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节互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3节互利
前几年,秦家就换了处宅子。
如今的宅子,坐落在西华胡同,幽静又便利。
虽然仍不宽敞,也不奢华,一家人住却是紧俏足够的。
秦申四为人低调,并未特意铺张。
他这些年赚的钱,足够买件很大的庭院了,但是他依旧简朴。
这是他一辈子的习惯。
秦申四的儿子也娶了媳妇,女儿出嫁,儿孙满堂的。
秦太太仍是那个和蔼敦厚的女人,顾瑾之登门,她连忙迎接了。
秦太太笑着问:“王妃降临,定是要事了。老爷他还在太医院,妾这叫人去寻......”
“没什么要事。”顾瑾之也笑,“好些日子不曾来瞧瞧您。再过些日子就要离京,所以来看看您和秦叔叔好不好......”
“我们都好,劳王妃挂念。”秦太太道。
顾瑾之在秦家内院,坐了半个时辰。
秦太太把三个儿媳妇和孙儿孙女都叫了来,给顾瑾之瞧。
秦家的三位奶奶,大奶奶有点丰腴,二奶奶高挑明艳,三奶奶娇小玲珑,各有千秋。但是从面相上看,都很温婉贞静。
这么一大家子人,看着就很热闹。
顾瑾之也高兴。
她和秦申四,算忘年交吧?
看到秦申四家庭这么幸福,顾瑾之非常开心。
她不由想到了早年遇到的秦申四。
今非昔比啊。
半个时辰后,秦申四回来了,顾瑾之和他到外书房说话。
因为话题比较隐秘,顾瑾之让秦申四看看是否隔墙有耳。
确定没有人偷听,顾瑾之才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秦申四:“......这药,我先交给您。以后我会时常送进京里来,您定期给太后送。只是,不要提药方等语,更不要尝试这药,这是特给太后的。”
她说得很严肃。
秦申四就知道,这中间有些东西他不能问。
他点点头,道:“王妃放心,您的事,我会小心的,不会给您办砸。”
顾瑾之笑道:“多谢秦叔叔。若没有您,我真不知道托付谁。”
然后顿了顿,顾瑾之问道,“太医院的彭提点是不是要告老还乡了?”
秦申四点点头,然后就叹了口气:“是啊,听闻下个月就要走了。新的提点应该是孙太医,他和袁尚书有点私交,这是有花了大力气,走了袁尚书的门路,这提点非他莫属了。”
他有点无奈。
他做副院判已经多年。
若是先帝还在,这提点非秦申四莫属。
秦申四多次治好了先皇的顽疾,为人又得先皇的喜欢。彭乐邑没有大错,先皇也不好贸然将他换下,所以委屈秦申四等了这么多年。
不成想,白等了,最后还是一场空。
如今,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廷变化得很快,他可能还要继续当个副院判,不知何年何月。
若是从前,秦申四也不指望了。
他已经有了药铺,有了宫廷供奉,这些年赚了钱又得了名,原本不该奢望提点一职的。
但他在太医院,多次治好了先帝的顽疾,所以,他觉得提点之位是他应得的。
有了功劳,心里就会奢望相应的回报。
当应得的东西即将失去,是有落差的。
顾瑾之却愣了下,笑道:“您打听得蛮清楚的.......”
提前打听得这么清楚,说明心里有想法。
知道这点,顾瑾之挺高兴的。
她很怕秦申四还跟从前一样,什么也不敢去争。自己不争,旁人帮忙也使不上力气。
听秦申四这口气,他变了不少,至少心态上变了,不再那么自卑。
秦申四却误会了顾瑾之的意思,尴尬笑道:“太医院那么点地方,有些事也瞒不住,一打听就能打听到......”
其实打听并没有那么容易。
他是看出了点苗头,才特意去打听的。
若是其他人,他可以尝试争取争取。
可孙太医走了袁尚书的路子,这就有点难了。
谁不知道袁尚书是天子第一近臣,连首辅顾延韬现在都避其锋芒?
秦申四在新皇帝跟前没有功劳,去和袁尚书争,岂不是鸡蛋碰石头?
“小小太医院提点,袁尚书未必放在心上。”顾瑾之笑道,“您不必气馁,我今天进宫,和太后娘娘说了这件事,想让你任太医院提点,太后娘娘说她心里有数了。”
秦申四错愕。
太医院提点虽然只是个四品官,到底是朝廷事,怎么求到太后跟前?
太后能干涉朝臣的任命吗?
“王妃,这会不会不合规矩?”秦申四问顾瑾之。
顾瑾之笑了笑,道:“咱们又不是逼着太后娘娘如何。我只是提了提,太后娘娘说心里有数,这是她待我的情分。能不能成,还两说。你心里也有个数,暂时别说出去......”

秦申四点点头,道:“您放心。”
顾瑾之的话说完了,就回了自己家,叫人把剩下的富贵如意膏都送给了秦申四。
秦申四打开闻了闻,一股子酸臭味,他连连掩鼻。
这是什么药啊,怎么这样难闻啊?
秦申四自负知晓天下药材,却是第一次闻到这个味道,心里有点好奇。
顾瑾之派过来的侍卫,又特意叮嘱了一番:“王妃说,秦太医一定要牢记她的话,每个月定时定量送,不能多不能少,不能早不能晚。这药最是珍贵,却也不能乱用,让秦太医处处小心些......”
再三叮嘱,说明真的很重要。
顾瑾之的话,秦申四是听的。
见侍卫再吩咐,秦申四就知道这件事对顾瑾之很重要,她非常看重和太后娘娘这点医患关系,他道:“大人告诉王妃,老臣不会辜负王妃重托的......”
送走了王府的人,秦申四很慎重把东西收了起来。
他脑海中还在想,庐阳王妃给太后的药,到底是什么做的,治什么病的。但想到顾瑾之一再叮嘱,秦申四不忍叫她失望,强行把自己的好奇压抑住,没有再打开药包去闻。
他认真把药收在外书房,上了锁,还吩咐小厮们:“千万小心,谁也不能碰。这是王府送过来的,不仅仅比你们的命重要,比我的命都重要,可记住了?”
小厮们纷纷道记住了。
秦申四自己拿了钥匙,不放心托付给其他小厮。
安顿好了之后,他自己回了内院。
秦太太迎了丈夫,问秦申四:“王妃来说什么?”
顾瑾之回京有些日子了,没有事她是不会登门的,她从小就是清冷性子。
秦申四有事并不瞒着他太太。
秦太太自己,是个很有分寸的人。她知道丈夫走到今日不容易,所以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秦太太一清二楚。
秦申四也不怕她不小心说漏嘴。
他就把顾瑾之的来意,都告诉了秦太太。
最后说到了提点之职,秦太太惊喜道:“王妃跟太后娘娘提了?哎呀,真该好好谢谢她。”
在秦太太心里,太后总比袁尚书的话管用。
太后是皇帝的母亲,除了太皇太后,她就是最尊贵的女人了。
既然太后愿意帮忙,这件事就十拿九稳的。
秦太太很兴奋。
她也一直盼着丈夫的官位更进一步。
这是秦申四应得的,秦太太心想。
“不是这么回事。”秦申四有点不敢奢望,保守道,“后宫不能干政,太后娘娘未必会多提。如今这朝廷,谁也越不过袁尚书了。”
叹了口气,秦申四又道:“我不担心旁的,只担心宫廷供奉。孙家也有药铺的,这些年生意差强人意。他多次提及我的宫廷供奉,羡慕不已。若是他做了提点,我怕他找事,把我的宫廷供奉夺了去......”
这是秦申四最担心的。
人心难测。
从前的彭提点,是个很好的人,没什么私心,一生都在钻研医术,和顾家老爷子心气有几分相似。
所以,秦申四接了一部分的宫廷供奉,彭乐邑并未嫉妒,秦申四过得比较平顺。
孙太医却不同。
他走袁裕业的路子,定是花了大钱的。
旁的不说,这花出去的钱,肯定要先捞回来。
太医院有什么赚钱的营生?
除了宫廷供奉了。
“这......”秦太太脸色顿时难看,“这可怎么办啊?你还是应该争一争的。整个太医院,谁的功劳比你深厚?不能这样便宜姓孙的......”
“我的功劳,只是治好了先皇。”秦申四很无奈,“对当今圣上,我并无功劳。他做太子的时候,就很少找我看病,我跟袁尚书更不熟,反而和顾家走得近。听说,袁尚书顶厌恶顾家的。”
说到这里,夫妻俩一齐愁眉不展。
有时候,机遇太重要了。
从前袁裕业是个什么?
当年做圣上老师的人好几个,只有袁裕业得了圣上的喜欢,这是他的机遇。
秦申四没有在先皇手里等到彭乐邑告老还乡,是他秦申四没有机遇......
最后,还是秦太太安慰丈夫:“不必这样忧心。这些年,咱们也有不少的积蓄,置办几百亩的良田。哪怕是你丢了差事,关了药铺,咱们吃喝也不愁。
况且咱们也不是丢了差事的,药铺没有宫廷供奉,也能有些赚头。没有就没有,当年咱们住三间瓦房,连个使唤的人都没有,你差点去摇铃串巷,做个赤脚大夫。如今再怎么说,也不能比那时候更差......”
秦太太是个乐观的女人。
*****
求粉红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