一个月来在赵子羽的指导和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下齐国已经初步完成了赵子羽的预期目标,新的行政结构已经完全取代了旧的部门,虽然各个部门的人还很少,但已经能达到令行禁止,这让赵子羽很满意。
另外内务部发出了赵子羽上任后的第一条主席令,全国各地全部使用由内务部卫生厅发放的竹制筷子,不准使用双手抓食食物,各个居户相互监督,发现有不用筷子者罚款,举报者有奖,另外内务部下属卫生厅卫生所为生队也不定时抽查,公安厅协助办理。这项法令颁布后国民哗然,但还是按照法令执行了,经过一个多月的锻炼国内基本上已经没有用手抓食的事情发生。卫生厅的统计也表明使用筷子后全国肠胃道疾病的发生率下降了一半多。当各个卫生队把这项结果张贴出来后,国民纷纷盛赞主席英明。
纸张研究与制造中心也初步步入正轨,赵子羽传授过几个要点后,那些工匠们充分发挥了群众的智慧,他们舍弃纱布,用细铜丝编成大网,在地上挖出半米深的大水池,一次造出来的纸张就有十几平方米,足够内部使用。另外在造纸的工艺上也有了改进,工匠们发下木炭能显著吸收色素,所一工匠们在池中扔了许多由细布包着的木炭,造出了赵子羽经常挂在嘴边的白纸。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