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主要指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的八条胡同,说法不一,大概是: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这些。其实,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
八大胡同全盛时期,几乎全是相公堂子,即便有几家chang寮,也是门庭冷落,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清王朝禁止官员piaochang的缘故,因为官老爷们不能piaochang,就把兴趣转到相公身上来,使得当时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认为闹相公才是有身份的人做的事情,嫖ji女是下等人做的事情。
八大胡同的相公业从乾隆时成型,在嘉庆道光时达到最鼎盛,在同治时期开始由盛转衰,直到庚子之乱(1900年八guo联军进jing)以后才宣告终结,后来的八大胡同彻底变成了ji女的地盘
[2]韩家潭
八大胡同之一。民谚说:“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这里是清朝戏子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也是相公堂子最为密集的地方
[3]堂子
就是相公堂子。
《清稗类钞》:“伶人所居曰下处,悬牌于门曰某某堂,并悬一灯。客入其门,门房之仆起而侍立,有所问,垂手低声,厥状至谨。”
堂子不仅仅是相公们的住所,而且还要在这里接待客人,教导徒弟
[4]相公
本文的重头,嘿嘿。
《金台残泪记》:“京师梨园旦色曰相公……群趋其艳者,曰红相公,反是者曰黑相公。”《侧帽余谭》:“雏伶本曰『像姑』,言其貌似好女子也。今讹为『相公』。”
从这里看得出,清朝管唱旦角的戏子叫相公。其实一开始是叫“像姑”,就是像姑娘的意思,后来可能是因为这个称呼不文雅,改叫“相公”,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因为那时候戏子的身价渐高,来往的又多是达官贵人,所以才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比如清朝的梨园竹枝词有“脂柔粉腻近仙姝,两字驰名是『像姑』。不信头衔臻绝贵,声声赢得相公呼。”
[5]潭腿
“南拳北腿”中北腿的主要代表,一种以腿法见长的武术
[6]角灯
《侧帽余谭》:“门外挂小牌,镂金为字,曰某某堂。或署姓其下门内,悬大门灯笼一。金乌西坠,绛蜡高燃,灯用明角,以别妓馆。过其门者无须问讯,望而知为姝子之庐矣。”
由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当时的相公堂子,门口必定挂角灯,客人一看就知道是相公堂子,不是妓院
[7]烟容
烟,指ya片,当时也叫da烟、阿fu蓉、芙rong膏、福shou膏等,清朝ya片流毒天下,吸ya片的人很多,戏子中也有不少。据说吸ya片的人脸色黯淡,有一层青气,可以一眼看出来,所以叫有“烟容
[8]昆腔
就是昆山腔,就是现在的昆曲,也叫昆剧,京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很多著名剧目都来自昆曲,比如《长生殿》、《牡丹亭》、《桃花扇》都是昆曲。在文中那个年代,昆曲还是主流,京剧虽然已经成型,但是还不叫“京剧”,被叫乱弹、皮黄、二簧什么的,比较受蔑视。昆曲被称为“雅部”,为当时的士大夫所喜爱,京剧和一些其他地方剧种被叫“花部”,比较贴近社会中下层。
[9]武旦
武旦是表演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分短打武旦和长靠武旦。长靠武旦穿靠,顶盔贯甲,一般都是骑马的将军或统帅,亦称刀马旦。
[10]跷
京剧表演特技之一。
跷,差不多是被削成“L”字型的木板,前面做成木鞋,套在前脚掌上,后面的跷板贴在脚底,用两三米长的布条把跷捆在脚上,跟缠足似的,上了跷以后,演员只能用前脚掌着地,前脚掌套上绣花鞋(跷鞋),用裤子遮住真脚,而将“小脚”露出,模仿小脚女子的三寸金莲。脚上绑跷表演,叫踩跷,也叫“跷功”,属于高难度的技术,训练非常艰苦,靠想象就知道了,只能用前脚掌走路,还要做身段,如果是武戏,还要出手和跌扑,痛死人,比芭蕾舞难多了,因为芭蕾还只是偶尔脚尖着地,踩跷是从头到尾脚跟都不能落地的。
因为练跷功脚一定会变形,演员十分痛苦,所以在清末民初就开始有戏曲艺人提倡废跷,新中国成立后基本消失。
跷又分文跷、武跷,文跷是文戏用,相对武跷大一些,但是比较立;武跷是武戏用,比文跷小,比较坡一些,就是L字中间的夹角比较大一些。现在的戏曲界还有少部分能踩文跷的(比如常秋月),武跷已经没有人能用了,非常可惜。
[31]老斗
《清稗类钞》:“伶互相语而指其所交之客,则曰老斗。”
当时相公们称呼相好的客人叫“老斗”。不过我感觉这个称呼非常不文雅,所以没用。
[32]出师
《侧帽余谭》:“梨园子弟赚得缠头数百金,即倩人为赎身,谓之『出师』。”
当时的相公都是卖身的,所有的收入都归师父,只有拿出一笔出师钱赎身出来以后,收入才算自己的,这笔出师钱,通常只有找相好的客人出。
[33]老板
这里指的是戏班子的主人。
似乎人人都知道戏子叫“老板”,但是我还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叫的,而且也觉得这个称呼不好听,所以不用。
我能找到的只有:
《梦华琐簿》:“堂名中人主家为事者,其?仆呼之曰『当家的』,或曰『老板』。”(就是相公堂子里的下人,管堂主人叫“老板”,但是我觉得这个称呼不好听,不如叫“当家的”。)
《侧帽余谭》:“梨园子弟赚得缠头数百金,即倩人为赎身,谓之『出师』。出师后,同辈尊之曰『老板』。”(这里是记载艺人出师自立以后就叫老板,但是这个史料成文的时间大概在光绪四年,比文中晚了二十来年,所以“老板”这个称呼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还是不能肯定。)
《旧剧丛谈》:“长庚为人严正,管理三庆部井井有条,人多畏而敬之,尊之曰『大老板』”(程长庚,是“同光十三绝”之一,唱老生,被称“大老板”。)
[34]闺门旦
扮演美貌、含蓄又富有感情的深闺少女或年轻妇人的旦角,其中大多数是没出嫁的年轻女子,一般是大户人家的深闺小姐,所以叫“闺门旦”。
但是这里专指的是昆曲中的闺门旦,昆曲里没有“青衣”这个说法的,旦行分为老旦、正旦、作旦、刺杀旦(又称四旦)、闺门旦(又称五旦)、贴旦(又称六旦)、武旦。
例如《牡丹亭》的杜丽娘、《玉簪记》的陈妙常、《长生殿》的杨贵妃都是闺门旦,其中杨贵妃虽然已婚,但是为了表现她的美貌娇媚,仍然是闺门旦唱。
孙鸣玉就是唱昆曲闺门旦的,萧玉檀也跟他学的是闺门旦。
[35]黄带子、红带子
黄带子是直系皇族,红带子是旁系。
清朝的皇族,是从太祖努尔哈赤父亲塔世克辈份开始算起,然后按嫡旁亲疏,分做“宗室”和“觉罗”两大类。凡属塔世克本支,即努尔哈赤及嫡亲兄弟以下子孙,统统归入“宗室”;再就是塔世克叔伯兄弟支系的,都叫“觉罗”。按照清朝政府的规定,宗室腰系黄带子,觉罗身系红带子,用以显示身份的特殊。故此宗室也俗称黄带子,觉罗叫红带子。
[36]绵怿
这个人历史上是没有的,我杜撰出来的。
他的名字是“绵怿”,“怿”是读“易”,合起来读,差不多就是“棉衣”!
我设定他是嘉庆的儿子、道光的弟弟、咸丰的叔叔,按他们这辈排行都得叫绵什么的。
嘉庆有五个儿子,第一个没取名字就死了,第二个叫?宁,就是道光皇帝,他做了皇帝,兄弟就要避讳,所以第三个叫绵恺,第四个叫绵忻,第五个叫绵愉。
恺、忻、愉这三个字都是竖心旁,而且都有“欢乐、欢喜”的意思,要照他们的名字找出一个也是竖心旁,而且也是欢乐的意思的字,我容易吗?翻了半天字典,就找到一个“怿”字,我坚信,如果嘉庆有机会再生一个儿子,也肯定是要取名叫绵怿的。
所以,“棉衣”同志就这么诞生了……
[37]早轴子
参见[28]的压轴子。
旧时戏曲演出里早轴子的时候客人通常还没到齐,所以不会有什么好演员上场的,早轴子通常都是给小演员练习或者一些普通演员上。
[38]桌子
在戏曲演出中,尤其是以前的戏曲中,道具通常比较简陋,基本就是一桌两椅,但是却能表达很多东西。例如桌子,真是个奇妙的东西,有时候它是桌子,有时候它是床铺,有时候它是山,有时候它还是房子,总之,说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39]满宫满调
行话。指演员演唱时音高到位,声音饱满,气力充沛。
[40]二路旦
一般是指剧中稍有剧情但是演出不多的角色,相当于主要配角。
比如如果萧玉檀是杜丽娘,苏静言就是春香;如果萧玉檀是白素贞,他就是小青,总之就是配角的命。
41]搭两班
《燕jing杂记》:“南省优僮,梨园部用钱雇之。jing师不然,与钱部中,方得挂名。常有挂名两三部者,衣服装饰等物,俱是自置。有演剧一出,衣装值千金者。”
也就是说,北jing的相公和其他地方的戏子不一样,不是戏班子出钱雇佣的,而是要自己出钱搭进班子里的,可以同时搭在两三个班子里面。
42]班底
《梦华琐簿》:“生旦别立下处,自称曰『堂名中人』。堂名中人初入班,必纳千缗或数百缗有差,曰『班底』。班底有整股,有半股。整股者四日得登场演剧一出,半股者八日,曰『转子』。”
相公们要搭班,就要交班底,其实也就是等于入股了,有了班子的股份以后,就可以按照班底从班子的收入中得到分红。班底可以继承,通常相公堂子的新主人可以从旧主人那里继承班底,继续得到这份“无形资产”。
43]青衣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主要扮演性格刚烈、举止端庄的青年或中年女性。表演上着重唱功。因所扮人物大都穿青素褶子而得名,也有叫“青衫”、“正旦”的。
[44]一年三节
当时堂子里的规矩,一年以春节、端午、中秋为分界,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叫“一节”,每到节前就要去讨帐,同时,别的地方比如布庄什么的也会来堂子里讨帐,在节前大家就要结算清楚。后来的ji女堂子也沿袭了这个习俗。当然,也会有客人漂帐不还的,通常能收回八成就不错了。
顺便说说赊帐,当时的习俗,相公们的“服务费”,如果是生客要当场付清,一般只要是熟客可以赊欠,比如相公们出条子陪酒,按例大概是一次十千钱,其中二千文要现付,叫车饭钱,就是车费,饭庄有抽头,剩下的八千过节才收帐。
当时的很多红相公出一次条子,露了面斟一巡酒就走,除非是很要好的客人,否则绝不多留,有的相公一晚上光车钱就有上百贯的,一贯就是一千文。
又顺便一说,清朝初期一千文大概等于一两银子,后来道光二十年第一次ya片战争以后银子掉价了,大概一千七八百文换一两银子,粗略一算,相公们陪一次酒的价钱要六七两银子,再对比一下,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了吧?
做相公真有“钱”途啊,比妓女绝对贵多了。
当然,“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光靠俸禄吃饭的官员是很少的,灰色收入占大头。
以上的计算是根据部分史料和网络上的资料,如果有错请指出。
[45]乱弹
京剧的别称之一。文中的道光咸丰年间,京剧正在成熟期,还不叫京剧,有很多别名,例如乱弹、二黄、皮黄等。乱弹有时也泛指区别于昆曲的其他地方戏曲。
比如现在形容一个演员“昆乱不挡”,指的就是这个演员既能唱昆曲又能唱京剧。
[46]《祭江》
内容是身在东吴的孙尚香听说刘备死在白帝城(其实没死),于是告别了母亲(前面有一出叫《别宫》,有时候也连在一起演,叫《别宫祭江》),到江边去祭祀刘备,哭完唱完就投江自尽了。
《祭江》和《白蛇传》里的《祭塔》都有大段反二黄唱段,相当于歌剧里的咏叹调,这两“祭”几乎是青衣必学的唱段,很考验唱工的。
我看过两个版本的《祭江》,都是大妈级的角儿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难度太大年轻演员不敢唱,大妈们唱工是好了,但身体都发福,扮相身段就未免差了点。
[47]站台
又叫站条子,算是清朝梨园的一种恶习吧,在开戏前或者冲场戏的时候,上了妆的旦角们会站在戏台上或者戏台两边卖笑,勾搭客人,供人评头论足,这种行为跟妓女也没什么两样了。如果看到要好的客人,相公们还会到座位去应酬,红相公一般很少站台,但是有时候还是会到座位去应酬客人。
[48]白蟒
白色的女用蟒袍,戴孝用。
蟒,是戏曲服装的一个种类,最华丽的一种行头,到处都是刺绣,有龙、凤、牡丹等图样。穿男蟒的就是帝王将相之类的,穿女蟒的就是太后、皇后、公主、贵妃、贵夫人之类。
就算不认得,只要看演员出来腰上挂一条松垮垮的环型腰带(那叫玉带)的,**不离十身上那件行头就是蟒了。比如《贵妃醉酒》里杨贵妃刚出来唱“海岛冰轮初转腾”那身是蟒,喝了一轮酒下去换衣服以后,换出来的就是宫衣了。
[49]凤冠
古代后妃的冠饰。戏曲中是贵夫人戴,就是一顶装饰着凤凰、珠子,垂有很多穗子的头冠,杨贵妃戴的就是。
这是戏曲中女性角色最华丽贵重的头饰,我没亲眼见过,但是听说有十几斤重。据说当年张国荣拍《霸王别姬》的时候有一场唱《贵妃醉酒》,穿着全套行头做一个卧鱼躺在地上,因为凤冠实在太重,头抬不起来,只好叫工作人员推他……
卧鱼,又叫“卧云”,是旦角的表演身段,要蹲下、拧身、背着地半躺在地上然后再站起来,当然,没这么简单,还有手上脚上的动作。
[50]报条
《燕兰小谱》:“以红纸书所演之戏贴于门牌,名曰『报条』。”
在戏园子门口用红纸贴出某月某日演什么戏,相当于原始的广告。
[51]《舞盘》
《长生殿》的一出,内容是杨贵妃过生日,唐明皇叫梨园子弟排演霓裳羽衣曲,杨贵妃在翠盘中跳舞。
演到中途旦角要下去换舞衣,然后有一段独舞。
本来传统戏中,所谓的“翠盘”就是嘴上说说而已,实际舞台上没这个东西,旦角就直接站在台上跳。后来梅兰芳演这出的时候,亲自设计了一个大概直径一米可以转动的盘子放在台上,站在上面跳舞,才真正有了“盘”。
[52]《昭君出塞》
现在能看到的京剧《昭君出塞》是尚小云的改编版本,是尚派的代表剧目。清朝的《昭君出塞》是昆曲,基本是依照清朝无名氏所作的一本叫《青冢记》的书编写的,和现在的不一样。
《青冢记》全本已经失传,只遗留《送昭》和《出塞》两出,被改编为现在的《昭君出塞》。继续追溯上去,《青冢记》又是依照明朝陈与郊的《昭君出塞》杂剧写的,所以为了尊重历史,这里不用现在尚派的《昭君出塞》,采用明朝杂剧《昭君出塞》的版本。
写这些只是出自我爱好考证的恶习,看文的大人不必理会,只要别说“我在电视上看的《昭君出塞》怎么没有弹琵琶这一段?”就行了。
还有,为什么他弹琵琶不戴假指甲。
第一、古代的琴弦是丝弦,不像现在是钢丝做的琴弦,没有现在的这么硬,所以绝大部分人都是用真指甲弹的,只有一些乐师在弹比较激烈的武曲,比如《十面埋伏》之类的时候,会戴铜的铁的指套,但是这样很容易把琴弦弹断。第二,古代受材料限制戴假指甲很不方便,现在的弹琴用的义甲要么用特殊胶水粘在指甲上,要么用胶布缠在手指上,古代只能用布条捆,很容易掉的,弹起来也不舒服。
[53]旗蟒
旗蟒原是指清朝满族皇后所用的吉服——朝袍。这是保留在京剧传统服装中为数不多的清代服饰原型之一,当然,它也是经过了一定艺术加工的。成为戏曲服装后,它已失去了历史朝代的规定性,而被纳入了程式的轨道——通用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即所谓“番邦”)统治阶层的贵族妇女。
总之,旗蟒看上去就像清朝满族女子的衣服,头上要带“扁方”(也叫旗头,就是那一大块的帽子),脚上要穿花盆底鞋子。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京剧《四郎探母?坐宫》,里面铁镜公主的装束就是旗蟒。
旧时的戏园子又叫茶园,因为那时候的戏园子不是卖戏票,而是卖茶票的
茶园的结构大致如下
上场门和下场门都挂有刺绣的帘子,戏台上挂有牌匾。
楼上官座是包厢,楼下是散座,散座大概是100文钱,官座七倍,大概700文。
上场门边是乐队的位置,很嘈杂,有钱人不屑坐的。头等座位大致上就是图中粉红色的位置,下场门边的第二个官座。
话说下场门边的官座为什么最贵,因为一个很不河蟹的理由——方便勾搭相公。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