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喂,别走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喂,别走呀
今天实在不是一个好天气!
杨老板在烈日当空、阳光明媚的情况下感叹道。
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唯心主心,心情不好,觉得天气也就不好。
杨老板此时确实有点闹心。
本来祝溱兰姑娘和琴兰姑娘对某人死皮赖脸跟着他们甚是反感,但谁想过了会儿,两位姑娘竟然并不排斥他了,有时还会在空隙间偶尔向他瞟上几眼,嘻笑间似乎还能听到他的名字!
杨老板当时耻高气昂,止不住在心里赞叹自已的魅力惊人!
不过杨老板混然忘了,这两位姑娘好像并没跟他说过一句话。
杨某人本想突破这一关的,但两位姑娘好似故意躲着他一样,愣是从头到尾都没跟他接触,并且,更让他生气是,两位姑娘竟然一直跟刘向说着悄悄话。这个刘向便是与朱时、张亭初在一起的另一个公子。
所以,杨某人很是心酸!这个刘向长得好像还没有本人帅吧!杨老板刚刚才升起的自豪感也快要消失怠尽了。
————————————————————————————————————
众人围在大院当中,此时已近申时,今年的“四县才子联谊会”也将近结束。
杨老板跟在二女身后,低头混在人群当中,看着乱哄哄的现场,不由叹道:“还是没有经验造成的!”不过叹归叹,他倒是并不在意,本来杨老板就不想管这种事的,但回去指点一下王宝成还是要的。
“各位,今次若非有幸能得到‘一家客栈’相助,让四县才子齐聚天宝,又怎么能有此时这般盛况!”
一个身着青色长衫,身材修长的青年男子正站在台上,振臂演叫。
这人杨老板却是熟识,他叫唐山,原本就是天宝县人,数年前便得中秀才。唐山娘亲一直有病卧床,杨老板也曾在唐山上京赶考之时帮过其母,所以唐山一直对杨老板心怀好感。这次杨老板应母命搞“四县才子联谊会”,便是要王宝成把一应事务交与唐山去理。
唐山第一次搞这种大型活动,虽说是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也曾多日不眠不休,但奈何终究业务不太熟悉,中途也出现过一些乱相。
不过,整体来说,却也是办得像模像样,至少能坚持三天。
做了三天的大型活动策划及组织人之后,杨老板感觉唐山的精神不见衰弱,反而是越加的神彩唤发了。
“大家同为天下英才,为国之栋梁,有此等相互交流的机会,实乃大幸事!”唐山环顾台下诸人,大有宏图尽展之意,心中顿时豪情满怀,而他的口水似乎越来越多了!
。。。。。。
“今天是第一届‘四县才子联谊会’的最后一天!在这三天里,大家既得到了煅练,又提高了知识;既长了见识,又增了涵养。。。。。。”
“有完没完呀!”终于有人受不了唐山这唐僧般的发言,大叫道。
“你等等,我算算!”唐山闭上眼睛细细回思一遍,猛的眼冒金光的睁开,煞有其事的回答道:“还有二十三段。”

杨某人绝倒,头上出现一脑门的黑线。
刘向却是一下就蹦上由两张桌子搭成的台上,挤开唐山。
好不容易琴双、祝溱兰二女有事情拜托于他,刘向可不想浪费献殷勤的机会。
“今日聚会实乃难逢,众位都是各方有名才子,不如在离去之时,各赋诗一首,以敬此聚会!学那兰亭盛会,留下一薄名!”刘向颇有鼓动性的说道。
台下如炸开了一般,众人私语连连,都对刘向的意见表示赞同。
刘向继续说道:“待我等各赋诗一首,合一诗集,岂不扬名于天下!”
扬名于天下!
多么富有号召力的台词呀!
刘向都有点被自已说动了。
此话一出,满堂尽是笑语。众人顿感光明前途尽在眼前,于是都齐声催促刘向,赶快立个名目出来。
要想赋诗,并非简单随便写几句,总要先有个立意,合意者方才显得直才学。
立个什么名目呢?刘向一时之间根本无从想起,不由的把眼光投向祝溱兰。却见祝姑娘也是有些为难,皱着眉头,想不出什么好的题材。
此时,之前被挤下去的唐山跳了上来,手里不知道从哪里拿来了一卷白纸,嘴里止不住的大叫道:“大家静一静,静一静!”
待得台下人声渐息,唐山续道:“刘向兄所言甚是,效兰亭以及雅,真乃我辈之荣光。我这里已准备好了笔墨纸砚,只待各位诗意大发,便记录于此。”
“好!”
“唐兄果然好准备!”
。。。。。。
台下不时响起夸赞之声!
唐山不由的向刘向看了一眼,目中甚是得意。
刘向却也是一脸惊讶,暗道:“这人好快的手脚,这些话也正是我想要说的!”
这时,琴双却是在台下叫了一句:“不如以花为题!”
果然是女孩家家喜欢的东西。。。。。。
“以花为题?”唐山倒是无所谓。
不过既然有了第一个人起了名目,随后便还有人再起名目。一个名目总会有人不满意的。
但此时刘向却振臂大呼:“诸位,我觉得琴公子所言大有道理,此时方待春意,众花争艳,百花齐开。正是以花为题的好意境呀!”
见到领头的人都同意了,众人便也不好再说什么。反正名目不要紧,重要的是诗要好!
刘向含笑点头,得到琴双的示意之后,说道:“为表公平,在场的诸位每人皆要各赋一首,谁都不多,谁都不少。何如?”
“好!”台下便立马有人高声响应。
某人此时已经冷汗直流,暗道:“要作诗,别开玩笑了,做生意还行,作诗,见鬼去吧!”不惹人注意的,杨老板缓缓后退,往门外走去。
“喂,杨兄,别走呀,不如你来开个头如何!”台上的刘向突然大声叫道,同时右手向前指着大门。
众人尽皆回头,大门口正有一位仁兄单脚已然跨了出去。被黑压压的眼神所迫,那只抬起的脚停留了半分钟后,却还是放了回来。
此时,一条黑线出现在杨老板脑门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